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)

1. 沒藥散

治白虎風,流注筋骨疼痛。

沒藥(一兩),獨活,晚蠶砂(微炒),川芎(各一兩半),防風(去蘆),蔓荊子,當歸,赤芍藥,桂心(各一兩),虎脛骨(一兩,酥塗炙黃)

上搗羅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熱酒調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沒藥散」,是用來治療白虎風,也就是會造成筋骨疼痛,像是到處流竄的疼痛。

藥材包含:沒藥(一兩)、獨活、晚蠶砂(稍微炒過)、川芎(各一兩半)、防風(去除蘆頭)、蔓荊子、當歸、赤芍藥、桂心(各一兩)、虎脛骨(一兩,用酥油塗抹後烤黃)。

將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前用溫熱的酒調和服用。

2. 海桐皮散

治白虎歷節,走注骨節疼痛。

獨活,萆薢(鹽水浸,焙),川芎,當歸(各三分),桃仁(去皮焙),天麻,辣桂,牛膝,麻黃(去節),枳殼(麩炒),海桐皮,白芍藥,川烏(炮,去皮臍),松節,防風,杜仲(薑製)甘草(炙,各半兩),麝香(一分),虎脛骨(一兩,酒炙黃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一盞半,姜五片,棗二枚,煎六分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海桐皮散」,是用來治療白虎歷節(一種關節疼痛的疾病),以及關節到處遊走疼痛的症狀。

藥方組成包含:獨活、萆薢(用鹽水浸泡後烘乾)、川芎、當歸(各三分)、桃仁(去皮烘乾)、天麻、辣桂、牛膝、麻黃(去除節)、枳殼(用麩炒過)、海桐皮、白芍藥、川烏(炮製過,去除皮臍)、松節、防風、杜仲(用薑製過)、甘草(炙燒過,以上各半兩),以及麝香(一分)、虎脛骨(一兩,用酒炙燒至黃色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碗半,加入生薑五片、紅棗兩枚,煎煮至剩六分,在飯前溫熱服用。

3. 攝風酒

治白虎歷節風,及諸般風濕,流注四肢,大風鶴膝,一切風疾。

尋風藤(一兩),五加皮(一兩半),虎脛骨(二錢半),烏藥(五錢),石楠葉,青木香(各二錢半),蒼朮(五錢),骨碎補(七錢半),三角尖(一兩,石上生者),威靈仙,川續斷,當歸,滴乳香,川羌活,北細辛(各二錢半),青藤根(一兩),川牛膝(四錢),防風,甘草節,蘇木(各五錢),南木香(二錢半),石薜荔(一兩,石上生者佳),生薑(一兩半),川烏頭(一隻,分作四分,止生用一分)

上銼碎,用無灰酒一罈,將藥盛於布袋內,放酒罈中,油紙封縛,以鍋內盛水,將酒罈坐於鍋內,慢火自辰煮至午,連壇取出放冷,每日不拘時隨意溫服藥酒,如夏恐停久作酸,只作半料,用小壇酒,依上法煮服。

治白虎歷節風。

痛者,狀如虎咬,骨節驚疼

白芥子,大戟,木鱉子,甘遂,乳香,川烏

上各等分為細末,水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八十丸,酒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名為「攝風酒」的藥酒,主要治療白虎歷節風(一種關節疼痛的疾病),以及各種風濕病、病邪流竄至四肢、大風鶴膝(膝關節腫痛變形的疾病)等所有風病。

藥材包含:尋風藤(一兩)、五加皮(一兩半)、虎脛骨(二錢半)、烏藥(五錢)、石楠葉、青木香(各二錢半)、蒼朮(五錢)、骨碎補(七錢半)、三角尖(一兩,以生長在石頭上的為佳)、威靈仙、川續斷、當歸、滴乳香、川羌活、北細辛(各二錢半)、青藤根(一兩)、川牛膝(四錢)、防風、甘草節、蘇木(各五錢)、南木香(二錢半)、石薜荔(一兩,以生長在石頭上的為佳)、生薑(一兩半)、川烏頭(一隻,切成四份,只用生的其中一份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放入布袋中,然後放入一罈無灰酒(清酒)。用油紙將酒罈口封好,接著將酒罈放入盛水的鍋中,用小火從早上七點到中午十一點左右慢慢煮。煮好後,將酒罈取出放涼。每天不限時間,隨意溫服藥酒。如果夏天擔心藥酒放久會變酸,可以將藥材減半,用小酒罈,依照上面的方法煮製服用。

關於治療白虎歷節風(關節疼痛,痛起來像被老虎咬一樣,骨節驚痛)的另一種藥方:

藥材包含:白芥子、大戟、木鱉子、甘遂、乳香、川烏。

將以上藥材等份磨成細末,用水調成糊狀,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八十丸,用酒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