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四 (2)
卷之三十四 (2)
1. 遺精白濁門(附論)
王冰以白淫為白物如精之狀,因溲而下,雖云如精將化,未成其精而竟出者,何以言之?蓋精有謂生來之精者,身乃先生之精也。有謂食氣入胃,散精於五臟者;有謂水飲自脾肺輸腎,腎氣四布,五經並行之精者。此水穀日生之精也。然飲食日生之精,皆從生來,元精之所化,而後分布其臟,盈溢則輸之於腎。
腎乃元氣之本,生成之根,此始終化之養之之道也。遇一臟有邪,則真精受傷,不能化之,而不得入與元精俱藏,而竟走泄也。若夫脾移熱於腎,少腹冤熱而痛,則出白者,義亦如之。為義者必究其本,細推其處,明辨詳的,然後施治。
至若夢遺者治其心,精滑者固其真,滿者舒其情,濁而赤者清其心,濁而白者溫其經,白淫者調其榮,能攝生者存其神、養其心,心安神寧,腎氣自升,火來坎戶,水到離扁,水火交養,遺濁皆清,毋以我為過謬,惟達道者以自明。
白話文:
王冰認為白淫是指像精液一樣的白色的分泌物,經由排尿排出。雖然它看起來像快變成精液卻還沒完全成形的精液排出,但為何這樣說呢?因為精液有幾種來源:一種是先天就有的精氣,是人體先天就具備的精華;一種是飲食精氣進入胃部,散布到五臟六腑形成的精氣;還有一種是水液從脾肺輸送至腎臟,腎氣布散全身,經過五經運行的精氣。這是後天飲食日積月累產生的精氣。然而,這些後天飲食產生的精氣,都源於先天元精的化生,然後再分配到各個臟腑,精氣盈滿後就輸送至腎臟。
腎臟是元氣的根本,是生命生成的基礎,這是精氣化生和滋養的根本之道。如果有一個臟腑有了邪氣,就會損傷真精,無法轉化為精氣,而無法與先天元精一起儲藏,最終就會導致遺精。例如,脾臟的熱邪傳到腎臟,小腹感到灼熱疼痛,就會排出白色的分泌物,道理也是一樣的。治療必須追究病根,仔細推敲病症的所在,明確辨別,然後才能對症施治。
至於夢遺,就要調理心神;精液滑泄,就要固護腎精;精液過多,就要舒緩情志;分泌物混濁發紅,就要清心;分泌物混濁發白,就要溫養經絡;白淫,就要調養氣血;想要攝養精氣,就要存養精神、養護心神。心神安寧,腎氣自然上升,腎水(坎)與心火(離)交合滋養,遺精白濁的症狀自然會痊癒。不要認為我的說法過於謬論,只有真正理解道理的人才能明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