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三 (3)
卷之二十三 (3)
1. 咳逆通治方
2. 橘皮竹茹湯
治吐利後,胃虛膈熱而咳逆。
橘皮(三錢),竹茹(二錢),人參(二錢),甘草(一錢,炙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紅棗三枚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嘔吐腹瀉後,因為胃虛導致胸膈有熱而引起的咳嗽、氣逆。
藥材包含:橘皮三錢、竹茹二錢、人參二錢、炙甘草一錢。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碗,放入生薑五片、紅棗三枚,煎煮成一碗,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。
3. 柿蒂湯
治胃膈痞滿咳逆。
柿蒂(五錢),丁香(三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治療胃部和膈膜部位脹滿、咳嗽、氣逆等症狀的藥方。
藥材:柿蒂(五錢)、丁香(三錢)。
使用方法:將上述藥材配成一劑,加入兩盅水,以及生薑五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,不拘時間服用。
4. 半夏生薑湯
治噦欲死。
半夏(湯泡,六錢),生薑(五錢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分作二服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治療呃逆不止,幾乎要死的情況。
用半夏(用熱水浸泡過,六錢),生薑(五錢)。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,煎煮至剩下一盅。分作兩次服用,時間不限。
5. 桂苓白朮丸
治痰逆,止咳嗽,散痞滿壅塞,開堅結痛悶,進飲食。調和五臟。
辣桂,乾生薑(各二錢半),半夏(湯泡七次),茯苓(去皮,各一兩),白朮,陳皮(去白),澤瀉(以上各半兩)
上為細末,麵糊和丸,如小豆大,每服二三十丸,生薑湯下,日三服。病在膈上,食後服,病在下,食前服,病在中,不拘時服。一方用黃柏黃連各半兩,水丸服效。
白話文:
桂苓白朮丸
這個藥方用來治療痰液上湧、止咳,消除胸腹痞滿脹塞,疏通堅硬的結塊和疼痛悶脹,增進食慾,調和五臟的功能。
藥材包含:肉桂(帶辣味的桂皮)、乾薑(各二錢半)、用熱水浸泡七次的半夏、去除外皮的茯苓(各一兩)、白朮、去除內層白膜的陳皮、澤瀉(以上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調和製成丸子,像小豆子一樣大小。每次服用二三十顆,用生薑湯送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如果病症在橫膈膜以上(上腹部),就在飯後服用;如果病症在橫膈膜以下(下腹部),就在飯前服用;如果病症在中間(中腹部),則不拘泥於何時服用。另一個藥方會加入黃柏和黃連各半兩,用水製成藥丸服用,也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