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五十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五十 (4)

1. 龍腦雞蘇丸

治膈熱咳嗽,或吐血衄血。

方見積熱門

白話文:

方劑名:治膈熱咳嗽,或吐血衄血

2. 黃耆芍藥湯

治衄血多噦,面黃,眼澀多眵,手麻木。

白話文:

治療鼻子出血量多,小便不通暢,臉色發黃,眼睛乾澀發癢,手麻木的病症。

黃耆(三錢),芍藥(一錢半),升麻,羌活,葛根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黃耆(15克),芍藥(7.5克),升麻、羌活、葛根(各5克),炙甘草(10克)

煎製一劑藥方,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剩下一碗,空腹時服用。

3. 人參救肺散

治咳吐血。

人參,黃耆,當歸尾,熟地黃(以上各二錢),蒼朮,升麻,白芍藥,柴胡(以上各一錢),蘇木,陳皮,甘草(各半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人參、黃耆、當歸尾、熟地黃(以上各八公克),蒼朮、升麻、白芍藥、柴胡(以上各四公克),蘇木、陳皮、甘草(各二公克)

作服一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製作一劑藥,用兩盅水煎熬,煎到剩下一盅,空腹服下。

4. 升陽去熱和血湯

治腸癖,下血作泒,其血唧出有力,而射四散,腹大作痛,乃陽明氣衝熱毒作也,當去濕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腸道疾病,大便帶血,惡血噴濺而出,有力且散射,腹部疼痛,這是陽明胃經氣血衝逆,濕熱造成的,應該祛除濕氣。

白芍藥(二錢),生地黃,牡丹皮,生甘草,橘皮(各一錢),炙甘草,黃耆(各一錢半),當歸身,熟地黃,蒼朮,秦艽,肉桂,升麻(各半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白芍藥(二錢), 生地黃,牡丹皮,生甘草,橘皮(各一錢分),炙甘草,黃耆(各一錢五分),當歸身,熟地黃,蒼朮,秦艽,肉桂,升麻(各五分)

取藥一服,加水兩碗,煮沸後熬煮成一碗,空腹時服用。

5. 犀角地黃湯

治傷寒汗下不解,鬱於經絡,隨氣湧泄為衄血。或清道閉塞,流入胃脘,吐血如鼻衄,吐血不盡,余血停留,致面色痿黃,大便黑者,更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傷寒汗不出,脈浮身熱,汗出不解,鬱積在經絡中,隨著氣血上湧而流出鼻孔,稱為鼻衄。或清鼻涕阻塞,流入胃脘,嘔吐出的血像鼻血,嘔吐出的血不乾淨,殘留的血滯留在體內,導致面色萎黃,大便黑,更宜服用此藥。

犀角(鎊),生地黃,白芍藥,牡丹皮(去木,各二錢)

白話文:

犀牛角(研成粉末),生地黃,白芍藥,牡丹皮(去除木質部分,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如潮熱發狂,加黃芩大黃。

白話文:

先將藥材做好一劑,加入兩碗水,煎煮到剩下一碗,當作遠期藥物來服用。如果出現潮熱發狂的症狀,可以加入黃芩、大黃一起煎煮服用。

6. 涼血地黃湯

治飲食不節,起居不時,陰受之則入五臟,䐜滿閉塞,下為飧泄,久為腸癖,水穀與血,作一泒唧出。

白話文:

飲食不注意節制,生活作息也不正常,陰邪就會趁虛而入,損傷五臟,導致腸胃脹滿阻塞,下痢腹瀉不止,長久下來成為腸胃疾病,食物和血液混在一起,從肛門流出。

熟地黃,青皮,槐花(炒),當歸(各一錢),黃柏(去皮,炒),知母(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熟地黃:一錢

  • 青皮:一錢

  • 槐花(炒):一錢

  • 當歸:一錢

  • 黃柏(去皮,炒):二錢

  • 知母:二錢

製成一服藥,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剩下一碗,趁熱服用。

7. 雞蘇丸

治虛熱,昏冒倦怠,下虛上壅,嗽血衄血。

白話文:

肺氣虛弱,津液不足,營氣與衛氣不調和,營陰在體外,營陽在體內,導致下虛上壅(體下虛弱,體上壅滯)。

應用

治療虛熱、昏沉嗜睡、倦怠乏力、下虛上壅、咳嗽帶血、鼻出血等症狀。

雞蘇葉(八兩),黃耆,防風(去蘆),荊芥(各一兩),菊花(四錢),片腦(半錢),川芎,生地黃,桔梗,甘草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雞蘇葉(320公克),黃耆、防風(去蘆)、荊芥(各40公克),菊花(16公克),片腦(2公克),川芎、生地黃、桔梗、甘草(各20公克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細嚼,麥門冬去心煎湯下,不拘時服。又治肺損吐血,日漸乏力,行步不得,喘嗽痰涎,飲食不美,或發寒熱,小便赤澀,加車前子三錢,用桑枝銼炒香,煎湯嚼下。

白話文:

把它研成細末,用蜂蜜和成如彈子般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一丸,細嚼後用麥門冬去核煎的湯送服,不拘時間服用。又用於治療肺虛吐血,日漸乏力,行走困難,氣喘咳嗽,痰液多,飲食不香,或發熱怕冷,小便赤澀的症狀。可加入車前子三錢,用桑樹枝切碎炒香,煎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