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二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二 (4)

1. 香稜丸

治五積,破痰癖,消症塊,散積聚。

木香(不見火),丁香(不見火),青皮(去白),川楝子(炒),茴香(炒,以上各半兩),三稜(炮銼,酒浸一宿),枳殼(去穰,麩炒,各一兩),莪朮(一兩,用去殼巴豆三十粒同炒,巴豆黃色,去巴豆不用)

上為細末,醋煮麵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以硃砂末為衣,每服五十丸,不拘時用炒生薑鹽湯送下,溫酒亦可。

白話文:

香稜丸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五積(體內多種氣血痰食的積滯)、破除痰癖(頑固的痰結)、消除癥瘕腫塊(腹內結塊的疾病)、以及疏散積聚(體內氣血瘀滯)。

藥材組成:

木香(不經過火處理)、丁香(不經過火處理)、青皮(去掉內層白色部分)、川楝子(炒過)、茴香(炒過,以上各用半兩),三稜(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後炮製、切碎)、枳殼(去掉中間的白色部分,用麩皮炒過,各用一兩),莪朮(一兩,與去殼巴豆三十粒一同炒,炒到巴豆呈現黃色時,將巴豆取出不用)。

製作方法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煮過的麵糊做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再以硃砂粉作為外衣。

服用方法:

每次服用五十丸,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,用炒過的生薑鹽湯送服,溫酒也可以。

2. 妙應丸

治老人虛入一切虛寒,痃癖積塊,攻脹疼痛。

黑附子(二枚,各重七錢,去皮臍,剜作罐子),硇砂(三錢,用水一盞,化在盆中,火上熬干,秤),木香(七錢半,不見火),破故紙(炒),蓽茇(各一兩)

上將飛過硇砂末,入在附子罐內,仍用附子末蓋口,用面和成,裹約半指厚,以慢炭火內煨令黃色,去面,同木香等藥為細末,卻將原裹附子熟面為細末,醋調煮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,食後用生薑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「妙應丸」,是用來治療老年人因為虛弱導致的各種虛寒症狀,以及像是痃癖(腹部腫塊)、積塊等,還有因為氣滯造成的腹部脹痛。

藥材包含:

黑附子(兩枚,每枚重七錢,去掉皮臍,挖空做成罐子狀),硇砂(三錢,用一碗水化開在盆中,放在火上熬乾,然後稱重),木香(七錢半,不能碰到火),破故紙(炒過),蓽茇(各一兩)。

製作方法: 首先將飛過的硇砂磨成粉末,放入附子做成的罐子裡,再用附子磨成的粉末蓋住罐口。然後用麵粉和水揉成麵團,包裹住附子罐子,厚度約半指。用微弱的炭火慢慢煨烤,烤到麵團變成黃色。取出後,去掉麵團,把附子和木香等藥材一起磨成細粉。再把之前包裹附子的烤熟麵團也磨成細粉,用醋調煮成糊,把藥粉做成藥丸,大小像綠豆一樣。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

3. 肥氣丸

治肝之積,在左脅下,如覆杯,有頭足如龜鱉狀,久不愈,發咳逆嘔,其脈弦而細。

當歸(頭),蒼朮(各一兩半),青皮(一兩,炒),蛇含石(醋煅淬,七錢半),三稜,莪朮,鐵孕粉(各三兩,與三稜莪朮同入醋,煮一伏時久)

上為細末,醋煮米糊為丸,如綠豆大,每服四十丸,用當歸浸酒下,食遠服。

白話文:

治療肝臟的積聚,位置在左邊脅肋下方,像倒扣的杯子,有頭和足,形狀像烏龜或鱉,病久不癒,會引發咳嗽、氣逆、嘔吐,脈象呈現弦而細的狀態。

藥方組成:當歸(頭部),蒼朮(各一兩半),青皮(一兩,炒過),蛇含石(用醋煅燒後再用醋淬火,七錢半),三稜,莪朮,鐵孕粉(各三兩,與三稜、莪朮一同放入醋中,煮一個時辰),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醋煮米糊做成丸劑,大小像綠豆一樣,每次服用四十丸,用當歸浸泡的酒送服,在飯後遠離用餐時間服用。

4. 伏梁丸

治心積起臍上,至心大如臂,久不已,病煩心,身體髀股皆腫,環臍而痛,其脈沉而芤。

茯苓(去皮),厚朴(去皮,薑製炒),人參(去蘆),枳殼(去穰,麩炒),三稜(煨),半夏(湯泡七次),白朮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遠用米飲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心臟部位的積塊,從肚臍上方開始,向上長到像手臂一樣大,長時間沒有消退,導致心煩意亂,身體和大腿都腫脹,肚臍周圍疼痛,脈象呈現沉而空虛的狀態。

使用茯苓(去除外皮),厚朴(去除外皮,用薑汁拌炒),人參(去除蘆頭),枳殼(去除內瓤,用麩皮拌炒),三稜(煨過),半夏(用熱水浸泡七次),白朮(各取等量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麵糊調和製成丸劑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飯後用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