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七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七 (1)

1. 疝門(附論)

《巢氏病源論》:疝者痛也。其名曰厥,曰症,曰寒,曰盤,曰氣,曰附,曰狼,此七者疝之名也。其厥逆心痛足寒,諸飲食吐不下,曰厥疝;腹中氣乍滿,心下盡痛,氣積如臂,曰症疝;因寒飲食,即脅下腹中盡痛,曰寒疝;腹中乍滿乍減而痛,曰氣疝,腹中痛在臍旁,曰盤疝,腹中臍下有積聚,曰附疝;小腹與陰相引而痛,大便難,曰狼疝。其證發則可驗。

白話文:

《巢氏病源論》中將疝氣定義為疼痛。疝氣的別名包括厥疝、症疝、寒疝、盤疝、氣疝、附疝和狼疝,共有七種。

  1. 厥疝:心痛腹中乍滿乍減而痛,諸飲食吐不下。

  2. 症疝:腹中氣乍滿,心下盡痛,氣積如臂。

  3. 寒疝:因寒飲食,即脅下腹中盡痛。

  4. 氣疝:腹中乍滿乍減而痛。

  5. 盤疝:腹中痛在臍旁。

  6. 附疝:腹中臍下有積聚。

  7. 狼疝:小腹與陰相引而痛,大便難。

根據這些症狀,可以診斷出疝氣。

又有石疝,血疝,陰疝,妒疝,氣疝,此五者有名而無形也。外有心疝,寒疝,飢疝,疝癖數者,其名不同,病則大同小異。世俗呼為小腸氣,膀胱氣,奔豚氣,蟠腸氣,橫弦豎弦,偏墜木腎,腎余陰腫,由疝之為病,其名別也。至於張子和論七疝,曰寒疝,水疝,筋疝,血疝,狐疝,氣疝,㿗疝,名與諸論不同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石疝、血疝、陰疝、妒疝、氣疝,這五種疝氣有名無形。外在的疝氣包括心疝、寒疝、飢疝、疝癖等,名稱不同,但病症大同小異。世俗稱之為小腸氣、膀胱氣、奔豚氣、蟠腸氣、橫弦豎弦、偏墜木腎、腎餘陰腫,都是疝氣引起的疾病,只是名稱不同而已。至於張子和論述的七種疝氣,包括寒疝、水疝、筋疝、血疝、狐疝、氣疝、㿗疝,這些名稱與其他論述不同。

且如㿗疝者,外腎堅腫也。痛者為陰腫,不痛者為木腎,一邊墜下者為偏墜。疝名諸論立,雖多且異。《靈樞經》云:邪在小腸連睪系屬腎,貫肝絡肺,繫心氣盛,厥氣上衝也。《內經》又云:任脈為病,男子內結七疝,女子帶下瘕聚,衝脈逆為氣裡急,然則任脈雖稱病,有七疝之名,而無七疝之狀,而任脈者是疝病之本源,各經是病疝之支流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現疝氣,外腎會堅硬腫脹。疼痛的是陰腫,不疼痛的是木腎,一邊下墜的是偏墜。疝氣的名稱由諸多論述所建立,雖然數量很多且不同。《靈樞經》說:邪氣在小腸,連結著與腎臟相連的睪丸,貫穿著肝臟和肺臟,繫住心氣旺盛,陰氣上衝所致。《內經》又說:任脈有病,男子內部會結七種疝氣,女子會帶下、瘕聚,衝脈逆行則會氣急。這樣看來,任脈雖然被稱作有病,有七疝的名稱,但沒有七疝的症狀,而任脈是疝氣的根本來源,各經絡是疝氣的分支。

又云:厥陰脈滑為狐疝,小腸脈滑為肝風疝,太陰脈滑為脾風疝,少陰脈滑為心風疝,太陽脈滑為腎風疝,陽明脈滑為肺風疝。此風非外入之風,乃肝木陽脈氣動之風也。此六疝者,應乎六經,在於五藏。何謂疝病?皆屬肝病。生於陰,起於下。陰者內之太陰肝,厥陰肝,少陰腎,皆足之陰經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又說:厥陰脈滑動為狐疝,小腸脈滑動為肝風疝,太陰脈滑動為脾風疝,少陰脈滑動為心風疝,太陽脈滑動為腎風疝,陽明脈滑動為肺風疝。這些風不是外在侵入的風邪,而是肝臟陽氣生髮活動產生的風氣。這六種疝氣,分別對應於六經,存在於五臟當中。什麼是疝病?它們都屬於肝病。產生於陰分,發作於下部。陰分是指內臟的太陰肝、厥陰肝、少陰腎,它們都是足部的陰經。

下者地之寒氣也,足常履地,蓋天之風寒皆入於地,人之風濕皆從足起。或因經虛,聚於胞囊小腹,兩陰相併,二氣相搏,則為疼痛矣。或冷飲過情,水流歸腎,或坐臥處濕,寒搏留陰,以寒攻陰,則為疝痛。經曰:痛者通也。疝氣作痛,宜通不宜塞,宜溫不宜寒。通謂溫其實,不瀉其虛,寒謂補其虛,不補其實。

白話文:

下半身容易受到地面的寒氣侵襲,因為人們的腳總是踩在地面上,所以天上的風寒之氣都會進入地面,人的風濕病都是從腳部開始的。或者由於經脈虛弱,寒氣聚集在胞囊和小腹,陰氣過多,寒氣聚集,就會出現疼痛。或者過度飲用冷飲,水液流向腎臟,或者坐在或躺在潮濕的地方,寒氣攻擊陰部,寒氣攻入陰部,就會出現疝氣疼痛。經書上說:疼痛的根本在於通暢。疝氣疼痛,應該疏通而不應該堵塞,應該溫暖而不應該寒冷。疏通是指溫暖身體的實處,不瀉掉身體的虛處,寒冷是指補益身體的虛處,不補益身體的實處。

虛者邪氣也,實者正氣也。若正氣盛極則先溫而後瀉,若邪氣盛極則先瀉然後補。溫者必兼於氣,虛者必因於寒。寒則入於肝,而正其邪,溫則疏其氣,養其正也。大凡內外之氣交入於腎者,為腎氣入於膀胱者,為膀胱氣入於小腸者,為小腸氣,腎與膀胱為溝渠,其氣相通,連為外腎,繫於睪丸。此三經,乃相連相會者也。

白話文:

虛弱是邪氣,強健是正氣。如果正氣旺盛到極點,就會先溫暖身體,然後瀉火;如果邪氣旺盛到極點,就會先瀉火,然後補充正氣。溫暖身體的藥物一定會兼顧氣虛,虛弱的人一定是由於體內寒冷引起的。寒冷的邪氣會侵入肝臟,正氣就會糾正邪氣;溫熱的藥物可以疏通氣機,滋養正氣。總的來說,內外之氣交匯於腎臟,腎臟之氣進入膀胱,膀胱之氣進入小腸,小腸之氣連於腎臟與膀胱,像溝渠一樣貫通,合稱為外腎,連結於睪丸。這三條經脈是相互連接、相互會合的。

其脈當以弦緊,弦則為寒,緊則為痛,從寒則痛,從濕則腫,疝而不愈,邪氣留滯,結成積聚,而為疼痛。或脅左右如杯,或臍上下如臂,或腹大如盤,令人羸瘦少氣,灑淅寒熱嗜臥,飲食不為肌膚,腹滿嘔吐。醫者當臨期審察,若因七情而得者,當調其氣,安五臟;外邪相干者,散濕祛寒為先,去邪之實,補肝之虛,則亦愈矣。

白話文:

脈搏應該弦緊,弦脈代表寒邪,緊脈代表疼痛。由寒邪引起的疼痛,由濕邪引起的腫脹。疝氣不癒合,邪氣停滯,結結成塊,就會疼痛。有的患者兩側肋骨下的腫塊像杯子一樣大,有的患者臍部上下腫塊像胳膊一樣大,有的患者腹部腫脹得像盤子一樣大,導致患者消瘦、氣短、畏寒發熱、嗜睡、飲食不化、腹脹嘔吐。醫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審慎診斷。如果是因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過度引起,應調和情緒,讓五臟安寧。若是外邪侵襲,首先要祛寒散濕,祛除病邪,補益肝臟虛損,那麼疾病就能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