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63)
卷之二十二 (63)
1. 天門冬散
治肺壅腦熱,鼻乾無涕,大腸秘澀,眠臥心躁。
天門冬,大黃,升麻,桑白皮,枳殼,甘草(各一錢二分),荊芥(二錢四分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此藥方用於治療肺部鬱積導致的腦部發熱,症狀有鼻腔乾燥無鼻涕,大腸排便不順暢,睡眠時心煩躁動不安。
藥方組成:天門冬、大黃、升麻、桑白皮、枳殼、甘草,各取一錢二分;荊芥,取二錢四分。
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兩盅水煎煮至剩下一盅,飯後服用。
2. 四順清涼飲子
治血熱蘊結壅滯。
方見火門
白話文:
治療因血熱積聚而導致的阻塞不暢。
藥方請參考《火門》這本書。
3. 黃芩湯
治心勞實熱,口瘡,心煩腹滿,小便不利。
黃芩,澤瀉,梔子仁,生乾地黃,木通黃連(去須),麥門冬(去心),甘草(炙,一錢二分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此方劑治療因勞累過度、體內實熱引起的疾病,症狀有口瘡、心煩、腹部脹滿、小便不順暢。
藥材包含:黃芩、澤瀉、梔子仁、生地黃、木通、黃連(去除鬚根)、麥門冬(去除心)、炙甘草(用量為一錢二分)。
將以上藥材混合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五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前溫服。
4. 利膈湯
治脾肺有熱,虛煩上壅,咽喉生瘡。
雞蘇葉,荊芥穗,防風,桔梗,生蒡子(炒),人參,甘草(各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沸湯點服,如咽痛口瘡甚者,加殭蠶一兩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利膈湯,是用來治療脾肺有熱,導致胸中煩悶、氣機上逆,以及咽喉長瘡的。
藥方組成:雞蘇葉、荊芥穗、防風、桔梗、炒過的牛蒡子、人參、甘草,每種藥材各用一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不拘時間用滾燙的開水沖泡後服用。如果咽喉疼痛、口瘡嚴重,可以再加入一兩殭蠶。
5. 防風通聖散
治一切風熱疥癘等疾。
方見風門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風熱引起的皮膚病,例如疥瘡、癩病等。 這個藥方記載在風門篇。
6. 三黃丸
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,咽喉腫閉,心膈煩躁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。
黃連(去須),黃芩(去蘆),大黃(煨,各十兩)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熱水送下。一方以腦麝為衣,丸如大豆,夜間含化一二丸亦可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叫做三黃丸,主要治療男女因三焦積熱引起的病症,像是咽喉腫痛、阻塞,胸中煩悶躁動,小便赤黃且排尿不暢,以及大便乾燥秘結等。
藥方組成是:黃連(去除鬚根)、黃芩(去除蘆頭)、大黃(用煨的方法處理過),這三種藥材各取十兩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四十丸,用熱水送服。另一個做法是在藥丸外層包覆腦麝(一種香料),藥丸大小如大豆,可在夜晚含化一兩丸。
7. 薄荷煎
治口舌生瘡,痰涎壅塞,咽喉腫痛。
薄荷(一斤,取頭末,三兩半),縮砂(半兩,取末二錢)川芎(半兩,取末二錢),片腦(半錢,別研),甘草(半兩,取末二錢半)
上為細末,和勻煉蜜成劑,不拘時任意嚼咽。《和劑》方無片腦,有桔梗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口舌生瘡、痰多堵塞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使用的藥材有:薄荷(一斤,取最上面的細末,用三兩半),縮砂(半兩,取細末二錢),川芎(半兩,取細末二錢),冰片(半錢,另外研磨成粉),甘草(半兩,取細末二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都研磨成細末,混合均勻,再用蜂蜜煉製成藥劑,不論什麼時候都可以隨意咀嚼吞服。《和劑局方》這個藥方沒有冰片,而是用桔梗。
8. 天竺黃散
治臟腑積熱,煩躁多渴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。
山梔子(去殼),連翹(各三錢),栝蔞根(一兩六錢),雞冠雄黃(半錢),鬱金(用皂角水煮,切片焙乾,三錢),甘草(三兩二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食後臨臥新汲水調服。
白話文:
治療五臟六腑積熱,導致心煩躁動、口渴嚴重、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。
藥材包含:山梔子(去除外殼)和連翹(各約11克),栝蔞根(約60克),雞冠雄黃(約2克),鬱金(用皂角水煮過,切片烘乾,約11克),甘草(約120克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約3.75克,飯後睡前用剛打上的新鮮水調和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