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三 (1)

1. 紫蘇湯

治消渴後遍身浮腫,心膈不利。

紫蘇莖葉,桑白皮,赤茯苓(各一兩),郁李仁(去皮,炒,二兩),羚羊角(鎊),檳榔(各三分),桂心(去皮),枳殼(麩炒),獨活,木香(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生薑半分,煎至八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糖尿病後期引起的全身浮腫,以及胸悶不適。

藥方組成:紫蘇的莖和葉、桑白皮、赤茯苓(各約37.5克),郁李仁(去皮炒過,約75克),羚羊角(磨粉)、檳榔(各約11克),桂心(去皮)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獨活、木香(各約19克)。

服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約15克,加入約225毫升的水,以及少許生薑(約2克),煎煮至剩下約180毫升,去藥渣,不論時間,溫熱服用。

2. 瞿麥湯

治消渴欲成水氣,面目並足膝脛浮腫,小便不利。

瞿麥穗,澤瀉,滑石(各半兩),防己(三分),黃芩,大黃(各一分),桑螵蛸(炒,十四枚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用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溫服,良久再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消渴(類似糖尿病)導致體內水液代謝失常,快要形成水腫,症狀有臉部、眼睛、腳部和小腿浮腫,小便不順暢的狀況。

藥方組成:

瞿麥穗、澤瀉、滑石(各半兩),防己(三分),黃芩、大黃(各一分),炒過的桑螵蛸(十四枚)。

服用方法: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,濾去藥渣,在空腹時溫服,過一段時間再服用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