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一 (2)

1. 丁香茯苓湯

治脾胃虛寒,宿飲留滯,以致嘔吐痰沫,或有酸水,不思飲食。

丁香,茯苓(去皮),木香(以上各二兩),乾薑(炮,一兩半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半夏(湯泡),肉桂(去粗皮),陳皮(去白,以上各一兩),縮砂(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二盞,生薑七片,棗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,不拘時服。一方無肉桂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是治療脾胃虛寒,因為過去累積的飲食物滯留在體內,導致嘔吐痰沫,或者有酸水,不想吃東西的情況。

藥材組成包含:丁香、茯苓(去皮)、木香(以上各二兩),乾薑(炮製過,一兩半),附子(炮製過,去皮臍)、半夏(用熱水浸泡過)、肉桂(去掉粗皮)、陳皮(去掉白色的部分,以上各一兩),縮砂(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加入兩碗水,七片生薑和一顆紅棗,煎煮到剩七分,去掉藥渣,不拘時間服用。另外有一個配方沒有肉桂。

2. 奇效湯

治冷痰壅盛,脅膈不利,胃寒脾氣弱,嘔吐痰涎。

木香(半兩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半夏(湯泡七次,各二兩)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半分,紅棗二枚,煎至一盞,去滓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因為寒冷導致痰液過多,堆積在胸脅及橫膈處,使呼吸不順暢,同時伴隨胃部寒冷、脾胃功能虛弱,容易嘔吐痰水等症狀。

藥方組成: 木香(半兩),炮製過的附子(去除皮和臍,二兩),用熱水浸泡過七次的半夏(二兩)。

服用方法: 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一碗半水,以及生薑少許(半分),紅棗兩枚,一起煎煮至剩下一碗,濾掉藥渣後,在空腹時服用。

3. 二生湯

治胃冷有痰。

附子(生,去皮臍),半夏(生用,各等分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二盞,生薑十片,煎至七分,去滓,空心溫服,加木香少許煎尤佳。一方去半夏用南星,名南附湯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叫做二生湯,是用來治療胃部寒冷且有痰的症狀。

藥材組成是:生附子(要去掉皮和臍的部分)和生半夏,這兩味藥材的用量相等。

使用方法是:將藥材稍微搗碎,每次取四錢,加入兩碗水,以及十片生薑,一起煎煮到剩下七分,然後過濾掉藥渣,在空腹時溫熱服用。如果加入少許木香一起煎煮,效果會更好。另外,有一個方子把半夏換成了天南星,叫做南附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