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八 (1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八 (12)

1. 麝香散

治耳內虛鳴。

麝香(半錢),全蠍(十四個),薄荷(十四葉,裹麝香全蠍,瓦上焙乾)

白話文:

麝香(半錢),全蠍(十四隻),薄荷(十四片,將麝香和全蠍包在薄荷葉中,在瓦上焙乾)

上為細末,滴水捏作挺子,塞耳內,極妙。

白話文:

細小如沙,以捏成小圓球,塞入耳中,十分奇妙。

2. 療耳鳴沸鬧

吳茱萸巴豆(去皮,熬),乾薑石菖蒲,磁石,細辛(各一分)

白話文:

吳茱萸、巴豆(去皮,熬)、乾薑、石菖蒲、磁石、細辛(各一份)

上為細末,用鵝膏和少許,以綿裹塞耳中,以鹽五升,布裹蒸熨耳門,令暖氣通入耳內,冷即易之,如此數次。瘥後常以亂髮卷塞耳中,慎風。一方無磁石。

白話文:

把治療方法上寫的細末中藥,和鵝膏稍微混合後用棉花包好放進耳中,用五升鹽用布包起蒸熱熨帖耳朵,以保暖熱氣進入耳內,涼了就馬上更換,這樣做幾次。痊癒後,經常使用蓬亂的頭髮捲成一團塞進耳中,防止風吹。另一種方法沒有磁石。

3. 芎歸飲

治耳鳴

川芎當歸細辛(各半兩),石菖蒲,官桂(去粗皮),白芷(各三錢)

白話文:

川芎、當歸、細辛(各 15 克),石菖蒲、官桂(去除粗糙的皮)、白芷(各 9 克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二盞,入紫蘇薑棗,煎至一盞,去滓,不拘時服。如虛冷甚者,酌量加生附子,蓋腎者宗脈所聚,耳為之竅,血氣不足,宗脈乃虛,風邪乘虛隨脈入耳,氣與之搏,故為耳鳴,先用一料五苓散,加制枳殼橘皮紫蘇生薑同煎,吞青木香丸,散邪疏風下氣,續以芎歸飲和養之。

白話文:

上櫱嘴,每次服用三錢,加水二杯,放入紫蘇、薑棗,煎煮至一杯,去掉藥渣,不管什麼時間服用都可以。如果虛寒特別嚴重,可以酌量增加生附子,因為腎臟是宗脈匯聚的地方,耳朵是它的竅,血氣不足,宗脈就會虛弱,風邪乘虛通過脈絡進入耳朵,與氣搏擊,所以就會耳鳴。先使用一劑五苓散,加入枳殼、橘皮、紫蘇、生薑一起煎煮,吞服青木香丸,可以驅散邪氣、疏通風氣、降低氣勢。然後再用芎歸飲調養。

4. 黃耆丸

治腎虛耳鳴,夜間睡著,如打戰鼓,覺耳內風吹,更四肢抽掣疼痛。

白話文:

治腎虛耳鳴,夜間睡著,如打戰鼓,覺耳內風吹,更四肢抽掣疼痛。

黃耆(一兩),羌活白蒺藜(瓦上炒去刺,各半兩),黑附子(大者一個),羯羊腎(一對,焙乾)

白話文:

黃耆(60克),羌活,白蒺藜(在瓦片上炒至去刺,各30克),黑附子(大的一個),羯羊腎(一對,烘烤至乾)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煨蔥鹽湯送下。一方有破故紙,無白蒺藜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酒糊和在一起,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在空腹時用煨熱的蔥鹽湯送服。另一種藥方用破故紙,不放白蒺藜。

5. 生犀丸

治耳中策策疼痛。

犀角(鎊),牛黃(研),南星,白附子(炮),乾薑(炮),丹砂(研),沒藥(研),半夏(湯洗),龍腦(研),乳香(研)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),官桂(去皮,各一分),防風當歸(焙),麝香(研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犀牛角(磨成粉)、牛黃(磨成粉)、南星、炮製過的附子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研磨後的丹砂、研磨後的沒藥、用熱水洗過的半夏、研磨後的龍腦、研磨後的乳香、用酒浸泡過的烏蛇(去皮骨後烤製)、去皮的桂枝(各取等量)、防風、焙乾過的當歸、研磨後的麝香(各取半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用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仔細地將蜂蜜煉製成丸狀,每個丸子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於空腹時用溫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