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9)
卷之五十四 (9)
1. 五香白朮散
寬中和氣,滋益脾土,生肺金,進美飲食。
白話文:
寬中和氣,滋養脾胃,生長肺部金元,攝取美味飲食。
沉香,木香,乳香,丁香,藿香(各五錢),人參,白朮,白茯苓,薏苡仁,山藥,桔梗,白扁豆,蓮肉,縮砂,粉草(以上各一兩)
白話文:
沉香、木香、乳香、丁香和藿香(各 25 公克)
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薏苡仁、山藥、桔梗、白扁豆、蓮肉、縮砂和粉草(以上各 50 公克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用紫蘇鹽湯調服,棗湯亦可有汗加浮麥煎湯調服。
白話文:
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時用紫蘇鹽湯送服,用棗湯送服也可,如果有汗症狀,則加入浮麥煎湯一起送服。
2. 單方
治面目身體生斑,或癢或瘭子腫起,不即治,甚殺人。
白話文:
治療面部和身體長斑,可能發癢或腫脹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致命。
上用羚羊角燒為灰,研令極細,以雞子清和塗之,極細。無雞子,水和塗亦妙。
白話文:
用羚羊角燒成灰,研磨成極其細膩的粉末,用雞蛋清和水混合塗抹患處,要塗得極其細膩。如果沒有雞蛋清,可以用水混合塗抹,效果也很好。
治諸瘡腫不散者。
上取白藥根爛搗,敷貼,干則易之,無生者用末,新水調塗之亦得。
白話文:
將「白藥」的根搗爛,敷貼於患處,藥乾了就更換新的。若無新鮮的,可以用「白藥」的末粉,調和新水塗抹於患處。
3. 牛蒡粥方
治瘡腫。
上用牛蒡根三莖,洗淨,煮令爛,於盆中研令細,去筋膜,汁中即下米煮粥,鹹淡任性,服一碗,甚良,無忌。
白話文:
把牛蒡根的三棵莖部洗乾淨,煮至爛熟,將它放在盆子裡研磨成泥,去除筋膜後,加入米一起煮成粥,鹹淡口味依個人喜好,喝下一碗即可,非常有效,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。
4. 將軍鐵箍膏
治諸惡毒瘡,紅腫突起,用藥箍瘡,四圍不令滋蔓,走疰毒氣。
白話文:
治療各種惡毒瘡瘍,紅腫隆起。使用藥物將瘡口箍住,防止周圍滋生蔓延,驅除毒氣。
南星,大黃,蒼耳根,鹽霜白梅(各一兩),白芨,白蘞,防風,川烏(各半兩),草烏,雄黃(各三錢)
白話文:
南星、大黃、蒼耳根、鹽霜白梅(各60克),白及、白蘞、防風、川烏(各30克),草烏、雄黃(各18克)。
上為細末,先以蒼耳根霜梅搗爛,和余藥調成膏,如干入醋調得所,於瘡四圍,用藥作鐵箍塗上,止留瘡高突處,如藥干,以雞羽蘸水掃之,日換二三次,大妙。
治諸瘡腫馬毒瘡。
白話文:
先將蒼耳根和霜梅研磨成細末,再與其他藥材混合調成膏狀。如果膏藥變乾,可以用醋調和到適當的濃稠度。在瘡口周圍,用藥膏做成像鐵箍一樣的圍牆,只留下瘡口突出的部分。如果藥膏變乾,用雞毛沾水輕輕掃一下,一天換二到三次,效果非常好。
上以馬齒莧水煮,冷服一升,及塗瘡上。治濕癬白禿,以馬齒膏和灰塗之,效。治緊唇面腫,搗汁塗之,冬用乾末,水調塗,治丹毒發背腫,搗敷之,不住者,以藍靛和之更佳。治多年惡瘡,搗爛敷之,尤良。治三十六種風結瘡,取馬齒莧一石,水二石,一釜煮之,澄清,內蠟三兩,重煎之成膏,塗瘡上,並服之。
白話文:
-
用馬齒莧煮水,冷卻後服用一升,並塗抹在瘡口上。可以治療濕癬、白禿等皮膚病,用馬齒莧膏和灰燼混合塗抹,效果顯著。
-
治療緊脣、面部腫脹,將馬齒莧搗爛,塗抹在患處。冬天可以用乾粉,用水調和後塗抹。
-
治療丹毒發背腫脹,將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加入藍靛一起使用。
-
治療多年惡瘡,將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,效果尤其好。
-
治療三十六種風結瘡,取馬齒莧一石、水二石,一起煮沸,澄清後加入蠟三兩,繼續煎熬成膏狀,塗抹在瘡口上,並服用。
5. 加味當歸飲子
治諸瘡瘍。諸痛癢瘡,皆屬心火,火鬱則發之。
白話文:
用於治療各種瘡瘍。一切痛癢的瘡瘍,皆屬心火,心火鬱結不通則發作瘡瘍。
當歸,生地黃,升麻(各五錢),防風(二錢半),荊芥穗,何首烏(各二錢),柴胡,白芍藥,川芎,羌活,黃耆(各二錢),紅花,蘇木,甘草(各一錢)
白話文:
-
當歸:五錢
-
生地黃:五錢
-
升麻:五錢
-
防風:二錢五分
-
荊芥穗:二錢
-
何首烏:二錢
-
柴胡:二錢
-
白芍藥:二錢
-
川芎:二錢
-
羌活:二錢
-
黃耆:二錢
-
紅花:一錢
-
蘇木:一錢
-
甘草:一錢
上㕮咀,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至八分,食遠服,沐浴取微汗,效速,血氣通和,服之應效。
白話文:
在晚上睡覺前服用,每次五錢,加水二杯,生薑三片,煎至八分滿,飯後服,吃完藥後洗個澡,讓身體微微出汗,效果會很快,血氣順暢,服用後應該會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