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4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四 (48)

1. 蠶砂熨方

治風腫。

晚蠶砂,鹽(各不拘多少)

上相和炒,熱布裹熨之,冷即再炒,或入醋少許尤佳。

白話文:

蠶砂(適量),鹽(適量)

將蠶砂和鹽混合炒過,用熱布包起來熱敷患處。如果變冷就重新炒熱,或者加入少許醋效果更佳。

2. 拔毒散

治熱毒丹腫,遊走不定。

白話文:

丹毒化膿,蔓延擴散,局部發紅腫脹,熱度高,疼痛劇烈。

石膏(生用,四兩),寒水石(生用,四兩),黃柏,甘草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以新水調掃之,或紙花子小貼,尤妙,涼水潤之。

白話文:

  • 石膏(生的,四兩):具有清熱瀉火、生津止渴、化痰除煩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傷寒、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等癥狀。

  • 寒水石(生的,四兩):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、熱痢、便血、吐血等癥狀。

  • 黃柏(一兩)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、固澀止瀉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濕熱痢疾、泄瀉、白帶過多等癥狀。

  • 甘草(一兩):具有補氣益脾、潤肺止咳、清熱解毒等功效,常用於治療脾虛乏力、氣短喘息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癥狀。

用新水調勻掃上,或是用紙花瓣貼上,效果更好,涼水沾濕即可。

3. 水澄膏

治熱腫痛,大效。

白話文:

治熱腫痛,大效。

大黃,黃柏,鬱金,天南星,白芨,朴硝,黃蜀葵花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大黃、黃柏、鬱金、天南星、白芨、朴硝、黃蜀葵花各一兩

上為細末,每用新水一盞半,藥末二錢,攪調勻,候澄底者,去浮水,以紙花子攤,於腫焮處貼之。如急燥津唾潤之。此藥除熱毒赤腫,神效。如皮膚白色者,勿用之。

白話文:

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用新水一盞半,藥末二錢,攪拌均勻,等它沉澱,把浮水面撇開,用紙花子攤開,貼在腫脹發炎的地方。如果幹燥了,可以用唾液潤濕它。這藥能去除熱毒引起的紅腫,非常有效。如果皮膚是白色的,就不要用它。

4. 十二件單方

治丹毒,或得一物瘥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丹毒,或得一物以治癒。

水苔,生地黃,生松葉,蒴蓼葉,慎火草,浮萍草,豆豉(水和),大黃(水和),梔子(水和),黃芩(水和),硝石,豆葉

白話文:

水苔、生地黃、生松葉、蒴蓼葉、慎火草、浮萍草、豆豉(泡水)、大黃(泡水)、梔子(泡水)、黃芩(泡水)、硝石、豆葉

上一十二味,但得一味,搗以貼之,即瘥。赤小豆末和雞子塗之,無雞子,水和用之。

白話文:

以上十二種藥方,只要得到一種藥材,將其搗碎並貼在患處,就可以治癒瘡毒。赤小豆粉末和雞蛋混合塗抹即可,若沒有雞蛋,可以加水混合使用。

5. 療灶丹從兩腳亦如火燒

上用五加葉,燒作灰,五兩,取煅鐵家槽中水,和塗之。

治丹毒瘤。

白話文:

五加葉燒成灰燼,五兩的量。取自鍛造鐵器時槽中的水,和灰燼調製成膏狀塗抹。

適用於治療丹毒腫瘤。

蜈蚣(一條,乾者),白礬(如皂子大),雷丸(一個),百部(二錢)

上為細末,醋調塗之。

白話文:

  • 蜈蚣:一條,曬乾的。

  • 白礬:如皁子般大小。

  • 雷丸:一個。

  • 百部:二錢。

搗碎,調入醋中塗抹。

6. 除濕散

大治一切風毒,疥癬癩癢,狀如風癩。

白話文:

大治一切風毒病症,包括疥瘡、癬疥和癢疹,症狀類似風癩。

苦參,何首烏,荊芥穗,蔓荊子,薄荷(各一兩),白芷,天麻,川芎,防風(並生用),烏蛇(酒浸一宿,焙乾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茶酒調下,無時,日進三服,六日一浴,令汗出,血氣宣通,一月膚澤如故。

白話文:

苦參、何首烏、荊芥穗、蔓荊子、薄荷(各 60 克),白芷、天麻、川芎、防風(全部用生藥,不用炒),烏蛇(用酒浸泡一夜,焙乾,各 30 克)。

將細顆粒藥粉每服用三錢,用茶水或酒調和服用,不受時間限制,每日服用三次,六天泡一次澡,使其汗水排出,血氣暢通,一個月後肌膚光澤如初。

7. 苦參丸

治遍身瘙癢,癬疥瘡瘍。

白話文:

將一兩天星草煎煮在一斤韭菜汁中,用其煎液清洗患處,可治療全身瘙癢、癬疥和膿瘡等皮膚疾病。

苦參(四兩),玄參,黃連(去須),大黃(銼碎,炒香),獨活(去蘆),枳殼(去穰,炒),防風(去叉,各二兩),黃芩(去黑心),梔子,菊花(各一兩)

白話文:

苦參(四兩),玄參、黃連(去除鬚根),大黃(切碎,炒香),獨活(去除根鬚),枳殼(去除果實內的薄膜,炒),防風(去除分枝,各二兩),黃芩(去除黑色芯),梔子,菊花(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搗千餘下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漿水下,日進三服,茶酒任下,亦得。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加蜂蜜製成藥丸,並以藥杵搗一千餘下,直到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餐後以漿水送服,每日三次。也可以用茶或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