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一 (2)

1. 半夏利膈丸

治風痰壅盛,頭疼目眩,咽膈不利,涕唾稠黏。並治酒過停飲,嘔逆噁心,胸脅引痛,腹內有聲。

半夏(湯洗,三兩),白附子(生用,二兩),白茯苓(去皮),白礬(生用),人參(去蘆),白朮,滑石,貝母(以上各一兩),天南星(一兩半,生用)

上為細末,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用生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風痰過多、阻塞在體內,引起的頭痛、頭暈、喉嚨不舒服、鼻涕和口水濃稠等症狀。也可以治療因為飲酒過量導致的停飲、嘔吐噁心、胸部和脅肋部位疼痛、肚子裡有聲音等情況。

藥方組成:半夏(用湯洗過,三兩)、白附子(生的,二兩)、白茯苓(去皮)、白礬(生的)、人參(去蘆)、白朮、滑石、貝母(以上各一兩)、天南星(生的,一兩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調和成丸,像梧桐子那麼大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

2. 茯苓半夏湯

治胃氣虛弱,身重有痰,噁心欲吐,風邪羈絆於脾胃之間,當先實於脾胃。

茯苓,白朮,半夏,炒曲(以上各三錢),大麥櫱(一錢半),陳皮,天麻(各三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[茯苓半夏湯],是用來治療因為胃氣虛弱,導致身體沉重、有痰、噁心想吐的狀況,通常是因為風邪停留在脾胃之間所造成。這種情況應該先調理脾胃的功能。

使用的藥材有:茯苓、白朮、半夏、炒過的麵麴(以上各用三錢),大麥芽(用一錢半),陳皮、天麻(各用三錢)。

將以上藥材混合成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五片生薑,一起煎煮到剩下一盅的量,在吃飯前服用。

3. 柴胡半夏湯

治風證,不敢見風,眼澀頭痛,有痰,眼黑噁心,兀兀欲吐,風來覺皮肉緊,手足重難舉,居暖處有微汗便減,如見風即復作。一名補肝湯。

柴胡,蒼朮(各一錢半),半夏(二錢半),白茯苓(二錢),炒曲,藁本(各一錢),升麻(半錢)
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治療因風邪引起的病症,患者會怕風,眼睛乾澀、頭痛,有痰,眼睛發黑、噁心,想吐卻吐不出來。風吹來時會覺得皮膚肌肉緊繃,手腳沉重難以舉起。待在溫暖的地方稍微出汗就會減輕,但如果吹到風,症狀又會復發。這個方子也叫做「補肝湯」。

藥材組成包含:柴胡、蒼朮各一錢半,半夏二錢半,白茯苓二錢,炒過的麵粉發酵物(炒曲)、藁本各一錢,升麻半錢。

以上藥材加水兩盅,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