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11)
卷之五十四 (11)
1. 舍時從證
至元壬午,有人王伯祿,年五十有七,上臂膊腫盛,上至肩,下至手指,色變,皮膚涼,六脈沉細而微,脈證俱寒。舉瘍(瘍醫)彥和視之,曰此乃附骨癰,開發已運,以燔起之膿清稀解,待日肘下再開之,加吃逆不絕,彥和與丁香柿蒂湯兩服,稍緩待日,咳逆尤甚,自利臍腹冷痛,腹滿飲食減,少時發昏憒,於左乳下黑盡處,炙二七壯,又處以乾薑附子木香沉香茴香羌活類藥,㕮咀一兩半,欲與服,或者曰:諸痛癢瘡,皆屬心火。又當盛暑之時,用乾薑附子可乎?予應之曰:理所當然。
《內經》曰:脈細皮寒,瀉利前後,飲食不入,此謂五虛,吃逆者,胃中虛極也。諸腫瘡瘍皆屬心火,是定理也。此證內外相反,須當舍時從證,非大方辛熱之劑急治之,則不能愈也。遂投之,諸證悉去,飲食進,瘡勢溫,膿色正。彥和又與五香湯數服,月餘平復。噫!守常者,眾人之見,知變者大事,知常而不知變細事,因而取敗者亦多矣,況醫乎?守常知變,豈可同日而語哉!
白話文:
元朝壬午年,有一個人叫王伯祿,五十七歲,他的上臂膀腫脹得很厲害,往上腫到肩膀,往下腫到手指,顏色都變了,皮膚冰涼,六脈沉細而微弱,脈象和症狀都呈現寒冷的現象。請來一位瘍醫彥和來看,他說這是附骨癰,已經開始發作了,因為膿汁清稀,所以先將膿排出,等過幾天在肘下再開刀引流,加上他不停地打嗝,彥和給他喝了兩帖丁香柿蒂湯,稍微緩和,但過幾天,咳嗽和打嗝更加嚴重,還拉肚子,肚臍和腹部冰冷疼痛,腹部脹滿,食慾減少,過一會兒就昏迷不醒。於是就在他左乳下方黑色最深的地方,用艾灸灸了十四壯,又開了乾薑、附子、木香、沉香、茴香、羌活等藥,磨成粗末共一兩半,準備讓他服用。有人說:「各種疼痛、癢、瘡,都屬於心火,現在又是盛夏,用乾薑、附子可以嗎?」我回答說:「理所當然。」
《內經》說:「脈細、皮膚冰冷、拉肚子、大小便失禁、吃不下東西,這就是所謂的五虛,打嗝,是胃極度虛弱的表現。」各種腫瘡瘍都屬於心火,這是一般通用的道理。但這個病症內外情況相反,必須捨棄常規,按照病症來治療,如果不用大劑量辛溫熱性的藥來緊急治療,就無法痊癒。於是就給他服用這些藥,各種症狀都消失了,食慾也增加了,瘡勢也轉為溫和,膿汁顏色也變得正常。彥和又給他喝了幾帖五香湯,一個多月後就完全康復了。唉!拘泥於常規的人,是一般人的見解,懂得變通的人,才能成大事,只知道常規卻不懂得變通,因為這樣而失敗的人也很多,更何況是醫生呢?拘泥於常規和懂得變通,怎麼能相提並論呢!
2. 托裡溫中湯
治瘡為寒變而內陷者,膿出清解,皮膚涼,心下痞滿,腸鳴切痛,大便微溏,食則嘔,氣短促,吃逆不絕,不知安臥,時有昏憒。
丁香,沉香,茴香,益智仁,陳皮(各一錢),木香,羌活,乾薑(炙,二錢),黑附子(炮,去皮臍,四錢)
《內經》曰:寒淫於內,治以辛熱,佐以苦溫。以附子乾薑大辛熱溫中,外發陽氣,自--里之表,以為君,羌活苦辛溫,透關節,炙甘草甘溫,補脾胃,行經絡,通血脈,胃寒則嘔吐吃逆,不下食,益智仁丁香沉香大辛熱,以散寒為佐,瘡氣內攻,氣聚而為滿,木香茴香陳皮苦辛溫,治痞散滿,為使也。
上㕮咀,作一服,水三盞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去滓,不拘時溫服,忌一切冷物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「托裡溫中湯」,是用來治療瘡瘍因為體內寒氣太重而導致病情惡化的情況。這種情況會出現膿液稀薄清淡、皮膚冰涼、胸口悶脹、腸鳴腹痛、大便稍微稀溏、吃東西就想吐、呼吸短促急迫、打嗝不止、無法安穩躺臥、時常感到昏沉等症狀。
藥方組成是:丁香、沉香、茴香、益智仁、陳皮各一錢,木香、羌活各二錢,炙乾薑二錢,炮製過的黑附子四錢。
《內經》說:「寒氣侵入體內,要用辛辣溫熱的藥來治療,再用苦味的溫藥來輔助。」這個藥方用附子和乾薑這兩種大辛大熱的藥來溫暖身體內部,從裡到外把陽氣發散出來,作為主藥。羌活性味苦辛溫,可以疏通關節。炙甘草性味甘溫,可以補養脾胃、疏通行經絡、暢通血脈。因為胃寒所以會嘔吐、打嗝、不想吃東西,所以用益智仁、丁香、沉香這些大辛大熱的藥來散寒作為輔助。瘡瘍的邪氣內攻,導致氣機鬱結產生脹滿,所以用木香、茴香、陳皮這些苦辛溫的藥來治療胸悶脹滿,作為引導藥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煮成一劑。用三碗水加入五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碗時,去除藥渣,不論時間,溫熱服用。服用期間忌吃一切冰冷食物。
3. 連翹散堅湯
治耳下至缺盆,或至肩上生瘡,堅硬如石,動之無根,名曰馬刀。從手足少陽經中來也,或生兩脅,或已流膿,作瘡未破者,並皆治之。
連翹,黃芩(生用),芍藥,當歸尾(酒製),京三稜(細銼),廣朮(細銼,同三稜酒製一次,微炒,以上各半兩),草龍膽(酒製四次,二兩),黃芩(酒炒二次),黃連(酒炒二次),蒼朮(以上各二錢),土瓜根(酒炒,一兩),柴胡(一兩二錢),甘草(炙,三錢)
上件一半為末。煉蜜和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一百丸,或百五十丸,一半㕮咀。每服半兩,水一盞八分,浸半日,煎至一盞,去滓,臨睡熱服。頭下腳高,去枕而臥,每口作十次咽,留一口送下丸藥,畢,臥如常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從耳朵下方到鎖骨窩,或是到肩膀上長瘡的病症,這些瘡堅硬如石頭,觸摸起來好像沒有根一樣,這種病症叫做「馬刀」。這種病是從手少陽經和足少陽經來的。這種病症也可能長在兩脅,或是已經流膿,或是瘡還沒破,這些情況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。
藥材成分有:連翹、黃芩(用生的)、芍藥、當歸尾(用酒浸製過)、京三稜(切細)、廣朮(切細,和三稜一起用酒浸製一次,稍微炒過,以上各用半兩)、草龍膽(用酒浸製四次,用二兩)、黃芩(用酒炒製二次)、黃連(用酒炒製二次)、蒼朮(以上各用二錢)、土瓜根(用酒炒過,用一兩)、柴胡(用一兩二錢)、甘草(炙過,用三錢)。
將上述藥材一半磨成粉末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做成丸子,大小像綠豆一樣。每次服用一百丸或一百五十丸。另外一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碗八分的水浸泡半天,煎煮至剩一碗,去除藥渣,睡前趁熱服用。頭部稍微放低,腳部稍微抬高,把枕頭拿走,躺下時,每次喝藥湯分十次慢慢吞嚥,留最後一口藥湯送服藥丸,然後恢復正常睡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