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九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九 (2)

1. 附子理中丸

治脾胃冷弱,心腹疼痛,嘔吐泄利,霍亂轉筋,體冷微汗,手足厥寒,心下逆滿,腹中雷鳴,嘔噦不止,飲食不進。一切沉寒痼冷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胃虛寒,心腹疼痛,嘔吐腹瀉,霍亂轉筋,身體虛寒微汗,手腳冰涼,心下逆滿,腹中雷鳴,嘔吐不止,飲食不進。所有沉寒痼冷的症狀,都可以用此方治療。

附子(炮,去皮臍),人參(去蘆),乾薑(炮),白朮甘草(炙,各三兩)

白話文:

附子(經過炮製,去除皮臍),人參(去除蘆頭),乾薑(經過炮製),白朮,甘草(經過炙製,各三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十丸,每服一丸,用水一盅,化開,煎至七分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仔細將蜂蜜煉製成丸狀,每兩蜂蜜做成十丸,每次服用一丸,用一盅水化開,煎煮至只剩下七分之三的量,空腹時服下。

2. 三建湯

治真氣不足,元陽久虛,寒邪攻衝,肢節煩疼,腰背痠困,自汗厥冷,大便滑泄,小便白濁。及中風涎潮,不省人事,傷寒陰證,厥逆脈微,皆可服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元氣不足,陽氣長期虛弱,寒邪侵襲,四肢煩疼,腰背痠困,自汗、手腳冰冷,大便滑泄,小便白濁。以及中風涎潮,不省人事,傷寒陰證,脈搏微弱等症狀,皆可服用此方。

方見諸虛門

3. 姜附湯

治證同前。

方見寒門

白話文:

症狀與前述相同。

此法用於寒證。

4. 沉附湯

治上盛下虛,氣不升降,陰陽不和,胸膈痞滿,飲食不進,肢節倦痛。

沉香(二錢半,煅),附子(炮,去皮臍,半兩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十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沉香(二錢半,煅過)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臍,半兩)

以上藥材合用,加水二盅,加入十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進食前服用,用於治療上盛下虛、氣不升降、陰陽不調、胸膈痞滿、飲食不進、肢體倦痛。

5. 耆附湯

治氣虛陽弱,虛汗不止,肢體倦怠。

白話文:

古代文字:

補中益氣湯

黃耆三錢,人參二錢,白朮二錢,川芎二錢,升麻二錢,柴胡二錢,炙甘草一錢,薑三片,棗三枚

現代白話文:

補中益氣湯

**功效:**補益中氣,益氣固表

**治療:**氣虛陽弱,虛汗不止,肢體倦怠

組成:

  • 黃耆:3 錢
  • 人參:2 錢
  • 白朮:2 錢
  • 川芎:2 錢
  • 升麻:2 錢
  • 柴胡:2 錢
  • 炙甘草:1 錢
  • 生薑:3 片
  • 紅棗:3 枚

黃耆(去蘆,蜜炙,五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,四錢)

白話文:

黃耆(去掉蘆頭,用蜂蜜炙烤,五錢),附子(用火炮製,去掉皮和臍,四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十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製成一副藥飲,用兩碗水加入十片生薑片煎煮,煎至只剩下一碗,不拘時間服用。

6. 參附湯

治真陽不足,上氣喘急,自汗盜汗,氣短眩暈,但是陽虛氣弱之證,並宜服之

白話文:

原文:

金匱玉函丹

繁體中文翻譯:

金匱玉函丹

現代白話文:

用於治療真陽不足,上氣喘急,自汗盜汗,氣短眩暈,但陽虛氣弱之人宜服用。

人參(去蘆,五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,三錢)

白話文:

人參(去蘆頭,五錢),附子(炮製後,去除皮和肚臍,三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十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製成一服,以兩盅水煎煮,加入十片生薑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限服用時間。

7. 茸附湯

治精血俱虛,榮衛耗損,潮熱自汗,怔忡驚悸,肢體倦乏,但是一切虛弱之證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治精血俱虛,榮衛耗損,潮熱自汗,怔忡驚悸,肢體倦乏,然一切虛弱之證,並皆治之。

現代白話文:

適用於精血耗損、氣血津液虛弱、潮熱盜汗、精神恍惚不安、驚恐不安、四肢疲乏無力等一切虛弱證狀的治療。

鹿茸(去毛,酒炙,),附子(炮,去皮臍,各四錢)

白話文:

鹿茸(去毛,用酒炙烤,),附子(炮製,去除皮臍,各四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十片,煎至八分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製作一劑藥,用兩碗水,加入十片生薑片,煎煮至剩下八分之三的水量,在飯前服用。

8. 桂附湯

治虛汗不止,及體虛失血,大效。

官桂(去粗皮,三錢),附子(炮,去皮臍,四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棗二枚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桂枝(去除粗皮,三錢),附子(炮製,去除皮臍,四錢)

以上作一帖,用水兩碗,生薑五片,紅棗兩枚,煎煮至剩下一碗,於飯前服用。

9. 訶子四柱散

治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兩耳常鳴,臍腹冷痛,頭旋目暈,四肢倦怠,小便滑數,泄瀉不止,並皆治之。

方見泄瀉門

白話文:

原文: 治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兩耳常鳴,臍腹冷痛,頭旋目暈,四肢倦怠,小便滑數,泄瀉不止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 治療元氣虛弱,體內陽氣耗散,導致雙耳經常鳴響、肚臍和腹部感到寒冷疼痛、頭暈目眩、四肢疲倦無力、小便清長量多、腹瀉不止等症狀,均可使用此方治療。

方見泄瀉門: 該方收錄在中醫治療腹瀉疾病的專門分類中。

10. 沉香蓽澄茄散

治內挾積冷,臍腹弦痛,引腰背,面色痿黃,臟腑自利,小便滑數,小腸氣痛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內部積寒,肚臍和腹部緊繃疼痛,延伸到腰背,面色蒼白,臟腑虛弱容易腹瀉,小便滑利次數多,小腸脹氣疼痛,皆可治療。

沉香蓽澄茄附子(炮,去皮臍),葫蘆巴(炒),肉桂(去粗皮),補骨脂(炒),川楝子(去核),巴戟(去心),茴香(炒),木香(以上各一錢),桃仁(去皮尖雙仁),川烏(炮,去皮臍,各半錢)

白話文:

沉香、白芷、炮附子(去除皮和肚臍)、炒葫蘆巴、去粗皮的肉桂、炒補骨脂、去核的川楝子、去心的巴戟、炒茴香、木香(以上各一錢)、去皮尖的桃仁(兩個仁)、炮川烏(去除皮和肚臍,各半錢)。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入鹽少許,煎至八分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製作一劑中藥,加入兩碗水和少量鹽巴,煎煮至只剩下八分之三。在空腹時服用。

11. 附子茴香散

治氣虛積冷,心腹絞痛。

白話文:

原文: 赤石脂一兩,南棗肉一兩,益母草二兩,肉桂一錢,連翹一錢,白芍藥一錢,加薑三片、棗十二枚。水二碗,煎八分,溫服。

白話文翻譯: 赤石脂 30 克,南棗肉 30 克,益母草 60 克,肉桂 3 克,連翹 3 克,白芍藥 3 克,薑片 3 片,棗子 12 枚。加入 400 毫升水,煎煮至剩 200 毫升,溫熱服用。

功效: 溫經散寒,活血化瘀。適用於氣虛積冷導致的心腹絞痛。

附子(大者一枚,炮,去皮臍,三錢),茴香(炒),肉豆蔻(煨),乾薑(炮),人參白朮,白茯苓(去皮),木香(以上各一錢),丁香甘草(炙,各半錢)

白話文:

附子(大顆一個,經過炮製,去皮去臍,三錢),茴香(炒過),肉豆蔻(煨過),乾薑(炮製過),人參,白術,白茯苓(去皮),木香(以上各一錢),丁香,甘草(炙烤過,各半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入鹽少許,煎至八分,空心服。

白話文:

將一帖中藥放入兩個杯子的水量中,加入少許鹽,煎煮到水量剩八成,趁空腹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