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2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四 (21)

1. 藿香正氣散

治小兒傷寒發嘔。

藿香,厚朴(薑製),半夏,陳皮,蒼朮(米泔水浸一宿,取出麩皮炒,各七分半),甘草(五分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藿香、厚朴(用薑汁製作的厚朴)、半夏、陳皮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夜,取出後炒去麩皮,各七分半)、甘草(五分)

作一服,用水一碗,生薑三片,煎到剩五分之三,不拘時服用。

2. 枳殼半夏湯

治小兒傷寒嘔者。

枳殼(去穰,麩炒),半夏(湯泡七次,薑製,各一錢半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枳殼(去掉裡面的瓤,用麩子炒過)

  • 半夏(用湯水浸泡七次,用生薑炮製,各一錢半)

取用一帖藥方,加入一杯水,再加入三片生薑,煎煮至藥液剩餘五分之二即可,不拘時間服用。

3. 加減建中湯

治小兒傷寒自汗,當補虛和陰陽。

白話文:

小兒傷寒自發出汗,應當補益虛損的陽氣和陰氣,調理陰陽平衡。

黃耆(一錢),白芍藥(一錢半),人參,熟地黃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,炙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黃耆:1 錢

  • 白芍藥:1.5 錢

  • 人參:0.7 錢

  • 熟地黃:0.7 錢

  • 甘草:0.5 錢 ( 先炙過)

取藥一服,加入一盅水,煎煮至原水量的一半,不限時間服用。

4. 竹茹湯

治小兒胃熱嘔苦汁。

青竹茹(如彈子大),乾葛(一錢),粳米(四十九粒),半夏(湯泡七次,一錢半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青竹茹(如彈珠般大小)

  • 乾葛粉(一錢重)

  • 粳米(四十九粒)

  • 半夏(沸水浸泡七次,一錢半重)

作一劑,用水一碗,生薑三片,煮到五分之一,不拘時間服用。

5. 小柴胡湯

治小兒傷寒鼻衄。

柴胡(一錢半),半夏,黃芩,人參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),加生地黃(一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棗一枚,煎至五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柴胡(七點五公克),半夏,黃芩,人參(各三點五公克),甘草(二點五公克),加上生地黃(五公克)

做一副藥,用一碗水,生薑三片,棗子一顆,煮到剩五分之一,不拘泥時間服用。

6. 抱龍丸

治小兒傷寒溫疫,身熱昏睡,氣粗風熱,痰實咳嗽,及中暑,沐浴後可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風寒溫疫,發燒昏睡,呼吸急促有熱,痰多咳嗽,以及中暑,沐浴後服用。

牛膽南星(二兩),天竺黃(半兩),雄黃,辰砂(各二錢半),麝香(五分)

白話文:

  • 牛膽:2兩

  • 南星:2兩

  • 天竺黃:0.5兩

  • 雄黃:2.5錢

  • 辰砂:2.5錢

  • 麝香:0.5錢

上為細末,甘草膏為丸,如芡實大,每服一丸,用薄荷生薑湯臨睡化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細末,用甘草膏做成的丸藥,如同芡實一般大小,每次服用一丸,在睡覺前用薄荷生薑湯送服。

7. 藿香安胃散

治小兒感寒,逆吐瀉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孩因為受寒而引起的嘔吐和腹瀉。

藿香(一錢),半夏(湯泡七次),陳皮,厚朴(薑製),砂仁(各七分),蒼朮(米泔水浸一宿,一錢),甘草(五分,炙)

白話文:

藿香(一錢)

半夏(用熱水浸泡七次)

陳皮

厚朴(用薑片醃製)

砂仁(各七分)

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一晚,一錢)

甘草(五分,炙烤過)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食前服。吐逆加煨生薑汁半蛤蜊殼。

白話文:

先做一副藥,用一杯水、三片生薑,煎到五分熟,飯前服用。如果想止吐逆,可以加一些煨過的生薑汁和半個蛤蜊殼。

8. 人參白朮散

治小兒吐瀉,微熱作渴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兒嘔吐、腹瀉,微熱口渴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藿香(各七分),乾葛(一錢),木香,甘草(炙,各三分),加陳皮砂仁(各七分),一名人參和中散

上作一服,用水一盅,生薑三片,煎至五分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藿香(各七分),乾葛(一錢),木香、甘草(炙,各三分),加上陳皮、砂仁(各七分),又稱人參和中散。

配製一劑藥方,以一碗水煎煮 生薑 三片,煎煮至剩餘五分之一,於飯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