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二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二 (13)

1. 半夏散

治伏梁積心下,硬急滿悶,不能食,胸背疼痛。

白話文:

治療藏於橫隔膜下方的積塊,心下部位硬結、緊迫、脹滿、悶痛,無法進食,並伴有胸背疼痛。

半夏(湯泡,一錢),鱉甲(醋炙,各一兩半),川大黃(銼炒),訶黎勒皮,桂心,前胡,當歸焙,青橘皮(去白),檳榔,木香,京三稜(炮,以上各一兩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稍熱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半夏:用湯水泡發,取一錢。

  • 鱉甲:用醋炙烤,取各一兩半。

  • 川大黃:銼碎炒熟。

  • 訶黎勒皮:一兩。

  • 桂心:一兩。

  • 前胡:一兩。

  • 當歸:焙乾,一兩。

  • 青橘皮:去白瓤,一兩。

  • 檳榔:一兩。

  • 木香:一兩。

  • 京三稜:炮製,一兩。

2. 乾漆丸

治伏梁,氣橫心下,堅牢不散,胸甲連背多疼。

白話文:

治療伏梁症,氣滯在心下部位,結成硬塊不易散開,胸部及連接背部的地方常感疼痛。

乾漆(搗碎,炒煙盡),芫花(醋拌炒),鱉甲(醋塗炙,去裙襴),硇砂(研,以上各一兩),桃仁(去皮尖,麩炒),木香(不見火),川烏頭(去皮臍,銼,鹽拌炒黃,以上各半兩),雄黃(細研),麝香(研,各一分)。

白話文:

  • 乾漆(搗碎,炒至冒煙消失)

  • 芫花(用醋拌炒)

  • 鱉甲(用醋塗抹並烘烤,去除裙襴)

  • 硇砂(研磨,以上各一兩)

  • 桃仁(去皮尖,用麩子炒)

  • 木香(不經過火)

  • 川烏頭(去皮臍,切碎,用鹽拌炒至黃色,以上各半兩)

  • 雄黃(研磨成細粉)

  • 麝香(研磨,各一分)

上為細末,入別研藥令勻,醋煮麵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十丸,,食前用溫酒送下。

白話文:

將上方的藥材磨成細末,然後分別研磨各種藥材,使之均勻。再用醋煮麵糊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十丸,在進餐前用溫酒送服。

3. 心之積伏梁丸

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,久不愈,令人煩心。

白話文:

從肚臍上方開始,腫大的範圍像手臂一樣大,向上直到心口的位置,長時間無法痊癒,會讓人感到心煩不安。

黃連(去須,一兩半),厚朴(去粗皮,薑製炒),人參(各半兩),黃芩(三錢),桂心(去粗心),茯神(去皮木),丹參(炒,以上各一錢),川烏頭(炮,去皮臍),巴豆霜,菖蒲,乾薑(炮,以上各半錢),紅豆(二分)

白話文:

  • 黃連(去除鬚根,1.5兩)

  • 厚朴(去除粗皮,用薑汁炒製),人參(各半兩)

  • 黃芩(3錢)

  • 桂心(去除粗心)

  • 茯神(去除皮和木屑)

  • 丹參(炒製,以上各1錢)

  • 川烏頭(炮製,去除皮和肚臍)

  • 巴豆霜

  • 菖蒲

  • 乾薑(炮製,以上各半錢)

  • 紅豆(2分)

上為極細末,入巴豆霜研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初服二丸,一日加一丸,二日加二丸,漸加至大便溏,再從兩丸加服,食遠黃連湯送下,周而復始。積減大半勿服。秋末加厚朴半兩,減黃連半兩,黃芩全不用。

白話文:

將巴豆霜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加入煉蜜和丸,丸的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開始服用時,服用兩丸,每天增加一丸,兩天後增加兩丸,逐漸增加藥量,直到大便溏瀉,再從兩丸開始增加服用量。服用時,請用遠黃連湯送服,如此反覆循環。累計服藥量減少一半時,停止服用。在秋季結束時,加入半兩厚朴,減少半兩黃連,黃芩則完全不再使用。

4. 蒜紅丸

治脾積,腹脹如鼓,青筋浮,坐臥不得者。

白話文:

治療脾臟積滯,腹部脹大如同鼓面,青色的靜脈浮現在皮膚上,病人無法安坐或躺下。

丁香,木香,沉香,縮砂仁,青皮(去白),陳皮(去白),檳榔,蓬莪朮,草果(去皮),牽牛(以上各一兩),粉霜,肉豆蔻(麵裹煨,各一兩),白茯苓(去皮),人參(各半兩),蒜(二百枚,一半生用,一半火煨熟)

白話文:

丁香、木香、沉香、砂仁、青皮(去白)、陳皮(去白)、檳榔、蓬莪朮、草果(去皮)、牽牛(以上各一兩),粉霜、肉豆蔻(麵裹煨,各一兩),白茯苓(去皮)、人參(各半兩),蒜(二百枚,一半生用,一半火煨熟)。

上為細末,以生熟蒜研如膏,生絹紐取汁,和藥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丸,加至十五丸,食後淡鹽湯送下。忌鹹酸魚酢茶醬淹藏雞鴨生冷馬牛雜肉之類,只可食淡白粥一百日。

白話文:

首先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生蒜和熟蒜研磨成膏狀,用生絹布過濾取汁,把藥汁和藥材混合製成丸劑,大小如梧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到七顆,逐漸增加到十五顆,飯後服用,用淡鹽湯送服。需要忌口,避免食用鹹酸魚、醋、茶醬、醃藏的雞鴨肉、生冷的馬肉牛雜肉等食物,只能吃清淡的白粥,並持續一百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