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8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四 (84)

1. 八仙散

治牙疼。

防風,白芷,細辛,地骨皮,川芎,荊芥,羌活,甘草(各等分)

上銼碎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煎數沸,去滓,澄清漱。

白話文:

治療牙痛的藥方。

使用防風、白芷、細辛、地骨皮、川芎、荊芥、羌活、甘草,這八種藥材,每種藥材都取相同的份量。

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的份量,加入一大杯水,煎煮數次沸騰後,去除藥渣,取澄清的藥液漱口。

2. 鶴蝨散

治牙齒風疳,膿血出,牙根有蟲。

鶴蝨,露蜂房(燒灰),細辛(各半兩),膩粉,麝香(細研,各一分)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用臨臥時,剪紙如柳枝葉樣,塗藥貼所患處。一方以濕帛子摻藥貼患處。

白話文:

治療牙齒因風邪引起的潰爛,導致流膿血,牙根有蟲。

藥材組成:鶴蝨(中藥名,也稱壁蝨,但此處是指植物鶴虱),露蜂房(燒成灰),細辛(各半兩),膩粉,麝香(仔細研磨成粉末,各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。每次睡覺前,剪紙成柳葉形狀,將藥粉塗在紙上,貼在患處。另一種方法是用濕布包住藥粉,直接貼在患處。

3. 麝香散

治齒漏疳,蟲蝕齒,齦臭爛。

麝香,黃礬(燒赤),青礬(燒赤),白礬(枯,各一分),蘆薈(半分),蛤蟆(燒灰,半兩)

上為細末,研勻,先以綿拭齦上惡血出,即用濕紙片蘸藥貼患處。富次律有女年數歲,齒上忽生一黑點,後數日齦爛成走馬疳,用此方即愈。

白話文:

治療牙齒漏縫、牙齒被蟲蛀蝕、牙齦腐爛發臭。

藥材:麝香、黃礬(燒紅)、青礬(燒紅)、白礬(煅燒成枯礬,以上各取一份)、蘆薈(取一半份)、蛤蟆(燒成灰,取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。先用棉花擦拭牙齦,將惡血擦出,然後用濕紙片沾取藥粉,貼在患處。過去有一個叫富次律的,他女兒幾歲大,牙齒上突然長出一個黑點,幾天後牙齦腐爛變成走馬疳,用這個藥方就治好了。

4. 鯽魚散

治齒漏疳,宣露膿血出。

大鯽魚(一枚),砒霜(一分),乾地黃(研末,一兩)

上將魚破腹去腸,入下二味藥,以紙裹魚,入火燒,煙絕取去其紙灰,更入白礬灰麝香少許,細研為末,每用半錢,摻濕紙片上,貼患處。

白話文:

治療牙齦潰爛,使膿血流出。

取大鯽魚一條,加入砒霜少許(約0.3克),以及乾地黃粉末(約30克)。

將鯽魚剖開肚子去除內臟,把砒霜和乾地黃粉末放入魚腹中,用紙包好魚,放入火中燒烤,直到沒有煙冒出,取出魚去掉紙灰。再加入少許白礬灰和麝香,一起研磨成細末。每次取約1.5克的藥粉,撒在濕潤的紙片上,然後貼在患處。

5. 細辛散

治風蚛牙疼,牙齦宣爛,牙齒動搖,腮頷浮腫。

細辛(去苗),荊芥(去梗,各一兩),白芷,草烏(各一兩),紅椒(去目,炒),鶴蝨,縮砂(去殼),豬牙皂角,蓽茇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用少許於痛處擦之,有涎吐去,不得咽,少時以溫水漱口,頻頻擦之,立有神效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風邪引起的蛀牙疼痛,牙齦潰爛,牙齒鬆動,以及臉頰和下巴浮腫的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細辛(去除根苗)、荊芥(去除莖梗,各一兩)、白芷、草烏(各一兩)、紅辣椒(去除籽目後炒過)、鶴蝨、縮砂(去除外殼)、豬牙皂角、蓽茇(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少量塗抹在疼痛處,有口水要吐掉,不能吞咽,稍後用溫水漱口,頻繁塗抹,很快就能見效。

6. 七香散

治風蚛牙疼及牙宣。

蔓荊子(去皮),荊芥穗,香附子(炒,去毛),地骨皮,白芷,防風(各一分),草烏(三枚),麝香(少許,研)

上銼碎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數沸,去滓澄清,熱含冷吐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七香散」是治療風邪引起的蟲牙疼痛和牙齦萎縮的。

藥方組成包含:蔓荊子的果實(去除外皮)、荊芥的花穗、炒過的香附子(去除毛鬚)、地骨皮、白芷、防風(各取一份),以及草烏(三枚),再加上少量的麝香(研磨成粉)。

使用方法是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的量,加入一碗水,煎煮數次至沸騰,然後去除藥渣,取清澈的藥液,趁熱含在口中,等藥液冷卻後吐掉。

7. 附子丸

治久患牙疼及齒齦。

附子(一兩,去皮臍,生用),胡椒,蓽茇,黃蠟(各一分)

上為細末,熔蠟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用一丸,綿裹以患牙咬之,如蛀牙安在竅內。

白話文:

治療長期牙痛及牙齦腫痛。

使用附子(一兩,去除外皮與中心部位,直接生用),胡椒,蓽茇,黃蠟(各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用熔化的黃蠟混合搓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取一丸,用棉花包裹後咬在患牙處,如果是蛀牙,則將藥丸塞入蛀牙的洞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