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四 (2)

1. 秘精丸

治元氣不固,遺精夢泄。

大附子(炮,去皮臍),龍骨(煅,通紅),肉蓯蓉(酒浸一宿),牛膝(酒浸,焙乾),巴戟(去心,和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鹽酒或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秘精丸,用於治療元氣虛弱不穩固,導致的遺精、做夢時遺精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大附子(炮製後,去除外皮和臍部),煅燒至通紅的龍骨,用酒浸泡一晚的肉蓯蓉,用酒浸泡後烘乾的牛膝,以及去除內芯並與前述藥材各一兩的巴戟天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製作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加鹽的酒或鹽水送服。

2. 鎖精丸

治小便白濁。

破故紙(炒),青鹽(各四兩),白茯苓,五倍子(各二兩)

上為細末,酒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用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主治小便白濁。

破故紙(炒過)和青鹽各四兩,白茯苓和五倍子各二兩。
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用酒煮成糊狀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時用鹽水送服。

3. 地黃丸

治心腎水火不濟,或因酒色,遂至以甚,謂之土淫。蓋脾有虛熱而腎不足,故土邪乾水,先賢常言:夏則土燥而水濁,冬則土堅而水清,此其理也。醫者往往峻補,其疾反甚,此方中和,水火既濟而土自堅,其流清矣。

熟地黃(十兩,蒸九次,曝九次),菟絲子(酒浸),鹿角霜(各五錢),茯苓(去皮),柏子仁(各三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,一兩)

上為細末,另用鹿角膠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空心用鹽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此方用於治療心、腎功能失調,水火不相協調,或者因為飲酒、縱慾過度,導致病情加重,中醫稱之為「土淫」。 這是由於脾臟有虛熱而腎臟功能不足,導致脾土過於乾燥而腎水不足。古代醫家常說:「夏天脾土乾燥則腎水混濁,冬天脾土堅實則腎水清澈」,這就是其中的道理。醫生們常常採用強補的方法,反而使病情加重。這個藥方性質平和,能調和水火,使水火相濟,脾土自然堅實,腎水也就清澈了。

熟地黃(十兩,蒸九次,曬九次),菟絲子(用酒浸泡),鹿角霜(各五錢),茯苓(去皮),柏子仁(各三兩),附子(炮製,去皮去臍,一兩)
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另外用鹿角膠煮成糊狀,用來搓揉藥丸,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,每次服用一百丸,空腹時用淡鹽酒送服。

4. 四精丸

治白濁煩渴。

鹿茸,肉蓯蓉,山藥,茯苓(去皮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米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棗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主治小便白濁、煩躁口渴。

將鹿茸、肉蓯蓉、山藥、去皮茯苓各取等量,研磨成細粉,用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棗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