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18)
卷之五十四 (18)
1. 雄黃散
治冷瘡,暖瘡口。
雄黃(研),百合,乳香,黃柏(炙,去皮),牆上爛白蜆子(小蚌蛤子是,各一分)
白話文:
雄黃(研磨成粉末)、百合、乳香、黃柏(烘焙後,去皮)、牆上的爛白蜆子(小蚌蛤子是)各一份。
上為細末,研勻,先用漿水煎甘草柳枝湯,溫洗拭乾敷之。
白話文:
研成細末,均勻混合,先用漿水煎甘草柳枝湯,溫熱後擦拭乾凈,敷在患處。
2. 附子散
治冷瘡,日夜發歇疼痛。
白話文:
冬季發作的皮膚凍瘡,晝夜發作,疼痛不止。
附子(半兩,炮,去皮臍),川椒(去目),雄黃(三分,火煅,研),膩粉(二錢,研)
上為細末,研勻,每用清麻油調敷瘡上,日二換。
白話文:
附子(半兩,經過炮製,去掉皮和臍),川椒(去掉目),雄黃(三分,用火煅燒,研成細粉),膩粉(二錢,研成細粉)
研磨細末後再研勻細緻,每次使用時以清透的麻油調和後敷在瘡口上,每天更換兩次。
3. 黃耆湯
治諸瘡,退風熱。
黃耆(銼),黃芩(去黑皮),麥門冬(去心,焙),芍藥,甘草(炙,銼,各一兩半),生地黃(四兩),半夏(薑製,半兩),當歸(切焙),大黃(銼炒),石膏(沖),川芎,人參(各一兩)
白話文:
黃耆(切碎),黃芩(去除黑色表皮),麥門冬(去除內部,烘烤),芍藥,甘草(烘烤,切碎,各一兩半),生地黃(四兩),半夏(用薑炮製,半兩),當歸(切片並烘烤),大黃(切碎並炒過),石膏(沖洗),川芎,人參(各一兩)
上銼如麻豆,每服五錢匕,用水一盞半,竹葉七片,煎至一盞,去滓,空心溫服,日晚再服。
白話文:
研磨的藥材如綠豆般大小,每次服五錢匕,用一杯半水,加上七片竹葉,煎煮至一杯,去掉藥渣,空腹時溫熱服用,早晚再各服一次。
4. 白蒺藜散
治熱毒瘡瘙癢,心神壅躁。
白話文:
荊芥穗、蟬蛻各三錢 石膏、寒水石、綠豆各二錢 天花粉、赤芍藥各一錢 甘草梢半錢、甘草半兩 桃仁四錢、鱉甲一具研為粉末
白蒺藜(炒,去刺),白蘚皮,防風(去蘆),川大黃(銼炒),赤芍藥,梔子仁,子芩,麥門冬(去心,焙),玄參,桔梗(去蘆),前胡(去蘆),甘草(炙,赤,銼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用薄荷湯調服。
白話文:
-
白蒺藜(炒熟,去除刺)
-
白蘚皮
-
防風(去除根須)
-
川大黃(切碎,炒熟)
-
赤芍藥
-
梔子仁
-
子芩
-
麥門冬(去除中心,烘烤)
-
玄參
-
桔梗(去除根須)
-
前胡(去除根須)
-
甘草(烘烤,切碎,各一兩)
分量為每服二錢,於飯後用薄荷湯送服。
5. 密陀僧散
治熱毒,惡瘡臭爛,久不生肌。
白話文:
生肌散 治療熱毒引起的惡瘡臭爛,久久不生新肉。
密陀僧,雄黃,雌黃,定粉(各半兩),膩粉(三錢)
白話文:
密陀僧、雄黃、雌黃、定粉(各半兩),膩粉(三錢)
上研為細末,先用柳枝一握,生甘草一兩,捶碎,以漿二升,煎六七沸,去滓,稍熱淋洗,瘡淨拭乾敷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先用一握柳枝和一兩生甘草,搗碎,以二升漿汁煎煮六到七次,去除渣滓,稍微加熱後淋洗患處,將患處清洗乾淨後擦乾,再敷上藥粉。
6. 白金散
治風毒攻注,遍身及手足生熱瘡,疼痛出黃水。
白話文:
風熱毒邪侵襲體內,遍佈全身以及手腳,產生熱毒瘡,疼痛難忍,流出黃色膿液。
上用桂府滑石為細末,先用虎杖甘草豌豆各等分,約半兩許,水二碗煎上項藥至一碗,去滓,微熱淋洗瘡,水冷拭乾,上摻滑石末,令通身,便睡至明,決愈。
白話文:
首先將桂府滑石研磨成細末。之後,取等量的虎杖、甘草、豌豆,大約半兩左右,加入兩碗水煎煮,直到藥液減少為一碗,然後去除藥渣。將藥液微加熱後,淋洗瘡口,待藥液冷卻後擦乾,再敷上滑石末,讓滑石末覆蓋全身,接著入睡至天亮,瘡口就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