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八 (5)
卷之四十八 (5)
1. 牛黃涼膈丸
治上焦壅熱,口乾咽痛,煩躁涎潮。
白話文:
上半身鬱熱,導致口乾舌燥、咽喉疼痛,煩躁不安、口水增多。
牛黃,片腦,麝香(各一分),紫石英(半兩,研飛),馬牙硝,寒水石(煅),硬石膏(各二兩),牛膽南星(三分),甘草(一兩,微炙)
白話文:
牛黃、冰片、麝香(每種一錢),紫水晶(一錢,研磨成粉),馬牙硝、寒水石(煅燒過的)、硬石膏(每種二兩),牛膽汁南星(三分),甘草(一兩,微烤)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每兩作四十丸,每服一丸,食後溫薄荷人參湯下。
白話文:
將上方藥方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再用蜂蜜做成丸劑,每兩藥粉做成四十個丸,每天服用一丸,飯後用溫熱的薄荷人參湯送服。
2. 酒蒸黃連丸
治膈熱,解酒毒,厚腸胃。
黃連(半斤淨,用酒二升浸,以瓦器置甑上,累蒸至爛,取出曬乾)
上為細末,滴水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用溫水送下。
白話文:
黃連(半斤,淨重,用二升酒浸泡,放入瓦器中置於蒸籠上,蒸至爛熟,取出曬乾)
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細末,加入水滴丸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餐前用溫水送服。
3. 碧雪
治一切積熱,咽喉腫痛,口舌生瘡,心中煩躁,咽物妨悶,或喉閉壅塞,水漿不下,天行時疫,發狂昏憒,並皆治之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各種積熱引起的疾病,比如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、心中煩躁、吞嚥食物困難或喉嚨阻塞不通、水和食物無法吞嚥、流行性感冒、發狂昏迷等。
芒硝,青黛,石膏(煅過,研飛),寒水石(研飛)朴硝,硝石,馬牙硝,甘草(各等分)
白話文:
芒硝、青黛、石膏(煅燒過,研磨成粉末)、寒水石(研磨成粉末)、朴硝、硝石、馬牙硝、甘草(各等份)
上將甘草煎湯二升,去滓,卻入諸藥再煎,用柳木篦不住手攪,令消熔得所,卻入青黛和勻,傾入砂盆內,候冷結凝成霜,研為細末,每用少許含化咽津,不拘時候。如喉閉壅塞,不能咽物者,即用小竹筒吹藥入喉中即愈,頻吹效。
白話文:
-
準備兩升甘草湯,將其過濾,然後再將其他藥物放入湯中煎煮。
-
用柳木篦子不停攪拌,直到藥物完全溶解。
-
加入青黛,攪拌均勻,然後倒入砂盆中。
-
藥物放置到冷卻並凝結成霜。
-
將凝結的藥物研磨成細粉。
-
可以隨時含化咽津,不限時間。
-
如果喉嚨閉塞,無法吞嚥食物,可以使用小竹筒將藥物吹入喉嚨中,立馬見效。
4. 既濟清神散
益腎水,降心火,清上實下。
白話文:
益腎水,降心火,清上實下。
桔梗,黃芩,川芎,山梔子,當歸,羌活,白朮,茯苓(以上各一兩),知母,甘草,薄荷(各十兩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半,煎至七分,去滓,入蜜調服。
白話文:
桔梗、黃芩、川芎、山梔子、當歸、羌活、白朮、 茯苓(以上各一兩),知母、甘草、薄荷(各十兩)。
將上方的中藥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一盞半的水煎煮,煎至剩下七分之三,過濾掉藥渣,加入蜂蜜調勻後服用。
5. 玄明粉
治邪熱所幹,膈上氣滯,五臟秘澀。
白話文:
治療由邪熱侵襲導致的膈肌上氣滯,以及導致五臟機能失調、便祕的症狀。
上用朴硝煎過,澄濾五七遍,至夜於星月下露至天明,自然結成青白塊子,用瓷罐子按實,於炭火內從慢至緊,自然成汁,煎沸直候不響,再加頂火一煅,便取出,於淨地上倒下,用盆子合蓋了,以去火毒,然後研為細末,每二斤入生熟甘草末二兩,一處攪勻,臨臥斟量用之。或一錢二錢,以桃花煎湯或蔥白湯下。
此藥本性寒,燒過性溫無毒,忌諸般魚及毒物等。
白話文:
將朴硝煮沸後,經過五到七次的過濾和澄清程序,直至夜間在星光下露至翌日天明,這時會自然結成青白色塊狀物。將其放入瓷罐中壓緊實,然後用炭火慢慢加熱,逐漸增大火候,使之自然融化成汁。繼續煎煮直至溶液沸騰,並在不停的攪拌,直到溶液不再發出聲響。再把火候增加到最高,並迅速取出,倒入乾淨的地面上,用盆子蓋上以去除火毒。然後將其研磨成細末,每二斤細末加入生熟甘草末二兩,均勻混合。在睡前根據需要取用,通常是一錢或二錢,以桃花煎湯或蔥白湯送服。
此藥本性寒涼,經由火氣炙烤後會轉溫,且無毒性。服用時應避免食用魚類及有毒物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