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二 (1)
卷之三十二 (1)
1. 定肺湯
治上氣喘嗽。
紫菀,橘紅(去白),杏仁(去皮尖,炒),五味子,枳殼(麩炒),半夏(薑製),桑白皮(炒),紫蘇子(炒),甘草(炙,以上各一錢半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紫蘇五葉,煎一盅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定肺湯,是用來治療呼吸急促、咳嗽的症狀。
藥材包含:紫菀、橘紅(去除白色部分)、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炒過)、五味子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半夏(用薑製過)、桑白皮(炒過)、紫蘇子(炒過)、甘草(烤過),以上每種藥材各取一錢半。
將這些藥材混合,當作一副藥。加入兩盅水、三片生薑、五片紫蘇葉,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盅。在飯後服用。
2. 杏蘇飲
治上氣喘嗽浮腫。
杏仁(去皮尖,炒,一錢半),紫蘇葉(二錢),五味子,大腹皮,烏梅(去核),紫菀,甘草(炙,以上各一錢),陳皮(去白),麻黃(去節),桑皮(炒),阿膠(炒),桔梗(以上各七分半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氣喘咳嗽、身體浮腫的。
藥材包含:炒過的杏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約5.6克)、紫蘇葉(約7.5克)、五味子(約3.7克)、大腹皮(約3.7克)、去核的烏梅(約3.7克)、紫菀(約3.7克)、炙甘草(約3.7克)、去除白色內膜的陳皮(約2.8克)、去除莖節的麻黃(約2.8克)、炒過的桑白皮(約2.8克)、炒過的阿膠(約2.8克)、桔梗(約2.8克)。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以及生薑五片,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的量,在飯後服用。
3. 玉華散
治咳嗽上喘,調順肺經,清利咽膈,安和神氣。
甜葶藶(焙),桑白皮(炒),半夏(薑製),貝母(炮),天門冬(去心),馬兜鈴,杏仁(去皮尖),紫菀(洗),百合(蒸),人參(以上各一錢),百部,甘草(炙,各七分半)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紅棗二枚,煎一盅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「玉華散」,是用來治療咳嗽、氣喘,可以調理肺經,使呼吸順暢,並能清除咽喉的痰液,使精神安定平和。
藥方組成為: 甜葶藶(焙炒過的)、桑白皮(炒過的)、半夏(用薑製過的)、貝母(炮製過的)、天門冬(去心)、馬兜鈴、杏仁(去皮尖)、紫菀(洗淨)、百合(蒸過)、人參(以上各一錢),百部、甘草(炙烤過的,各七分半)。
使用方法: 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服,加入兩盅水,以及三片生薑、兩枚紅棗,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後服用。
4. 人參理肺散
治喘不止。
人參,杏仁(麩炒),粟殼(炒,以上各二錢),麻黃(去節,炒黃色),木香,當歸(以上各一錢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治療氣喘不止的藥方。
使用人參、麩炒過的杏仁、炒過的粟殼,各二錢;炒至黃色的麻黃(去除節)、木香、當歸,各一錢。
將以上藥材做為一服,加水兩盅,煎煮至剩下一盅,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