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六十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六十三 (2)

1. 婦女月經何名天癸,先期後期變生諸疾

夫天癸者,天者天真之氣,降與流之;癸者北方壬癸之水,敵壬為陽水,配丁而化木,癸為陰水,合戊而化火。經曰:水火者,陰陽之徵兆也。且婦人眾陰之所集,以陰類陰,故得水之癸干也。女至二七腎氣全盛,衝任流通,經血漸盈,應時而下,天真氣降,與之從事,故云天癸也。

常以三旬而一見,不失其時,又名月信也。《內經》謂二七而天癸至,然沖為血海,任主胞胎,脈靜海滿,二者相資,故令有子。若或愆期,或先期者,或閉而不行,皆成病也。且閉而不行者。《內經·陰陽別論》云:二陽之病,發於心脾,有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,其傳為風消為息賁者死,不治。

夫經者,血脈津液所化,津液既絕,為熱所爍,肌肉消瘦,時見渴躁,血海枯竭,病名血枯。治法經絕宜瀉胃之燥熱,補益氣血,經自行矣。或有經不行,疑認為胎者有矣。或心包脈洪數躁作,時見大便秘澀,小便清而不利,經水閉絕不行,此乃血海乾枯,宜調血脈、除包絡中火邪,而經自行矣,《內經》所謂小腸移熱於大腸,為慮瘕為沉,月澀不利,則月事沉滯而不利,故云慮瘕為沉也。或因勞心,心火上行,月事不來者,胞絡閉也。

胞脈者屬心,而絡於胞中,令氣上逼肺心,故不得下,月事不來也。大抵陰為陽所搏,溫劑不可太過,過則無益而反害,以涼血和血,則經自行。又有經水不調,或黑或紫,丹溪曰:經水者,陰血也。陰必從陽,故其色紅稟火色也。血為氣之配,氣熱則熱,氣寒則寒,氣升則升,氣降則降,氣凝則凝,氣滯則滯,氣清則清,氣濁則濁,上應於月,其行有常,名之曰經。為氣之配,因氣而行。

成塊者,氣之凝也;將行而痛者,氣之滯也;來後作痛者,氣血皆虛也;色淡者,亦虛也,而有水混之也;錯經妄行者,氣之亂也;紫者氣之熱也,黑者熱之甚也。今人但以紫者黑者,作痛者,成塊者,指於風冷乘之,而行溫熱之劑,禍不輕矣。凡論月水病源,皆曰風冷乘之,以其相習而成俗也。

或謂黑者北方水之色也,紫者黑之漸也,非冷而何?經曰:亢則害,承乃制。熱甚者,必兼水化,所以熱則紫甚則黑也。況婦人性執倍鄙,嗜欲加倍,臟腑厥陽之火,無日不起,非熱而何?且經漏不止者,《內經》云:陰虛陽搏謂之崩。東垣曰:婦人脾胃虛損,致命門脈沉細而數疾,或沉弦而洪大有力,寸關脈亦然,皆由脾胃有損,下陷於腎,與相火相合,濕熱下迫,經漏不止,其色紫黑如夏日腐肉之臭。中有白帶者,脈必弦細,有赤帶者,其脈洪數,必腰痛臍下痛。

臨經欲行,先見寒熱往來,兩脅急縮,兼脾胃病出見,或四肢困熱,心煩不得眠臥,心下急,宜大補脾胃,升舉血氣。世俗以赤白之分,白者為寒,此其誤矣。所謂帶下者,任脈之病。經曰:任脈者,起於中極之下,以上毛際,循腹裡,上關元,至咽喉上頤,循面入目注舌。

任脈自胞上過帶脈,貫臍而上。然其病所發,正在過帶脈之分。而淋瀝以下,故曰帶下也,赤白與下痢義同,而無寒者,蓋赤者熱入小腸,白者熱入大腸,原其本也。戴人云:赤白痢者,是邪熱傳於大腸,下廣腸,出赤白也。帶下者,傳為小腸入脬,經下赤白也。若濕熱結於任脈,故津液湧溢,是為赤白帶下。

其為證也,頭目昏眩,口苦舌乾,咽嗌不利,小便赤澀,大便秘滯,脈實而數者,皆熱證也。經曰:亢則害,承乃制。謂亢過極則反,兼勝已之,化制其甚也。如以火鍊金,熱極則反化為水。又如六月熱極,則物反出液而濕潤,林木流律,故心熱,甚則出汗,肝熱甚則出泣,脾熱甚則出涎,肺熱甚則出涕,腎熱甚則出唾。亦猶煎湯熱甚則沸溢,及熱氣熏蒸於物而生津者也。

故下部任脈濕熱甚者,津液湧溢而為帶下也。《內經》曰:少腹冤熱,溲出白液,冤者屈也,結也,客熱屈滯而不散,屈之猶賓也,遺客於帶脈之間,白物滿溢,隨溲而下,綿綿不絕,多不痛也。或有痛者,則壅凝因塞而成痛者。又云:思想無窮,所願不得,意淫於外,入房太甚,發為筋痿,及為白淫,謂白物淫積如精之狀,男子溺溲而下,女子陰器中綿綿而下也,俗醫將此為白帶,治之而用辛熱之藥。病之微者,誤中有之。

蓋辛熱之性,暫能開通鬱結,散氣流濕而取效,或病甚者,鬱結不能開通,舊病轉加,熱證新起,以致於䵟死。大抵以辛劑兼佐,苦寒治之,開結除濕,去熱散氣,無不中其病而免其害。東垣治一婦人帶下久不止者,諸藥不效,診其脈,心豈包尺脈極微,白帶流而不止,後用人參黃芩郁李仁乾薑白葵花柴胡炙甘草陳皮名補經固真湯,服此效矣。

又經水失常,隨氣為病,海藏備述四物湯加減,其有立意,順四時升降浮沉之理,熱多寒少之證,在春時四物湯加防風,倍川芎,夏時四物湯加黃芩,倍芍藥,秋時四物湯加天門冬,倍地黃,冬時四物湯加桂枝,倍當歸。若經事欲行,臍腹絞痛,臨經行者血澀也,四物湯加玄胡索苦楝木香檳榔主之。

若氣充經脈,故月事頻並,臍下多痛四物湯倍加芍藥主之。若經水少而色和者,四物湯倍加熟地黃當歸主之,經水過多,別無餘證,四物湯加黃芩白朮主之。若經水暴下,四物湯加黃芩主之。如臍下痛者,四物湯加炒黃連主之,若經水如黑豆汁者,四物湯加黃連黃芩主之。若血崩者,四物湯加生地黃蒲黃黃芩主之。

若血臟虛冷,崩中,去血過多,四物湯加阿膠艾葉主之。若經水澀少,四物湯加紅葵花紅花主之。且如未嫁室女,有病帶下者何也?病曰有三:一者經水初下,陰中熱,有當風扇者;二者太衝脈氣盛,則內熱,以寒水洗之;三者乍見經行,一時驚悸,皆成此病,當服木香琥珀當歸沒藥各四錢,乳香一錢,麝香硃砂二分半,為末,熟水為丸,如龍眼大,不拘時用溫酒磨化服。前項諸證,處方立論,皆出乎前人,後之學者,當懲戒哉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婦女月經的運作機制及其相關疾病。在古代醫學中,「天癸」被認為是描述女性月經週期的術語,它源自於天真的氣息,以及陰陽五行理論中的「癸」水。

女性在十四歲左右,腎氣達到旺盛,沖脈和任脈開始流通,血液逐漸充盈,此時,月經會準時到來,這就是天癸的到來。通常,月經每三十天出現一次,因此也被稱為「月信」。根據內經所述,女性在十四歲時,天癸會到達,沖脈和任脈的協調作用使女性能夠懷孕。然而,如果月經週期不正常,提前或延遲,或是完全停止,這些都可能成為疾病的徵兆。

月經的產生,是血液、脈絡和體液的共同作用。如果體液耗盡,被熱量消耗,肌肉會變得消瘦,經常感到口渴和焦躁,這會導致血海枯竭,形成「血枯」的病症。治療方法包括使用瀉胃燥熱的藥物,補充氣血,這樣月經就會恢復正常。有些情況下,月經停止,可能會誤以為是懷孕。或者,心包脈搏加速,伴隨大便困難,小便清而無力,月經停止,這可能是血海乾涸所致。這種情況下,應該調節血液,去除心包的火邪,月經就會恢復。

內經提到,小腸的熱量影響大腸,會導致月經問題,使得月經流量減少,不利於排出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慮瘕為沉」。有些時候,因為過度操勞,心火上升,也會導致月經停止,這是因為胞絡閉塞。

胞絡屬於心臟,與子宮相連,當氣體上沖肺和心,月經就不會下降,導致月經停止。通常,陰性力量受到陽性的影響,溫暖的藥物不能過量,否則會有害無益。使用涼血和血的藥物,月經就會自行恢復。此外,月經週期不調,顏色偏黑或偏紫,丹溪指出,月經是陰性血液,受到陽性影響,所以呈現紅色。血液受氣的影響,氣熱則血熱,氣寒則血寒,氣升則血升,氣降則血降,氣凝則血凝,氣滯則血滯,氣清則血清,氣濁則血濁。月經與月亮的週期相應,有固定的週期,因此被稱為「經」。月經的週期受到氣的影響,跟隨氣的變化而變化。

月經形成血塊,是因為氣的凝固;月經前的疼痛,是因為氣的阻滯;月經後的疼痛,是因為氣血俱虛;月經顏色淺淡,也是因為氣血虛弱,並且可能混有水分;月經週期紊亂,是因為氣的混亂;月經顏色偏紫,是因為氣的熱量;月經顏色偏黑,是因為熱量過高。現在有些人只看到月經顏色偏紫或偏黑,或者是形成血塊,就認為是風寒侵襲,使用溫熱的藥物,這種做法非常危險。通常對於月經問題的診斷,都歸咎於風寒侵襲,這是因為習慣和傳統的影響。

有些人認為,黑色是北方水的顏色,紫色是黑色的漸變色,這怎麼可能不是寒冷呢?然而,內經指出,當某種力量過度時,就會受到另一種力量的制約。熱量過高時,必然會伴有水分的轉換,所以熱量過高時,月經顏色會偏紫或偏黑。況且,女性的情緒容易執著,慾望強烈,臟腑中的陽性之火,每天都會出現,這怎麼可能不是熱量呢?

此外,月經不停止的情況下,內經稱之為「崩」。脾胃虛弱的女性,如果脈搏沉細而快速,或沉弦而洪大有力,寸關脈也相同,都是因為脾胃受損,下陷於腎臟,與相火相結合,導致濕熱下壓,月經不停止,顏色偏紫或偏黑,並且有臭味。如果月經中夾雜著白帶,脈搏必定是弦細;如果夾雜著紅色帶,脈搏必定是洪數,並且會感到腰部和肚臍下方疼痛。

在月經即將來臨的時候,會出現寒熱交錯,兩側肋骨緊縮,同時伴有脾胃問題,例如四肢乏力,心中煩躁,無法安睡,心下急躁。對於這種情況,應該大力補充脾胃,提升血氣。通常人們認為,白帶是寒症,這種觀點是錯誤的。所謂的帶下,是任脈的病症。任脈起始於中極之下,向上到達毛際,沿著腹部內側,到達關元,再到咽喉上方,沿著面部進入眼睛,注入舌頭。

任脈從子宮上方穿過帶脈,貫穿肚臍向上。然而,當任脈發生問題時,通常是在帶脈的區域,導致淋瀝不止,因此被稱為「帶下」。赤白帶和下痢的意義相同,但是沒有寒症。赤色表示熱量進入小腸,白色表示熱量進入大腸。根據這種理論,如果濕熱在任脈中結聚,就會導致津液湧出,形成赤白帶。

這種情況下,會出現頭暈目眩,口苦舌乾,咽喉不適,小便赤澀,大便困難,脈搏實而快速,這些都是熱症的表現。內經指出,當某種力量過度時,就會受到另一種力量的制約。例如,用火煉金,熱量過高時,反而會轉化為水。再比如,六月份熱量過高時,物質反而會出現液態,林木會流出樹脂,這就是心熱,如果過度,就會出汗;肝熱過度,就會流淚;脾熱過度,就會流涎;肺熱過度,就會流涕;腎熱過度,就會流唾液。這就像煮湯時,熱量過高會導致湯水沸騰溢出,以及熱氣蒸發產生濕氣。

因此,如果下部任脈的濕熱過度,就會導致津液湧出,形成帶下。內經提到,下腹部有熱量,尿液呈現白色,這表示熱量在帶脈區域結聚,導致白物滿溢,隨著尿液排出,不斷流淌,通常不會感到疼痛。有時會感到疼痛,這是因為堵塞導致的。此外,如果情緒波動過大,願望無法實現,外在的刺激過多,房事過度,都會導致筋痿和白淫。白淫是指白物像精液一樣積累,男性在排尿時會排出,女性則會從子宮中流出。有些醫生將此視為白帶,使用辛辣熱性藥物進行治療,這種做法存在誤區。

辛辣熱性藥物只能暫時打開鬱結,散氣流濕,取得一定的效果,但如果病情嚴重,鬱結無法打開,舊病加重,新的熱症出現,甚至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治療時應該使用辛劑輔助,苦寒藥物作為主藥,打開鬱結,去除濕氣,消除熱症,散氣,這樣纔能有效治療疾病,避免副作用。東垣曾治療一位帶下不止的婦女,使用了人參、黃芩、郁李仁、乾薑、白葵花、柴胡、炙甘草、陳皮等藥物,這種治療方法被稱為「補經固真湯」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此外,月經週期失常,會受到氣的影響,海藏詳細描述了四物湯的加減法。四物湯可以根據四季的不同,調整藥物的比例,以順應氣的升降浮沉,以及熱多寒少的特徵。春季時,四物湯加入防風,增加川芎的用量;夏季時,四物湯加入黃芩,增加芍藥的用量;秋季時,四物湯加入天門冬,增加地黃的用量;冬季時,四物湯加入桂枝,增加當歸的用量。

如果月經即將來臨,但出現臍腹部絞痛,這可能是血液凝滯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玄胡索、苦楝木、香檳榔進行治療。如果氣血充足,月經頻繁,臍下疼痛,可以使用四物湯增加芍藥的用量。如果月經量少,顏色和諧,可以使用四物湯增加熟地黃和當歸的用量。如果月經量過多,沒有其他症狀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黃芩和白朮進行治療。如果月經突然大量出血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黃芩進行治療。如果臍下疼痛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炒黃連進行治療。如果月經顏色像黑豆汁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黃連和黃芩進行治療。如果出現血崩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生地黃、蒲黃和黃芩進行治療。如果血臟虛冷,出現崩中,失血過多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阿膠和艾葉進行治療。如果月經量少,顏色偏黑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紅葵花和紅花進行治療。

對於未婚少女出現帶下的情況,原因可能有三種:一是月經剛開始,陰道炎熱,需要使用風扇;二是太衝脈氣旺盛,導致內部炎熱,需要使用冷水清洗;三是初次見到月經,驚慌失措,這些都可能導致帶下的出現。對於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木香、琥珀、當歸、沒藥、乳香、麝香、硃砂等藥物進行治療,製成藥丸,每次使用溫酒研磨後服用。

以上各種情況,處方和理論都出自前人,後學者應該謹慎遵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