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27)
卷之五十四 (27)
1. 雞黃油
治湯火傷。
上用雞子煮熟,去白用黃,於銀石鍋內炒乾,再炒,直待都化作油,去火毒,毛翎掃下,入韶粉夜明沙為末,香油調敷,濕則乾摻之。
治湯火燒方。
上用蕎麥麵炒黃色,以井花水調敷,如神。
治人向火生火斑成瘡有汗及治火氣入瘡方。
白話文:
用雞蛋煮熟,去除蛋白,只留蛋黃,在銀石鍋內將蛋黃炒至乾燥,再繼續炒,直到蛋黃都變成油,去除火毒,用毛刷將蛋黃油掃下,加入韶粉夜明沙研磨成粉末,用香油調和敷用,如果傷口比較潮濕,就用藥粉乾敷。
上述方法中,將蕎麥麵炒至金黃色,然後用井花水調和敷在傷口上,效果如神。
適用於
- 人因靠近火而產生火斑並形成瘡口,伴有流汗的狀況。
- 治療火氣進入瘡口的狀況。
上用黃柏薄荷為末,乾摻之即愈。一方用黃柏皮為末,摻之立愈,薄荷煎塗亦可。
白話文:
用黃柏和薄荷研成粉末,乾敷在患處就能治癒。另一種方法是用黃柏皮研成粉末,敷上後能立即治癒,也可以用薄荷煎汁塗抹。
2. 止痛生肌散
治灸瘡。
牡蠣(半兩,煅研),寒水石(煅研),滑石(研,各一分)
白話文:
牡蠣(半兩,煅製研磨),寒水石(煅製研磨),滑石(研磨,各一分)
上為細末,凡用之時,切護爪甲,勿令中風,仍須洗瘡令淨,然後摻藥,薄薄令遍,以軟綿帛系之,候肌生,漸用柏皮膏。
白話文:
上為細末,凡用藥時,切勿使指甲碰觸藥粉,以免受風邪影響。此外,還需要先清洗傷口,使之乾淨,然後才能敷藥。敷藥時要薄薄的一層,並用柔軟的絲帛將其包紮好。等到肌膚生長出來後,再漸漸使用柏皮膏。
3. 柏皮膏
治灸瘡,久不瘥。
柏樹白皮,伏龍肝(各四兩),豬脂(半斤,煉為油)
白話文:
柏樹白皮,龍肝(各四兩),豬油(半斤,煉成油)
上同熬成膏,濾去滓,入瓷器中,每用時薄薄塗之,上以油紙隔,軟帛裹。
白話文:
將藥物一起熬成膏狀,過濾掉渣滓,放入瓷器中,每次使用時薄薄塗上一層,上面用油紙隔開,用柔軟的布包起來。
4. 綠雲散
治灸瘡止痛。
柏葉,芙蓉葉(並端午日午時採,不拘多少,陰乾)
上為細末,每遇灸瘡,黑蓋子脫了,即用水調少許,如膏藥攤楮紙上,貼之養膿,更無痛楚。
白話文:
柏葉,芙蓉葉(端午節正午採集,數量不限,陰乾)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灸瘡後,瘡口的黑色痂皮脫落時,即用水調和少許藥末,如膏藥般塗抹在楮紙上,貼在傷口上以養膿,即可止痛。
5. 四時貼護方
治灸瘡未著痂,及出膿久不合者。
白話文:
治療已經形成傷口但還沒結痂,以及已經化膿很久卻沒有癒合的病症。
6. 春以柳絮
夏以竹膜,秋以新綿,冬以兔毛
上各隨時貼瘡上。
內托黃耆丸,治針灸傷經絡,流膿不止。
白話文:
夏天以竹膜,秋天以新棉,冬天以兔毛
以上各個材料依據當季時令敷貼在傷口上。
內託黃耆丸,用於治療針灸傷害經絡,膿液不止。
黃耆(八兩),當歸(洗,三兩),肉桂(去皮),木香,乳香(另研),沉香(各一兩),綠豆粉(四兩)
白話文:
黃耆八兩,當歸洗淨後三兩,肉桂去皮,木香、乳香各一兩,沉香另研磨,綠豆粉四兩。
上為細末,生薑汁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不拘時白湯送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磨成細末,用生薑汁煮成糊狀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不限時間,用白開水送服。
治馬汗入瘡毒氣攻腫痛方。
上用馬鞭上手執處皮,燒灰研細,,和豬膏塗瘡上。一方以馬鞭梢燒灰,豬脂塗瘡上。
治驢涎馬汗入瘡。
白話文:
治馬汗入瘡毒氣攻腫痛方
上面用馬鞭上手柄皮,燒成灰末研細,與豬油混合塗在瘡口上。另一個方法是用馬鞭梢燒成灰末,與豬油混合塗在瘡口上。
治驢涎馬汗入瘡
上用干冬瓜燒灰,洗淨瘡口,擦藥在內。一方用冬瓜青皮陰乾為末,敷之。
白話文:
上等幹冬瓜燒成灰,用來清洗傷口。然後擦藥。另一種方法是把冬瓜的青皮陰乾研磨成末,用來敷傷口。
7. 五香散
治肉中忽有惡核生,腫硬不消,惡肉惡脈,瘰癧風結腫氣。
白話文:
治療肌肉中突然長出惡性腫塊,腫脹變硬且不消退,惡性肉質和血管,淋巴結炎和風結導致的腫脹氣息。
木香,雞舌香,沉香(各一兩),麝香(細研,一分),射干,薰陸香,乾葛(銼),川升麻,獨活,桑寄生,連翹,甘草(生,各二兩),川大黃(三兩,銼碎,微炒)
白話文:
木香、雞舌香、沉香(各 30 公克),麝香(研磨成細粉,1.5 公克),射干、薰陸香、乾葛(切碎)、川升麻、獨活、桑寄生、連翹、甘草(生,各 60 公克),川大黃(90 公克,切碎後微炒)
上銼碎,入麝香研勻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煎至五分,去滓,入竹瀝半盞,更煎一二沸,溫服,日三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研成粉末,加入麝香研磨,使其均勻混合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一杯水,煎至剩下五分之一的量,過濾去渣,加入半杯竹瀝,繼續煎煮一至二次,趁溫熱時服用,每天三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