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七 (1)

1. 黃耆苦酒湯

治黃汗身體腫,發熱汗出而不渴,狀如風水,汗出沾衣,色黃如柏汁,脈自沉。此由汗出入水中浴,水入汗孔中,從外而得之。

黃耆(銼,五兩),芍藥,官桂(去粗皮,各三兩)

上銼如麻豆大,每服五錢匕,用苦酒一盞半,同煎取七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服之當心煩,苦酒助故也。一方用苦酒三合,水一盞半,同煎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黃汗病,症狀是身體腫脹,發熱出汗卻不口渴,情況如同風水病(水腫),汗水沾濕衣服,顏色黃得像柏樹汁液,脈象是沉脈。這是因為出汗後,又到水中洗澡,水從汗孔進入體內,由外感而得的病。

藥方組成:黃耆(切碎,五兩)、芍藥、官桂(去粗皮,各三兩)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像麻豆大小。每次取五錢匕(約現在的20克左右),用苦酒一杯半一起煎煮,煎到剩七分時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溫服。服藥後應會感到心煩,這是苦酒藥性所導致。另一個藥方是用苦酒三合(約現在60毫升),水一杯半,一起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