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四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四 (3)

1. 麥煎散

治榮衛不調,夜多盜汗,四肢煩疼,飲食進退,面黃肌瘦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皆能治療氣血不調,夜間多盜汗,四肢痠痛,飲食不振,面黃肌瘦等症狀。

柴胡(去苗),秦艽(各二兩),鱉甲(二兩,醋煮三五十沸,去裙襴,再用醋炙黃),乾漆(炒盡煙),人參,茯苓,乾葛,川烏(炮,去皮尖),玄參(以上各一兩)

白話文:

柴胡(去根),秦艽(各 90 克),甲魚殼(90 克,用醋煮三五十沸,除去裙襴,再用醋炙黃),乾漆(炒去煙),人參,茯苓,乾葛,川烏(炮製,去皮尖),玄參(以上各 45 克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先用小麥三七粒,煎湯一盞,去麥入藥,再煎三五沸,食後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先用小麥三、七粒,煎煮一碗湯,去除麥子後放入藥物,再煎煮三到五次,在飯後服用。

2. 大建中湯

治虛熱盜汗,百節痠疼,腰痛,肢體倦怠,日漸羸弱,口苦舌澀,心怔短氣。

白話文:

治療體質虛弱、盜汗、全身痠痛、腰痛、四肢無力、身體漸漸虛弱、口苦舌澀、心慌氣短。

綿黃耆(炙),遠志(燈心煮,去心),當歸(酒洗),澤瀉(以上各二錢),白芍藥,龍骨(煅),人參(以上各一錢半),甘草(一錢,炙)

白話文:

綿黃耆(炒至發黃微焦)、遠志(用燈芯煮去心)、當歸(用酒洗淨)、澤瀉(以上各兩錢)、白芍藥、龍骨(煅燒)、人參(以上各一錢半)、甘草(一錢,炒至微焦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氣弱加炮附子二錢,腰痛筋急加官桂去皮一錢。

白話文:

先將藥材做成一劑,加水兩碗,生薑五片,煎煮至一碗,在吃飯前服用。如果是氣虛體弱的患者,可以加炮附子二錢。如果是腰痛筋急的患者,可以加去皮官桂一錢。

3. 止汗溫粉

川芎,白芷,藁本(以上各一兩),米粉(三兩)

上為末,每用綿包裹,撲於身上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白芷、藁本(以上各一兩),米粉(三兩)。

用綿包裹末藥,擦拭於身上。

4. 止汗紅粉

麻黃根,牡蠣(煅,各一兩),赤石脂,龍骨(各半兩)

上為末,以絹袋盛,如撲粉用之。

白話文:

  • 麻黃根:一兩

  • 牡蠣:一兩(煅燒製備)

  • 赤石脂:半兩

  • 龍骨:半兩

末為極細的粉末,用絹袋盛裝,像撲粉一樣使用。

5. 牡蠣白朮散

治漏風證,飲酒中風,汗多,食則汗出如洗,久不治,必為消渴。

白話文:

治療漏風症狀,導致飲酒後中風、出汗過多,進食後大汗淋漓如水洗過,若長時間不治療,必定會轉變為消渴病症。

牡蠣(煅,三錢),白朮(一兩二錢半),防風(二兩半)

上銼碎,每服五錢,水二盞,煎至七分,食遠溫服。惡風倍防風白朮,汗多面腫倍牡蠣。

白話文:

牡蠣(煅製,三錢),白朮(一兩二錢半),防風(二兩半)

每服服用五錢藥粉,加入兩碗水煎煮,煮至只剩七分之一的量,趁溫熱時服用。

若有惡風症狀,加倍份量的防風和白朮。若出汗多、臉腫,加倍份量的牡蠣。

6. 耆附湯

治氣虛陽弱,虛汗倦怠。

黃耆(蜜炙),附子(炮,去皮臍,各二錢)

上銼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黃耆(蜜炙),附子(炮製、去除皮臍,各二錢)

以上藥材磨碎混合,加入兩碗水、三片生薑煎煮,煎至剩七分之一,過濾後溫熱服用。

7. 撫芎湯

治自汗頭眩,痰逆噁心。

白話文:

治療自汗不止、頭暈目眩、痰液阻滯、噁心等症狀。

川芎,白朮(炒),陳皮(以上各二錢),甘草(一錢,炙)

上銼作一服,水二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川芎、白朮(炒過)、陳皮(以上各兩錢)、甘草(一錢,炙過)

配製一劑藥,加入兩碗水,(加入)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七分之一的量,不受限於特定時間服藥。

8. 牡蠣散

治諸虛,體常自汗,驚惕不寧。

白話文:

治療虛弱證狀,身體經常自發出汗,有驚嚇感且坐立不安。

左顧牡蠣(用米泔水洗,煅過),黃耆(蜜炙),麻黃根(以上各一兩),白朮(半兩),甘草(炙,一分),小麥(百餘粒)

白話文:

  • 左顧牡蠣:用米泔水洗淨,然後燒製過。

  • 黃耆:用蜂蜜炙烤過。

  • 麻黃根:以上各一兩。

  • 白朮:半兩。

  • 甘草:炙烤過,一分。

  • 小麥:百餘粒。

上銼,每服三錢,水三盞,煎一盞半服。一方為細末,每服三錢,入紅棗三枚同煎,分三服。

白話文:

  1. 將上列藥物切碎,每次取三錢藥材,加水三碗,煎至一碗半的量,即可服用。

  2. 將藥物研磨成細末,每次取三錢藥材,加入紅棗三枚,一同煎煮,分成三份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