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
1. 卷之六
2. 濕門(附論)
丹溪云:夫濕者土之氣,土者火之子,故濕病多自熱生,蓋火熱能生土濕也。或曰:濕溫風濕寒濕矣,未聞有所謂濕熱病者。由六氣之中,濕熱為病,十居八九,故《內經》云:濕上潤而熱。又云:因於濕,首如裹,濕熱不攘,大筋軟短,小筋馳長,軟短為拘,弛長為痿。或云:溫熱在其中。
又云:濕熱在其中。此古人論其細微之處。世之有病濕者,或處卑濕,或冒雨露,或臥陰潤,或衣濕汗,俱能致害。其病關節疼痛而煩,肢體頑麻而重,脈沉細者名曰濕痹,其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當利其小便,或身痛而煩,脈沉而緩,名曰重濕。患一身盡痛發黃,小便自利,當燥陰土。
若肢體重著者可轉側,額上微汗,不欲去被,身微腫,或脈浮者,名曰風濕,是真風濕二氣相搏以致此,治當微微發汗,使風濕俱從汗出。若大發汗,則風去而濕存,兩脛逆冷,胸腹滿,頭自痛,多汗妄言,脈陽濡溺,陰急小,是名濕溫。因傷濕而復傷暑者,濕熱相搏而成此患,不可發汗,汗則必不能言及耳聾,不知痛癢,乃是重暍。濕家寒多者,為痛為腫。
凡濕家不可大下,下之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不治,下利不止者亦不治。又有脾胃素弱,內蓄痰飲,外冒雨露,痰濕相搏,上衝心胸令人涎潮壅塞,口眼歪斜,半身不隨,昏不知人,與中風相似,但脈沉澀或沉而細,不可作中風治之,謂其脾土好乾惡濕,而被濕流相干,則有是疾,若作中風治之,脾元愈虛,痰濕愈盛,必致危篤。戴人論濕之證,而以濕熱為源,風寒為兼,深得《內經》之旨也。
治濕得行則渙然,而濕行而氣復散,暫時開也。殊不知濕得行,則豁然而收也,濕得衛也,或從針灸而得安,有以其開通而壅滯,殊不知濕得開通而壅滯行,如此亦用權者有可劫之病也,要當分別上下內外之由,自外而感者,或因霧露陰雨所客,澡浴為風所關,涉水為寒所郁,汗出當風而快坐臥,卑地清氣襲虛,從下而起,上為頭重,鼻塞而煩,表鬱則發寒熱,身色如似熏黃,著入骨節,為重疼痛,足趺浮腫,其脈浮緩。《內經》曰:地之濕氣,感則害人皮肉筋脈。
又云:傷於濕者下先受之,非外感所致乎。大法腰以上宜汗,腰以下宜利小便之分。東垣云:濕淫所勝,助風以平之,非風藥表散之謂乎?經云:濕上甚而熱,治以苦溫,佐以甘辛,以汗為故而止。此治上治外之法也。
自內而致者,或因酒面積多,過飲湯液停滯膩物,甘滑陳久,燒炙香辛,膏粱過度,氣熱熏蒸,濁液不行,湧溢於中,濕從內作,重則發痙強直,霍亂吐利,輕則痞膈中滿,怠惰嗜臥,沉重無力,流濫關節則煩疼,注於絡脈,屈伸不可轉側。水性潤下,氣不能煦,滯於經絡,發腫肉軟如泥,按之不起,其脈多沉潛。
《內經》曰:濕氣在中。又曰:脾惡濕,非內致所生乎,治法脾苦濕,急食苦以燥之。又曰:濕淫於內,以苦燥之,以淡泄之。此濕自內成,故宜燥宜利小便,非表散所能去也,此內治下之法也。今濕分上下內外,蓋可知矣,藥亦有所據乎?《金匱》方以汗藥發濕者也,古方以熱藥燥寒濕者也,東垣以風藥勝濕者也,河間以涼藥治濕熱者也。大率言淡滲之藥,利濕者也,諸家發明,互相迨矣。
前人所述一證,各有立論,全在醫者識病,或內因外因,或虛或實,六淫七情所感,的於何經受證以致之,治之無不效矣。
白話文:
丹溪說:「濕氣是土的氣,土是火的兒子,所以濕病大多從熱產生,因為火熱能產生土濕。」有人說:「有濕溫、風濕、寒濕,沒聽過什麼濕熱病。」但六氣之中,濕熱引起的疾病,十之八九都是,所以《內經》說:「濕氣向上潤澤,而伴隨熱。」又說:「因為濕邪,頭像被裹住一樣,濕熱不消除,大筋會軟縮短,小筋會鬆弛伸長,軟縮短會導致拘攣,鬆弛伸長會導致痿軟。」又有人說:「溫熱在其中。」又說:「濕熱在其中。」這些是古人論述濕病細微之處。
現在有患濕病的人,可能是因為居住在潮濕的地方,或是冒著雨露,或是睡在陰冷潮濕的地方,或是穿著濕汗的衣服,這些都會導致濕病。患病時關節疼痛而煩躁,肢體麻木沉重,脈象沉細的稱為濕痹;如果小便不利,大便反而通暢,應該利小便;如果身體疼痛而煩躁,脈象沉緩的稱為重濕。如果全身疼痛發黃,小便卻正常,應該用燥濕藥來乾燥陰土(脾)。
如果肢體沉重,但可以翻身,額頭微微出汗,不想脫掉被子,身體微微腫脹,或脈象浮的,稱為風濕,這是風邪和濕邪兩種邪氣互相搏擊導致的,治療應該微微發汗,使風邪和濕邪都從汗液排出。如果大量發汗,風邪雖然去了,但濕邪還在,會導致兩小腿發冷,胸腹脹滿,頭痛,多汗胡言亂語,脈象陽濡溺、陰急小,這稱為濕溫。因受濕又受暑,濕邪和熱邪相互搏擊導致的疾病,不可發汗,發汗就會導致不能說話、耳聾、不知痛癢,這是重度中暑。濕邪偏寒的,會出現疼痛或腫脹。
凡是患濕病的人不可過度瀉下,如果瀉下後額頭出汗、微微喘氣、小便通暢的,屬於不治;瀉下不止的,也不可治。還有一種情況是,脾胃原本就虛弱,體內積聚痰飲,又冒著雨露,痰和濕邪相互搏擊,向上衝擊心胸,使人涎水增多堵塞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昏迷不醒,像中風一樣,但脈象沉澀或沉而細,不可當作中風治療。這是因為脾土喜乾燥而厭惡潮濕,被濕邪侵擾,所以會有這種疾病。如果當作中風治療,會使脾氣更加虛弱,痰濕更加嚴重,必定會導致危險。戴人論述濕病,以濕熱為源頭,兼有風寒,很符合《內經》的要旨。
治療濕病,使濕邪運行就會消散,但濕邪運行後,氣機也會散失,只是暫時疏通。殊不知濕邪得以運行,就會豁然而收,濕邪得以防禦。有的通過針灸而好轉,認為針灸只是疏通了阻塞,卻不知道濕邪得以疏通,阻塞就能運行。像這樣使用治療手段,可能會使病情加重。應該區分濕邪的來源是從上還是從下,從內還是從外。
從外感受濕邪,可能是因為霧露陰雨侵襲,洗澡後被風邪侵襲,涉水後被寒邪鬱結,出汗後吹風或快速坐臥,處於低窪之地而清氣侵襲虛弱的身體,這些都是從下而起。向上會出現頭重,鼻塞而煩躁,表邪鬱積則會發冷發熱,身體顏色像被熏黃一樣,濕邪侵入骨節,導致重度疼痛,腳背浮腫,脈象浮緩。《內經》說:「地面的濕氣,侵襲人就會傷害皮肉筋脈。」又說:「被濕邪所傷,下方會先受影響」,這不是外感引起的嗎?總體原則是,腰部以上應該用發汗的方法,腰部以下應該利小便來治療。東垣說:「濕邪過盛,可以用風藥來平息它」,難道不是用風藥來疏散表邪的意思嗎?《經》說:「濕邪上盛而有熱,可以用苦溫的藥,輔以甘辛的藥,發汗後就停止」,這是治療上部和外部的方法。
從內部產生的濕邪,可能是因為飲酒過多,喝太多湯水導致食物停滯,吃了油膩陳舊的食物、燒烤辛辣的食物、膏粱厚味的食物過多,導致氣熱薰蒸,濁液無法排出,向上湧溢,濕邪從內部產生。嚴重則會發作痙攣強直,霍亂吐瀉;輕微則會出現胸膈痞悶,倦怠嗜睡,身體沉重無力,流注於關節則會煩躁疼痛,注入脈絡,導致屈伸不得轉側。水的性質是向下潤澤,氣機不能溫煦,停滯在經絡,發腫且肌肉軟如泥,按下去不會彈起,脈象大多沉潛。
《內經》說:「濕氣在體內。」又說:「脾臟厭惡潮濕」,難道不是從內部產生的嗎?治療方法是,脾臟厭惡潮濕,應該趕快吃苦味的藥來燥濕。《內經》又說:「濕邪侵入內部,可以用苦味的藥燥濕,用淡味的藥來滲泄。」這是濕邪從內部產生,所以應該用燥濕和利小便的方法,而不是用發散的方法來治療。這是治療下部和內部的方法。現在濕邪的來源分為上下內外,大概可以了解了,用藥也有依據了吧?《金匱》的方劑是用發汗藥來發散濕邪,古代的方劑是用熱藥來燥寒濕,東垣是用風藥來勝濕,河間是用涼藥來治療濕熱。總而言之,用淡滲的藥來利濕。各家的論述互相啟發,已經很完備了。
前人論述的每一種症狀,都有各自的立論,全在於醫生能否辨別疾病,是內因還是外因,是虛證還是實證,是六淫還是七情所導致,是侵犯了哪條經脈,導致的疾病,治療就會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