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八 (4)

1. 龍腦雞蘇丸

消煩渴涼上膈,解酒毒,除邪熱,並治咳嗽唾血,鼻衄吐血,諸淋下血,胃熱口臭,肺熱喉腥,脾疸口甜,膽疸口苦,並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可以消除煩躁感,緩解上焦熱氣,解除酒毒,清熱解毒,還能治療咳嗽咳血,鼻血、吐血,各種淋症(如淋病)和尿血,胃熱口臭,肺熱喉嚨腥臭,脾疸口甜,膽疸口苦,這些情況都適合服用。

柴胡(銀州者二兩,和木通,以湯半升浸一二宿,取汁後入膏),生地黃(六兩,另為末),黃耆(去蘆,一兩)麥門冬(去心,四兩),木通(同柴胡浸),人參(去蘆),蒲黃(炒),阿膠(炒,以上各二兩),雞蘇淨葉(一斤,即薄荷),甘草(炙,一兩半)

白話文:

柴胡(銀州產的,二兩,與木通一起,用半升湯浸泡一兩晚,取汁後加入膏中),生地黃(六兩,另研成細末),黃耆(去掉蘆葦根,一兩),麥門冬(去掉中間的核,四兩),木通(跟柴胡一起浸泡),人參(去掉蘆葦根),蒲黃(炒過),阿膠(炒過,以上各二兩),雞蘇淨葉(一斤,即薄荷),甘草(炙過的,一兩半)。

上除別碾藥外,余藥為細末,用好蜜二斤,先煉一二沸,然後下生地黃末,不住手攪令勻,取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,勿令焦,然後入余藥末,同和為丸,如豌豆大,每服二十丸,嚼破熱水下。虛寒煩熱,消渴驚悸,人參湯下。咳嗽唾血,鼻衄吐血,麥門冬煎湯下。惟諸淋車前子煎湯下。

白話文:

除了需要另外碾碎的藥物外,其餘的藥物都研磨成細末,加入二斤上好的蜂蜜,先熬煮一兩次,然後加入生地黃末,不停攪拌讓它均勻,取出木通和柴胡的汁液用小火熬成膏狀,不要讓它焦,然後放入其餘的藥物末,混合在一起做成丸劑,每個丸劑的大小如豌豆,每次服用二十丸,嚼碎後用熱水送服。

若是虛寒煩熱、消渴驚悸,用人參湯送服。若是咳嗽唾血、鼻衄吐血,用麥門冬煎湯送服。各種淋病,則用車前子煎湯送服。

2. 噙化三黃丸

大黃黃芩黃連(各二兩半),黃藥子白藥子(各一兩半),黃柏苦參山豆根硼砂(各一兩),京墨(三錢),片腦(一錢半),麝香(少許)

白話文:

大黃、黃芩、黃連(各100公克),黃藥子、白藥子(各60公克),黃柏、苦參、山豆根、硼砂(各40公克),京墨(12公克),片腦(6公克),麝香(少許)

上為細末,用豬膽汁調勻,攤在碗內,甑上蒸三次,露一宿,後入腦麝硼砂為丸,如豆大,每服一丸,食後噙化。冬加知母。一方有甘草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以豬膽汁調和均勻,攤在碗裡,在蒸籠上蒸三次,放置一晚,然後加入腦髓、麝香和硼砂製成丸劑,大小如豆子,每次服用一丸,飯後含化。在冬天,可以添加知母。另外一個方劑中,還加入了甘草。

3. 大金花丸

治中外諸熱,寢汗咬牙,睡語驚悸,溺血淋閉,咳衄血,瘦弱,頭痛併骨蒸,肺瘻喘嗽,去大黃梔子,名曰梔子金花丸,又名既濟解毒丸

白話文:

治療中醫內、外引起的發熱,睡眠時盜汗、咬牙切齒,說夢話、驚悸、小便帶血、陰莖包皮閉塞,咳嗽吐血,消瘦體弱、頭痛伴有骨蒸潮熱,肺部癤核、氣喘咳嗽,將大黃去除,加入梔子一起使用,取名叫做「梔子金花丸」,又稱「既濟解毒丸」。

方見火門

白話文:

方見火門:此方可見其主張旨在治療疾病的根源(火門),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。

4. 神芎丸

治心經積熱,風痰壅滯,頭目赤腫,或有瘡癤,咽膈不利,大小便閉澀,一切風熱之證,並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心經鬱熱,風痰阻滯,導致頭目赤腫,可能伴有瘡癤,咽喉阻塞不適,大小便不通暢,以及一切由風熱引起的症狀,都很適合服用。

大黃(生用),黃芩(各二兩),牽牛(生用),滑石(各四兩),黃連,薄荷葉川芎(各半兩)

白話文:

  • 大黃(生用):具有瀉熱通便的作用,主治熱結便祕、腹脹腹痛等症狀。

  • 黃芩(各二兩):具有清熱瀉火、止痢退黃的作用,主治熱痢、黃疸等症狀。

  • 牽牛(生用):具有瀉熱通便、逐水消腫的作用,主治熱結便祕、水腫等症狀。

  • 滑石(各四兩):具有清熱利濕、止瀉止痢的作用,主治濕熱痢疾、洩瀉等症狀。

  • 黃連: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作用,主治濕熱痢疾、泄瀉等症狀。

  • 薄荷葉:具有清熱解暑、利咽止咳的作用,主治暑熱感冒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
  • 川芎(各半兩):具有活血化瘀、行氣止痛的作用,主治血瘀疼痛、月經不調等症狀。

上為細末,滴水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後用溫水送下。

白話文:

細如滴,丸如梧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溫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