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四 (1)
卷之五十四 (1)
1. 瘡瘍門(附論)
夫醫之用藥,如將之用兵。諺云: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。決勝者良將也。決效者良醫也,知兵之勝,出於良將之機謀;知人之病,出於良醫之診視。有軍無將,則軍不能自勝;有方無醫,則藥不能自效。蓋醫者人之司命也,脈者人之大要也。蓋醫家苟不明脈,則如冥行索途,動致顛覆矣。
白話文:
醫生用藥,就像將領用兵一樣。俗話說:千軍易得,一將難求,決定勝負的,是良將。治好疾病的,是良醫,判斷戰爭勝負,取決於良將的謀略;判斷病人病情,取決於良醫的診視。有軍隊沒有將領,那麼軍隊就不能取勝;有藥方沒有醫生,那麼藥方就不能發揮作用。醫生是人之司命,脈搏是人體的大要,如果醫生不明脈理,就像在黑暗中摸索,很容易導致錯誤的治療。
人生其間,雖病萬有不齊,究其所以,莫非運氣之所為也。故醫之運氣,猶儒之論理,工之規矩,監之光,衡之權,舍之將何以焉?蓋其道博,其旨玄,其法精,其機妙。知其要,則一言而終,不知其要,則流散無窮。且如醫之十三科,其中大方脈、婦人科、小兒科、風科,必先診脈,後對證處藥,獨瘡科之流,多有不診其脈候,專攻治外,或有證候疑難,別召方脈診視。
白話文:
人在一生中,儘管疾病萬千,各種各樣,追究其原因,無非是運氣造成的。所以醫生的運氣,就像儒家談論的道理、工匠使用的規矩、官吏的鏡子、衡器的權、量器的升,沒有這些工具,要怎麼做事情呢? 醫術的道理廣博,其旨趣玄妙,方法精微,機巧奧妙。懂得要訣,則一言以蔽之,不懂要訣,則枝枝節節,沒完沒了。
就如醫術的十三科,其中大方脈、婦人科、小兒科、風科,必須先診脈,然後根據證狀處方用藥,只有瘡科這一科,大多不診脈,專攻治療外在瘡瘍,或者遇到證狀疑難的問題,另請大方脈醫生診視。
於瘡科之輩,甘當淺漏之名,噫,其小哉!夫瘡腫之生,皆有陰陽不和,血氣壅滯,若不診視,何以知陰陽勇怯、氣血聚散耶?由是觀之,治療瘡腫診候之道,不可闕也。是以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甲乙》,及扁鵲、仲景、華佗、叔和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、《聖惠》、《總錄》,古今名醫諸家方論中,診候瘡科之詳,至矣盡矣。今遵前人之書,略其瘡科之脈,開列於後。
白話文:
在治療瘡腫的領域,甘願背負見識淺陋的壞名聲,唉,真是太渺小了!瘡腫的產生,都是因為陰陽不調和,血氣瘀滯,如果不診斷,怎麼知道陰陽的強弱、氣血的聚散呢?由此看來,治療瘡腫,診斷的方法是不可缺少的。因此,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甲乙》,以及扁鵲、仲景、華佗、叔和、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、《聖惠》、《總錄》,古今名醫諸家方論中,關於診斷瘡腫的詳細記載,已經非常全面了。現在遵照前人的著作,簡要地列出瘡腫的脈象,開列如下。
浮脈之診,浮於指下,按之不足,舉之有餘,冉冉尋之,狀如太過,瞥瞥然見於皮膚之間。其主表證,或為風,或為虛。浮而大散者心也,浮而短澀者肺也,浮而數者熱也。浮數之脈應發熱,其不發熱而反惡寒者,瘡疽之謂也。
白話文:
浮脈,是指脈浮於指下,按壓時有餘感,但提起來並沒有多少脈力,緩緩地尋找,其狀如來勢過猛,在皮膚之間忽隱忽現。浮脈主表證,病因可能是風邪或氣虛。浮而大散的脈象是心脈,浮而短澀的脈象是肺脈,浮而數的脈象是熱脈。浮數的脈象應當發熱,如果沒有發熱反而惡寒,則可能是瘡疽。
洪脈之診,似浮而大,按舉之則泛泛然滿三部,其狀如水之洪流,波之湧起。其主血實積熱。《瘡腫論》曰:脈洪大者,瘡疽之病進也。如瘡疽結膿未成者宜下之,膿潰之後,脈見洪大則難治,若自利者,不可救治也。
白話文:
洪脈的診斷,脈象似浮又大,按壓起來波濤洶湧,佈滿胸腹三部,它的特點像洪水奔流,波濤湧起。主因是血氣實、熱邪積聚。《瘡腫論》說:脈洪大的人,瘡腫的病情在加重。如果瘡腫還沒化膿,應該用瀉法治療,如果膿液潰破後出現洪脈,那病情難以治癒,如果自己出現腹瀉,那麼就難以挽回了。
滑脈之診,實大相兼,往來流利如珠,按之則累累然滑也。其主或為熱,或為虛,此陽脈也。瘡疽之病,膿未潰者,宜內消也,膿潰之後,宜托裡也。
白話文:
滑脈的診斷,包含實證與虛證。實證的時候,脈搏寬大而有力,流動順暢,按起來有一種滑膩的感覺。虛證的時候,脈搏細弱無力,流動無常,按起來有一種滑脫的感覺。滑脈主證多為熱證或虛證,屬於陽脈。瘡疽的疾病,膿未潰破的時候,宜用內消的方法治療。膿潰破之後,宜用託裡的方法治療。
數脈之診,按之則呼吸之間及六至,其狀似滑而數也。若浮而數,則表熱也,沉而數,則裡熱也。又曰:諸數為熱。仲景曰:數脈不時見,則生惡瘡也。又曰:肺脈俱數,則生瘡也。診諸瘡洪數者,里欲有膿結也。
白話文:
計算脈搏的方法,是按著脈搏,呼吸之間,約有六次脈搏跳動,它的情況就像脈搏滑動而急促一樣。如果脈搏浮現而急促,就是表證發熱;脈搏沉伏而急促,就是裡證發熱。又說:所有脈搏急促的都是發熱。仲景說:脈搏急促並且不按一定時間出現,就會生惡瘡。又說:肺脈同時急促,就會生瘡。診脈發現瘡洪赤急促的,裡邊將要形成膿結。
散脈之診,似浮而散,按之即散而欲去,舉之則大而無力。其主氣實而血虛,有表無里。瘡腫膿潰之後,而煩痛尚未痊退者,診其脈洪滑粗弱,難治也,以其正氣虛而邪氣實也。
白話文:
散脈的診斷,像浮脈但又發散,按壓時脈搏會散去並想要消失,舉手時脈搏會變大但無力。這類脈象,多由於氣實而血虛,有表症而無裡症。瘡腫膿液潰爛之後,煩痛還沒完全退去,診其脈洪滑粗弱,難以治癒,這是由於體內的元氣虛弱而病邪實存。
又曰:肢體沉,肺脈大,即斃,謂散者也。
芤脈之診,似浮而軟,按之中央空,兩邊實。其主血虛,或為失血。瘡腫之病,診得芤脈,潰膿後易治,以其脈病相應也。
白話文:
如果肢體沉重,而且肺部的脈搏很大,很快就會死亡,這就是氣血散失的徵兆。
芤脈摸起來像是浮在表面,軟軟的,按壓中間空空蕩蕩,兩邊卻很實。這表示血虛,或是失血。如果患有瘡腫,摸到芤脈,膿瘡潰破之後就容易治癒,因為脈象和疾病互相呼應。
長脈之診,按之則洪大而長,出於本位。其主陽氣有餘也。傷寒得之,欲汗出自解也。長而緩者胃脈也,百病皆愈,謂之長則氣治也。
牢脈之診,按之則實而弦,且沉且浮,而有牢堅之意。若瘰癧結腫,診得牢脈者,不可內消也。
白話文:
長脈的診斷:按壓脈搏時,脈搏洪大而悠長,並且發出本位。這表明陽氣有餘。如果傷寒患者出現這種脈象,就預示著患者希望通過出汗來解除病症。脈搏悠長而緩慢的是胃脈,當百病痊癒時,脈搏會變長,這表明氣血調和。
按壓脈搏,感覺又實又緊,又沉又浮,有堅硬的感覺。如果瘰癧腫塊,診斷出有牢脈,那麼就不能用內消的方法治療。
實脈之診,按舉有力而類結曰實。經曰:邪氣勝則實,久病則虛,人得此最忌。瘡疽之人得此,宜急下之,以其邪氣與臟腑俱實故也。
白話文:
實脈的診斷,是指按脈有力而緊結的脈象。經書上說:邪氣盛則脈實,久病則脈虛,人得了這種脈象是最不好的。瘡疽病人出現這種脈象,應當緊急攻下,因為其邪氣與臟腑都實啊。
弦脈之診,按之則緊而弦,其似緊者為弦,如按弦而不移,緊如繩而轉動,以此為異。春脈浮弦而平,不時見則為飲為痛,主寒主虛。《瘡疽論》曰:弦洪相搏,外緊內熱,欲發瘡疽也。
白話文:
弦脈的診斷方法是,按壓時感覺緊繃而有彈性,若只是緊繃的感覺稱為弦脈,如同按壓琴絃一般不會移動,緊繃得像繩子卻又能轉動,以此為不同之處。春天的脈象是浮弦而平穩,若不是這個時候出現則代表有飲邪或疼痛,主因是寒氣或體虛。《瘡疽論》記載:脈象弦洪相搏,外部緊繃而內部發熱,即將發生瘡疽。
緊脈之診,似弦而緊,按之如切繩而轉動。其至切痛,積癖也。瘡腫得之,氣血沉澀也,亦主痛也。
澀脈之診,按之散而復來,舉之則細而不足,脈澀則氣澀也,亦主血虛,瘡腫潰後得之,無妨也。
白話文:
緊脈之診
症狀:似弦而緊,按之如切斷的繩索而轉動。極度疼痛時,表示有積聚的舊病。瘡腫出現此脈,表示氣血運行不暢,也會疼痛。
澀脈之診
症狀:按之時散開又恢復,抬起手指時細而小,脈澀則氣也澀,也表示血虛。瘡腫潰瘍後出現此脈,無礙。
短脈之診,按舉則不及本位。《內經》曰:短則氣病,以其無胃氣也。諸病脈短,皆難治也。瘡腫脈短,真氣短也。
白話文:
短脈的診斷,按壓時脈搏不及根本的位置。《內經》說:短脈是氣血虛弱的疾病,因為沒有胃氣。各種疾病的脈搏短,都很難治癒。瘡腫脈搏短,是正氣虛弱的緣故。
細脈之診,按之則縈縈如蜘蛛之絲而欲絕,舉之如無而似有。細而微,主亡陽衰也。瘡腫之脈,來細而沉,時直者,裡虛而欲變證也。
微脈之診,按之則軟小而極微。其主虛也,真氣復者生,邪氣勝者危。瘡腫之病,潰後脈微而勻,舉自瘥也。
白話文:
細脈的診斷,按壓它時會像蜘蛛絲一樣纏繞不絕,提起來時又像沒有,但又好像有。脈搏細微,主因陽氣不足、衰弱。瘡腫的脈搏,來勢細弱而沉,有時是直的,表示體內虛弱,即將轉變為證。
細微的脈搏,按壓感覺又軟又小。這表示身體虛弱了,健康之氣恢復了就能痊癒,邪氣勝過健康之氣則危險了。瘡腫疾病,潰爛之後脈搏微弱而勻稱,不久就會痊癒。
遲脈之診,按舉來遲,呼吸定息得三至,其狀似緩而稍遲。痼疾得之則善,新疾得之,則正氣虛憊,瘡腫得之,潰後自痊。
白話文:
遲脈的診斷,按脈時脈搏來得遲緩,呼吸、休息時可三至四次,它的狀貌看起來緩慢而且稍微遲緩,慢性病出現遲脈,情況較好;急性病出現遲脈,則正氣虛弱;瘡腫出現遲脈,病情潰爛後能自動痊癒。
緩脈之診,按舉似遲,而稍快於遲。仲景曰:陽脈浮大而濡,陰脈浮大而澀,陰陽同等謂之緩。脈見長緩,百疾自瘳。凡諸瘡腫潰後,其脈澀遲緩者皆易愈,以其脈候相應,是有胃氣者也。若芤則瀉血,澀堅大實,按之不減而有力者,中焦有結,伏在胃也,微浮者積熱不消,蛔動心悸也。
白話文:
緩脈的診斷,按起來像遲脈,但比遲脈稍快。仲景說:陽脈浮大而濡,陰脈浮大而澀,陰陽同等稱為緩脈。脈象出現細長緩慢,各種疾病都會自動痊癒。凡是各種瘡腫潰爛後,其脈象澀遲緩慢的都很容易痊癒,因為其脈象相應,是有胃氣的。如果出現搏動的脈象,就需要瀉血,如果脈象澀堅大實,按壓不減而有力,則是中焦有結,伏在胃中,微微浮起的則是積熱不消,蛔蟲擾動心悸所致。
尺主下焦,腰腎膝脛足中事也。尺脈浮者,風熱小便難也。沉者,腰背痛而腎氣不足。數者,臍下熱痛,小便赤色而惡寒也。遲者,下焦寒而陰虛也。緊者,臍下小腹急痛也。緩者,腳弱下腫而痿痹也。弱者,下冷而腎氣衰也。軟者,腳不收而風痹,小便難也。伏者,小腹痛而疝瘕,穀不化也。
白話文:
尺脈代表下焦,與腰、腎、膝、脛、足等部位有關。
- 若尺脈浮起:表示有風熱,小便困難。
- 若尺脈沉降:表示腰背疼痛,腎氣不足。
- 若尺脈跳動快速:表示臍下疼痛,小便呈紅色,且畏寒。
- 若尺脈跳動緩慢:表示下焦寒冷,陰虛。
- 若尺脈緊繃:表示臍下小腹劇烈疼痛。
- 若尺脈鬆緩:表示雙腳無力,下肢腫脹,行動不便。
- 若尺脈虛弱:表示下半身寒冷,腎氣衰弱。
- 若尺脈軟弱:表示雙腳無法收縮,可能是風濕痹症,小便困難。
- 若尺脈隱伏不明顯:表示小腹疼痛,疝氣、腫瘤,穀物無法消化。
細者,溏泄而下冷也。芤者,小便澀血而下虛也。牢而小者,足膝寒痹,腳下隱隱而痛也。細者急者,筋攣不能行也。來而斷絕者,男子小腹有滯氣也,婦人月水不利也。
白話文:
「細者」,是指腹瀉、大便稀薄、腹部冰冷的情況。
「芤者」,是指小便澀痛,伴有虛弱、身體虛弱的情況。
「牢而小者」,是指腳膝關節寒冷、疼痛,雙腳隱隱作痛的情況。
「細者急者」,是指筋脈攣縮,無法正常行走的狀況。
「來而斷絕者」,是指男性小腹有滯氣,女性月經不調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