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一 (5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57)

1. 吳茱萸丸

治寒疝,心腹痛,面目青黃,不下飲食,縱食嘔逆,肌體羸瘦。

吳茱萸(湯泡,焙炒),乾薑(炮),赤茯苓,甘草(炙微赤,以上各半兩),白朮,桂心,半夏(湯泡),赤芍藥,前胡(去蘆),當歸(微炒),陳皮,川椒(去目合口者,炒出汗),附子(炮,去皮臍),人參(去蘆),木香(以上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生薑湯送下,日四五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治療因為寒邪引起的疝氣,會導致心腹疼痛,臉色青黃,吃不下東西,就算勉強吃了也會想吐,身體消瘦。

藥材包含:吳茱萸(用熱水泡過後,再用小火炒過)、乾薑(炮製過)、赤茯苓、甘草(稍微烤過,呈現微紅色,以上各半兩)、白朮、桂心、半夏(用熱水泡過)、赤芍藥、前胡(去除蘆頭)、當歸(稍微炒過)、陳皮、川椒(去除籽和開口的,炒到出汗)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木香(以上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煉製過的蜂蜜混合搗二三百下,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一天可以服用四到五次。

2. 蜀椒散

治寒疝,心痛如刺,繞臍腹中疼痛,自汗出,氣欲絕。

川椒(一錢,去目及合口者,微炒出汗),附子(一個,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),半夏(湯泡去滑),桂心,甘草(炙,各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以水一中盞,入粳米半合,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六分,去滓,不拘時稍熱服。一方無粳米。

白話文:

治療寒疝,症狀為心痛像針刺一般,疼痛環繞肚臍及腹部,會自己流汗,氣息微弱感覺快要斷絕。

藥材包含:川椒(一錢,去除眼睛及閉合不開的果實,稍微炒過使其出汗),附子(一個,炮製過,去除外皮及中間的臍),乾薑(炮製過),半夏(用熱水浸泡去除黏滑),桂心,甘草(烤過,各半兩)

將以上藥材搗碎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約一碗水,半合粳米,生薑少許,紅棗三枚,煎煮至剩六分,去除藥渣,不拘時間稍熱服用。另一種處方不使用粳米。

3. 芫花丸

治寒疝積聚動搖,大者如鱉,小者如杯,乍來乍去,在於胃脘,大腸不通,感風寒則腸鳴,心下寒氣上搶,胸脅滿。

芫花(二兩,醋拌炒),川椒(炒),川大黃(銼炒)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,細辛,赤芍藥,桂心,赤茯苓,木香(以上各一兩),吳茱萸(湯泡,微炒),半夏(湯泡),桔梗(去蘆,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溫酒送下,日三服,當下如泥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「芫花丸」是用來治療因為寒邪引起的疝氣,這種疝氣會形成積聚,在體內移動不定,大的像鱉一樣,小的像杯子,會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,位置在胃部和腸子之間,導致大便不通暢。如果感受到風寒,就會腸鳴,心下會感到寒氣向上衝,胸部和脅肋會覺得脹滿。

藥方組成包含:芫花(二兩,用醋拌炒過),川椒(炒過),川大黃(切碎炒過),川烏頭(炮製過去皮臍),細辛,赤芍藥,桂心,赤茯苓,木香(以上各一兩),吳茱萸(用熱水泡過,稍微炒過),半夏(用熱水泡過),桔梗(去除蘆頭,以上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煉製過的蜂蜜攪拌均勻,再搗製二三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七顆,用溫酒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,服用後會像泥一樣把體內的東西排泄出來。

4. 昆布丸

治陰疝,腫大偏墜。

昆布(洗去殼,炙),海藻(洗去殼,炙),蕪荑仁(炒),蒺藜子(炒,去角),檳榔(銼,各一兩半),枳殼(去穰,麩炒),火麻子(研,各二兩),訶黎勒(煅,去核),黃耆,木香(以上各三分),陳皮(去白,炒),桃仁(去皮尖,炒研),菟絲子(酒浸一宿,別研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研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昆布丸

治療陰囊疝氣,症狀是陰囊腫大,一邊偏墜下垂。

藥材包含:昆布(洗淨去除外殼,烤過),海藻(洗淨去除外殼,烤過),蕪荑仁(炒過),蒺藜子(炒過,去除角刺),檳榔(切碎,以上各用一兩半),枳殼(去除內膜,用麩皮炒過),火麻子(研磨成粉,以上各用二兩),訶黎勒(煅燒過,去除果核),黃耆,木香(以上各用三分),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,炒過),桃仁(去除外皮和尖端,炒過並研磨成粉),菟絲子(用酒浸泡一晚,另外研磨成粉,以上各用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狀,大小如同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