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14)

1. 療舉體痛癢

如蟲齧皮上,癢時搔則皮脫作瘡。

白話文:

若蟲子咬傷皮膚,癢了搔抓,皮膚就會脫落變成傷口。

蒺藜子(三升,碎),蛇床子(二升),茺蔚子(一升),防風(五兩),大戟(一斤),大黃(一兩),礬石(二兩,熬)

白話文:

  • 蒺藜子(三升,搗碎)

  • 蛇牀子(二升)

  • 茺蔚子(一升)

  • 防風(五兩)

  • 大戟(一斤)

  • 大黃(一兩)

  • 礬石(二兩,熬製)

上㕮咀,以酒四升,水七升,煮取四升,去滓,內礬石,三上火燒,用帛拭身上瘥止。一方無大黃。

白話文:

將葛根四兩,搗爛,以上好米酒四升、水七升,煮成四升,去除渣滓,放入明礬,再用火燒三次,用布沾取擦拭患處,可止痛癒合。另一種方法不使用大黃。

2. 苦參丸

治肺風。皮膚瘙癢,或生癮疹疥癬。寇宗奭云:有人病遍身風熱細疹,癢痛不可任者,連胸頸臍腹及近隱皆然,涎痰亦多,夜不得睡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肺風。皮膚瘙癢,或生瘡疹疥癬。寇宗奭說:有個人全身患有風熱細疹,癢痛難忍,連胸頸臍腹及隱私部位皆有,且痰多。日夜難以安眠。

苦參(一斤),皂莢(去皮並子,捶碎,二斤,以水一斗,浸揉取濃汁,濾去滓,熬成膏

白話文:

苦參(一斤),皁莢(去除外皮和果核,搗碎,二斤,用水一斗,浸泡揉搓取濃汁,過濾掉渣滓,熬成果膏)

上搗苦參為細末,用皂莢膏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荊芥薄荷酒下。一方無荊芥薄荷,唯酒調下,治遍身風熱,細疹癢痛,亦可。

白話文:

把苦參搗成細末,用皁莢膏和成丸,像梧桐子那樣大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荊芥薄荷酒送服。還有一種方法,沒有荊芥薄荷,只用酒送服,這種方法可以治療遍身風熱、細疹癢痛的症狀,也可以用。

3. 卷柏散

治風,皮膚癮疹及風熱毒瘡。

白話文:

治風,皮膚癮疹及風熱毒瘡

一、治風

  • 葛根湯:葛根、麻黃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  • 桂枝湯:桂枝、芍藥、炙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
二、皮膚癮疹

  • 防風通聖散:防風、蒼術、荊芥、蟬蛻、川芎、苦參、地膚子。
  • 荊防敗毒散: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、蟬蛻、牛蒡子、甘草。

三、風熱毒瘡

外用:

  • 連翹敗毒膏:連翹、黃柏、黃連、大青葉、冰片、凡士林。
  • 金銀花露:金銀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野菊花。

內服:

  • 黃連解毒湯:黃連、黃柏、敗毒散、清熱散風。
  • 牛黃清心丸:牛黃、黃連、山梔子、生地黃、鬱金、赤芍藥。

卷柏枳殼(麩炒),羌活五加皮麻黃(去根節,各一兩),犀角屑,天竺黃,赤箭,藁本桑耳防風川芎黃耆(各半兩),烏蛇(酒浸,去皮骨,炙黃,二兩)

白話文:

卷柏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、羌活、五加皮、麻黃(去掉根部和節,各一兩)、犀角屑、天竺黃、赤箭、藁本、桑耳、防風、川芎、黃耆(各半兩)、烏蛇(用酒浸泡,去掉皮和骨頭,炙烤成黃色,二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薄荷湯調下,忌熱面雞豬魚蒜。

白話文:

細末藥材,每服二錢重,於飯前以薄荷湯送服,忌食熱麵、雞肉、豬肉、魚類及大蒜。

4. 秦艽丸

治諸風,瘙癢癮疹,搔之愈甚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風疾,瘙癢和疹子,越搔癢症狀越嚴重。

秦艽防己,松脂(煉成者,各一兩半),枳殼(麩炒),蒺藜(炒,去角,各二兩半),川芎苦參白朮防風(去叉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,蒴翟,乾薑(炮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秦艽、防己、松脂(經過煉製的,各一兩半)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的)、蒺藜(炒過,去角,各二兩半)、川芎、苦參、白朮、防風(去叉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,蒴翟、乾薑(炮製過的,各一兩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溫酒下,漸加至三十丸,旦晚食前各一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混合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20丸,用溫酒送服。逐漸增加至每次30丸。早晚飯前各服用一次。

5. 鬼箭湯

治風疹,累醫不效。

鬼箭,白蘞白朮(一作白蒺藜),礬石(熬令汁枯),甘草(炙,各一兩),防風(去叉,二兩)

白話文:

鬼箭、白蘞、白朮(也稱為白蒺藜)、礬石(熬製至汁液枯乾)、甘草(炙製,各一兩)、防風(去除分叉,二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匕,水一盞半,粟米粉二錢匕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後溫服,兼用粉粉身。一方以溫水調藥服。

白話文:

上㕮咀,每次服用五錢的量,加入一盞半的水,再加入二錢的粟米粉,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七分,濾掉渣滓,在飯後溫熱服用,並同時使用粉末來塗抹身體。另一個方法是用溫水調和藥物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