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一 (7)
卷之一 (7)
1. 追風散
治諸風上攻,頭疼目眩,鼻塞聲重,皮膚瘙癢,口角牽引,婦人血風,及一切頭風並治之。
川烏(炮),石膏(另研),防風(去蘆,各一兩),甘草(炙),白殭蠶(炒,去絲),全蠍(去尾),荊芥(各二兩),川芎(一兩),麝香(另研,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臨臥,茶湯調下。
白話文:
追風散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風邪侵襲導致的症狀,例如頭痛、頭暈目眩、鼻塞、說話聲音不清、皮膚搔癢、嘴角抽動,也適用於婦女因血虛導致的風邪症狀,以及各種頭風問題,都能夠一併治療。
藥方組成: 炮製過的川烏、另外研磨的石膏、去除蘆葦的防風,各一兩;炙甘草、炒過並去除絲的白殭蠶、去除尾部的全蠍、荊芥,各二兩;川芎一兩;另外研磨的麝香一錢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後睡前用茶水調服。
2. 川芎茶調散
治諸風上攻,頭目昏重,偏正頭疼,言語聲重。
川芎,荊芥穗(各四兩),細辛(去心),白芷,甘草,羌活(各一兩),防風(去蘆,一兩半),薄荷葉(八兩,蜜炙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茶清調下,常服清頭目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各種風邪侵襲頭部引起的症狀,像是頭暈、頭部沉重、偏頭痛或整個頭都痛、講話聲音變粗重。
藥材包含:川芎、荊芥穗(各四兩)、細辛(去除中心部分)、白芷、甘草、羌活(各一兩)、防風(去除蘆頭,一兩半)、薄荷葉(八兩,用蜂蜜拌炒過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用清茶調和服用,經常服用可以使頭部清爽明亮。
3. 搐鼻通天散
治卒暗中風倒地,牙關緊急,人事昏沉。
川芎,細辛,藜蘆,白芷,防風,薄荷(各一錢),豬牙皂角(炙去皮,三個)
上為細末,用蘆筒納藥,每用少許,吹入鼻中。
白話文:
治療突然昏倒、中風倒地,牙關緊閉、人事不省的狀況。
使用川芎、細辛、藜蘆、白芷、防風、薄荷各一錢,加上豬牙皂角三個(烤過並去除外皮)。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用蘆葦管裝藥粉,每次取少量吹入鼻孔中。
4. 五臟正治方、肝臟中風
夫肝臟中風者,其候筋脈拘攣,手足不收,厲風入肝,坐踞不得,胸背強直,脅肋脹滿,目眩心煩,言語蹇澀,此其是也。
白話文:
肝臟中風的症狀是,會出現筋脈攣縮,手腳無法自由活動,像是風邪侵入肝臟一樣,導致無法坐立,胸背僵硬,脅肋脹滿,眼睛昏花,心神煩躁,說話不流暢。這些都是肝臟中風的表現。
5. 犀角散
治肝臟中風,流注四肢,上攻頭面疼痛,言語蹇澀,上焦風熱,口眼歪斜,腳膝疼痛無力。
犀角屑(二錢),石膏(二錢),羌活(去蘆,一錢半),羚半角(一錢半),人參,甘菊花,獨活(去蘆),黃芩,天麻,枳殼(去穰,麩炒),當歸(去蘆),黃耆(去蘆),川芎,白朮,酸棗仁,防風,白芷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[犀角散]是用來治療肝臟中風,引起的病症是,氣血跑到四肢流竄,往上侵犯頭部和臉部導致疼痛,說話不清楚、結巴,上半身有風熱的現象,嘴巴和眼睛歪斜,以及腳和膝蓋疼痛無力。
藥方組成包含:犀角屑(八克),石膏(八克),羌活(去除蘆頭,六克),羚羊角(六克),人參,甘菊花,獨活(去除蘆頭),黃芩,天麻,枳殼(去除內膜,用麩皮炒過),當歸(去除蘆頭),黃耆(去除蘆頭),川芎,白朮,酸棗仁,防風,白芷(各二克),甘草(一克)。
以上藥材配成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的藥汁,不拘時間服用。
6. 薏苡仁散
治肝臟中風,四肢攣急,身體強直。
薏苡仁(一錢半),麻黃(去節,一錢半),防風(去蘆,一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川芎柏子仁(去殼),桂心,枳殼(麩炒),石膏,細辛,獨活(去蘆),羚羊角(各一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肝臟中風,導致四肢抽搐痙攣、身體僵硬。
藥方組成:薏苡仁(一錢半),麻黃(去除節,一錢半),防風(去除蘆頭,一錢),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),川芎、柏子仁(去除外殼),桂心,枳殼(用麩皮炒過),石膏,細辛,獨活(去除蘆頭),羚羊角(各一錢)
服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放入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