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六十

2. 口舌門(附論)

夫口者,足太陰之經,脾之所主,五味之所入也。舌乃心之竅,舌和則知五味矣。蓋五味入口,藏於脾胃,為之運化津液,以養五氣。五氣者,五臟之氣也,節宣微爽,五臟之氣偏勝,由是諸疾生焉。且咸則為寒,酸則停滯,澀則因燥,淡則由虛,熱而從苦從甘也。口臭者,乃腑臟臊腐之不同,蘊積於胸膈之間而生熱,沖發於口也。

口瘡者,脾氣凝滯,風熱加之而然。醫療之法,各隨其所因以治之。

白話文:

嘴巴,是足太陰脾經所主管的,也是食物五味進入的地方。舌頭是心臟的孔竅,舌頭功能正常,就能分辨五味。五味進入口中,會儲存在脾胃,脾胃負責運化這些食物的精華,轉變成津液,用來滋養五臟之氣。所謂的五氣,就是五臟的氣。當五氣調節失常,五臟之氣過於偏盛,就會產生各種疾病。而且,鹹味會使身體偏寒,酸味會使氣血停滯,澀味會使身體乾燥,淡味表示身體虛弱,熱症則常與苦味或甘味相關。口臭,是因為腑臟腐敗的味道,堆積在胸腔與橫膈膜之間,產生熱氣,向上衝到口中。

口瘡,則是脾氣鬱結不暢,再加上風熱而造成的。治療的方法,要依照造成的原因來個別處理。

3. 口舌通治方

4. 杏仁散

治心胃中客熱,唇口乾燥,或生瘡。

杏仁(湯浸,去皮尖及雙仁,麩炒黃),黃連(去須),麥門冬(去心),赤茯苓,地骨皮,黃芩,山梔子仁,薔薇根,大黃(銼炒,各一兩),犀角屑(三分),甘草(炙赤,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入淡竹葉十四片,煎至六分,去滓食後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叫做杏仁散,用來治療心胃中有外來的熱邪,導致嘴唇乾燥,甚至長瘡的情況。

藥材包含:杏仁(用熱水浸泡後,去除外皮、尖端和雙仁,用麩皮炒至黃色)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)、赤茯苓、地骨皮、黃芩、山梔子仁、薔薇根、大黃(切碎後炒過,以上各一兩)、犀角屑(三分)、甘草(烤至紅色,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入約一杯水,放入十四片淡竹葉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飯後溫服。

5. 牛黃丸

治心脾壅熱,口舌乾燥及煩渴。

牛黃(三分,細研),黃連(去須),大黃(銼炒,各二兩),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,焙),硃砂(半兩,細研,水飛),麝香(少許),山梔仁,馬牙硝(細研),川芎,黃芩,甘草(炙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食後竹葉煎湯化下。

白話文:

此藥方主要治療心脾積熱,導致口乾舌燥和煩躁口渴的症狀。

藥材包含:牛黃(磨成細粉,三分)、黃連(去除鬚根,二兩)、大黃(切碎炒過,二兩)、麥門冬(去除內心,烘焙過,一兩半)、硃砂(磨成細粉,用水淘洗過,半兩)、麝香(少許)、山梔子仁(一兩)、馬牙硝(磨成細粉,一兩)、川芎(一兩)、黃芩(一兩)、甘草(炙過,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,每顆像彈珠一樣大。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用竹葉煎煮的湯水送服。

6. 栝蔞根散

治風熱,口中乾燥,舌裂生瘡。

栝蔞根,胡黃連,黃芩(各三分),白殭蠶(炒),白蘚皮,大黃(銼炒,各半兩),牛黃(研),滑石(研,各一分)

上為細末,研勻,每服二錢,不拘時竹葉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治療風熱引起的口乾、舌頭裂開生瘡。

藥材包含:栝蔞根、胡黃連、黃芩(各三分),炒過的白殭蠶、白蘚皮、銼碎後炒過的大黃(各半兩),研磨成粉的牛黃、研磨成粉的滑石(各一分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。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,用竹葉湯調和後服用。

7. 甘露丸

解壅毒,退風熱,治口舌乾燥。

寒水石(二斤,燒令赤,攤於地上一宿,出火毒),馬牙硝(三兩,細研),鉛霜(細研),龍腦(細研),甘草(炙赤,各三分)

上為細末,研勻,以糯米飯和丸,如彈子大,每服半丸,食後用新汲水磨化服。

白話文:

甘露丸

功效是解除體內積聚的毒素,退散風熱,並治療口乾舌燥的症狀。

藥材成分包含:

寒水石(兩斤,先燒紅,攤在地上放置一晚,去除火毒),馬牙硝(三兩,研磨成細粉),鉛霜(研磨成細粉),龍腦(研磨成細粉),以及炙甘草(烤至赤色,各三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再用糯米飯將藥粉揉成丸子,大小像彈珠一樣。每次服用半顆,飯後用新打的井水磨化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