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四 (11)
卷之六十四 (11)
1. 驚風搐不治證
如驚風搐搦略定,精神如常,神思不改,即是燥冒,煩躁不安,須急急調理,稍緩則不及,事亦懼不療,須要兩眼鮮明為吉,其餘難療之證,須詳細審察。
驚風搐搦,兩眼不開,不治。驚風定了,兩眼亦開不得,不治。
叫不出,說不得,更不唧聲,不治。驚風連搐不止,不治。
手搲搲腦膈及咽喉間,不治。口中不時吐出鮮血,不治。
吐不出者,不一月死。信門腫起,紅青脈交橫見,不治。
大便瀉紫黑血,不治。信門如坑陷,青脈現,不治。
驚風搐動,連日不下,不治。尋常無事時,啑口啑眼,連日搐動,不治。
痰涎滿口,咽喉間如解鋸,不治,痰涎如水雞聲,乃二氣爭,不治。
聲音不出口,不治。
白話文:
如果小兒驚風抽搐的情況稍微穩定,精神狀態如同平常,意識沒有改變,這屬於燥熱上衝的症狀,會感到煩躁不安,必須趕快治療調理,稍微耽擱就會來不及,情況也會變得難以醫治。如果能保持兩眼明亮有神,情況會比較好,其他難以治療的症狀,必須仔細觀察。
如果驚風抽搐時,兩眼睜不開,就無法醫治。驚風停止後,兩眼仍然睜不開,也無法醫治。
如果孩子叫不出聲、說不出話,甚至完全沒有聲音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驚風抽搐持續不止,也無法醫治。
如果孩子手不停抓撓頭頂、胸膈以及喉嚨部位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口中不斷吐出鮮血,也無法醫治。
如果想吐卻吐不出來,活不過一個月就會死亡。如果耳朵前方腫脹隆起,紅青色的血管交錯顯現,就無法醫治。
如果大便排出紫黑色的血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耳朵前方的部位像坑洞凹陷,且有青色的血管顯現,就無法醫治。
如果驚風抽搐,連續好幾天都沒停止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在平常沒事的時候,孩子不斷眨眼、抽動嘴角,連續好幾天都抽動,就無法醫治。
如果痰涎充滿口中,喉嚨發出像鋸木頭的聲音,就無法醫治。如果痰涎的聲音像水雞叫聲,這是因為體內陰陽二氣不調和,就無法醫治。
如果發不出聲音,就無法醫治。
2. 驚風治證
諸方書所載,急驚風易治,慢驚風難治,此古今之通論也。意之度之,出自至人傳授,別是一宗機杼,精思其訣錄方術,真神仙之妙旨也。有若小兒授病之原,即驚風寒暑痰食,各有由屬。若治療之法,迥出一人頭地。如寒屬膀胱,驚熱屬心,風屬肝,痰食屬脾胃,究湯氏幼幼之說,驚風痰常相繼於表裡,大要察其部位脈色,燭見其病之底蘊,克時獲效矣。
白話文:
各醫書上記載,急性驚風容易治療,慢性驚風難以治療,這是從古至今普遍的看法。我仔細思考這些說法,認為這是得自高人的傳授,是另一種獨特的見解。我深入研究其中的訣竅,記錄相關的方術,這真是神仙般精妙的旨意。至於小孩罹患驚風的原因,像是寒、暑、痰、食等,都有各自的原因歸屬。至於治療的方法,則與一般常見的不同。像是寒邪侵犯會影響膀胱,驚熱屬於心,風邪屬於肝,痰和飲食問題則屬於脾胃。我深入研究湯氏《幼幼集成》的說法,認為驚風和痰常常表裡相連。最重要的是觀察病發部位的脈象和氣色,就能看清疾病的本質,才能及時獲得療效。
3. 驚
脈在囟門額上印堂三處,紅嫩則初驚方熱,紫脈則重驚而熱。囟門屬腎,髮際屬膀胱,印堂屬心。
囟門先紅,及印堂青,此心之微邪淫水。囟印皆紫紅,此同前上證皆輕,囟門青及印堂紅,此腎之正邪克心火,必危。
囟印皆青,同上證,病危。如加之左太陽上紅,傷風內熱。
日解紅至眉中,變蒸而熱生驚。
右太陽紅,食了乳母傷風乳汁。右太陽紅青,吃乳母傷寒乳汁。
白話文:
脈象在囟門、額頭和印堂這三個地方,如果呈現紅潤嬌嫩的顏色,代表是剛受到驚嚇且發熱;如果是紫色的脈絡,代表是受到嚴重驚嚇而發熱。囟門對應腎臟,髮際對應膀胱,印堂對應心臟。
囟門先呈現紅色,接著印堂出現青色,這代表心臟受到輕微的邪氣侵擾導致體內水液失調。如果囟門和印堂都呈現紫紅色,這和前面提到的情況一樣,病情都比較輕微。如果囟門呈現青色而印堂呈現紅色,這代表腎臟的正氣要克制心火,病情比較危險。
如果囟門和印堂都呈現青色,和上面說的情況一樣,病情危險。如果再加上左邊太陽穴上方出現紅色,代表是感冒並有內熱。
如果額頭上的紅色延伸到眉毛中間,代表是身體發育階段的熱度產生而引發驚嚇。
右邊太陽穴呈現紅色,代表是吃了哺乳母親感冒時的乳汁。如果右邊太陽穴呈現紅青色,代表是吃了哺乳母親患有傷寒時的乳汁。
4. 風
脈看左太陽及風池。左太陽與風池紅,風邪輕,青受風邪重。
左太陽屬膀胱,左太陰屬腎,左風池屬肝,右風池屬命門。
加之又看左太陽紅,傷風初熱。左太陰紅,感寒初熱。
左文臺紅,熱有五七日傳經了,左太陽紫,傷風再受。
左太陰紫,傷寒再得。左文臺紫,三四次熱了。
右文臺紫,久熱不退,左太陽青,風變蒸,左太陰青,生驚了。
左文臺青,再傳經,熱不解。印堂紅,主風熱生驚。
白話文:
把脈時要看左邊的太陽穴和風池穴。如果左邊太陽穴和風池穴呈現紅色,表示風邪侵襲較輕微;如果呈現青色,則表示受風邪侵襲較嚴重。
左邊的太陽穴對應膀胱經,左邊的太陰穴對應腎經,左邊的風池穴對應肝經,右邊的風池穴則對應命門。
此外,觀察左邊太陽穴,若呈現紅色,表示剛開始受風邪而發熱;若左邊太陰穴呈現紅色,表示剛開始受寒邪而發熱。
若左邊文臺穴呈現紅色,表示發熱可能持續五到七天,病邪會傳入其他經絡;若左邊太陽穴呈現紫色,表示風邪再次侵襲;若左邊太陰穴呈現紫色,表示寒邪再次侵襲;若左邊文臺穴呈現紫色,表示已經發熱三到四次了。
若右邊文臺穴呈現紫色,表示發熱持續很久沒有消退;若左邊太陽穴呈現青色,表示風邪已經轉為發熱而導致虛脫;若左邊太陰穴呈現青色,表示可能產生驚厥;若左邊文臺穴呈現青色,表示病邪會再次傳入其他經絡,發熱無法消退。印堂呈現紅色,表示可能因風熱而導致驚厥。
5. 痰
右太陽屬三焦,右太陰屬脾,右文臺屬肺,右武臺屬胃。
右太陽紅,吃母感冒熱乳,右太陽青,吃母感冒熱乳。
印堂青,右太陰青,右文臺青,此三處主痰與食。
印堂紅,心熱生痰,印堂青黑,主胎中驚痰飲。
印堂紫,主有熱痰,印堂青黃,主有風痰。
右太陰青紫,傷寒夾風熱乳,右太陰青,傷寒乳。
白話文:
右邊太陽穴的脈象對應三焦,右邊太陰穴的脈象對應脾,右邊文臺穴的脈象對應肺,右邊武臺穴的脈象對應胃。
如果右邊太陽穴呈現紅色,表示嬰兒吃了母親感冒發熱時的乳汁;如果右邊太陽穴呈現青色,也表示嬰兒吃了母親感冒發熱時的乳汁。
如果印堂、右邊太陰穴和右邊文臺穴都呈現青色,這三個地方的氣色主要與痰和飲食問題有關。
如果印堂呈現紅色,表示心火旺盛導致生痰;如果印堂呈現青黑色,表示嬰兒在胎中就受到了驚嚇,導致痰飲問題。
如果印堂呈現紫色,表示有熱痰;如果印堂呈現青黃色,表示有風痰。
如果右邊太陰穴呈現青紫色,表示嬰兒因為傷寒又夾雜了風熱,吃了母親的乳汁所導致;如果右邊太陰穴呈現青色,表示嬰兒因為傷寒吃了母親的乳汁所導致。
6. 食
右太陰青,及文臺青,武臺青,皆是食。
如食傷,因飽食不節,或為冷硬之物,或油膩之物,致令頭疼發熱,嘔吐宿食,肚疼。如傷在膈上痞塞者,藜蘆散吐之,停於肚中,嘔吐肚疼,宜用三物湯瀉之。
有滯食,緣胃弱克化不迭,心胸滿閉肚疼,與化鐵丸、消食二陳湯,快膈有中食,因其兒脾胃怯,常有停飲,或食飽兼飲滯而不化,痞塞三焦,如驚風搐搦,或迷悶而不省,似夢如醉,神思昏亂,發熱,金星丸主之。
白話文:
右邊太陰部位出現青筋,以及文臺、武臺部位出現青筋,這些都表示有食物積滯。
如果因為飲食過量沒有節制,或是吃了寒冷堅硬的食物,或是油膩的食物,導致頭痛發熱、嘔吐出隔夜的食物、肚子疼痛。如果積滯在胸膈以上導致痞塞不通,可以用藜蘆散來催吐;如果積滯在肚子裡,導致嘔吐、肚子痛,就應該用三物湯來瀉下。
還有食滯的情況,是因為脾胃虛弱,消化不及時,導致胸口悶脹、肚子疼痛,可以用化鐵丸、消食二陳湯來幫助消化。如果食物積滯在中焦,是因為小孩脾胃虛弱,常常有停滯的飲水,或是吃飽飯後又喝水導致積滯不消化,痞塞在三焦,可能會出現驚風抽搐,或是昏迷不醒,像做夢一樣、醉了一樣,精神恍惚、發熱,可以用金星丸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