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二 (3)
卷之四十二 (3)
1. 大七氣湯
治五積六聚,狀如癥瘕,隨氣上下,發作有時,心腹疼痛,上氣窒塞,小腹脹滿,大小便不利。
益智,陳皮(去白),莪朮,京三稜,青皮(去白),桔梗(去蘆),香附(炒,去毛),藿香葉,肉桂(以上各一錢半),甘草(炙,一錢)。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治療五積六聚,病症表現像腫塊,會隨著氣的運行而上下移動,發作時間不定,會感到心腹疼痛,呼吸困難,小腹脹滿,大小便不順暢。
藥方組成有:益智仁、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)、莪朮、京三稜、青皮(去除白色內膜)、桔梗(去除蘆頭)、香附(炒過,去除毛鬚)、藿香葉、肉桂(以上各用一錢半),甘草(炙烤過,用一錢)。
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,放入生薑三片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前服用。
2. 廣茂潰堅湯
治中滿腹脹,內有積塊,堅硬如石,,令人坐臥不能,大小便澀滯,上氣喘促,面色萎黃,通身虛腫。
方見脹滿門
白話文:
這個「廣茂潰堅湯」是用來治療腹部脹滿,肚子裡面有腫塊,而且腫塊堅硬如石頭,讓人坐也不是、躺也不是,大小便不順暢,呼吸急促,臉色枯黃,全身虛腫的。
這個藥方可以在治療脹滿的相關章節中找到。
3. 木香化滯湯
治因憂氣食濕面,結於中脘,腹皮微痛,心下痞滿,不思飲食,食之不散,常常痞氣。
木香,柴胡,橘皮,草豆蔻(以上各一錢半),當歸,枳實(麩炒,各一錢),半夏(湯泡,二錢),紅花,甘草(炙,各半錢)
上作一服,用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憂愁、生氣、飲食不節制、濕氣困擾而導致的病症。這些因素會讓氣滯留在中脘(胃部),造成腹部皮膚微微疼痛,心窩處堵悶脹滿,沒有食慾,吃了東西也不消化,常常感到胸腹脹悶。
藥方組成如下:木香、柴胡、橘皮、草豆蔻(以上各1.5錢),當歸、枳實(用麩皮炒過,各1錢),半夏(用湯泡過,2錢),紅花、甘草(炙烤過,各0.5錢)。
將以上藥材作為一劑,加入兩盅水,三片生薑,煎煮至剩下一盅,在飯後遠離吃飯時間服用。
4. 溫白丸
治心腹積聚,癥瘕積塊,大如杯碗,心脅脹滿,如有所礙,十種水腫痞塞,翻胃吐逆,並皆治之。
皂角(去皮弦子,炙),巴豆(去皮心膜,出油),厚朴(去粗皮,薑製炒),吳茱萸(湯泡,炒),紫菀(去葉土,各半兩),茯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),蜀椒(去目及合口者,炒出汗),肉桂(去粗皮),乾薑(炮),柴胡(去蘆),桔梗(去蘆),菖蒲(各一兩),川烏(炮,去皮臍,二兩半)。
上為細末,入巴豆再研令勻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丸,食前生薑湯送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「溫白丸」可以用來治療心腹部位的腫塊積聚,像是腫瘤或硬塊,大到像杯子或碗一樣。還能處理心胸和脅肋部位的脹滿不適感,感覺好像有東西阻礙。另外,它也能治療各種水腫、腹部痞塞、以及胃氣上逆、嘔吐等症狀。
藥方組成包括: 皂角(去除皮和筋,炙烤過)、巴豆(去除皮和裡面的膜,並榨出油)、厚朴(去除粗皮,用薑汁製過再炒)、吳茱萸(用熱水浸泡過再炒)、紫菀(去除葉子和泥土,以上各半兩)、茯苓(去除皮)、人參(去除蘆頭)、蜀椒(去除籽和開裂的果實,炒到出汗)、肉桂(去除粗皮)、乾薑(炮製過)、柴胡(去除蘆頭)、桔梗(去除蘆頭)、菖蒲(以上各一兩)、川烏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,二兩半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再將巴豆粉加入其中混合均勻。用煉製過的蜂蜜將藥粉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五顆,在飯前用生薑湯送服。
5. 勝紅丸
治脾積氣滯,胸膈滿悶,肚腹疼痛,氣促不安,嘔吐清水,丈夫酒積,婦人血積,小兒食積,並皆治之。
青皮,陳皮,三稜(醋煮),莪朮(醋煮),乾薑(炮),良薑(以上各一兩),香附(炒,去毛,二兩)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用生薑湯送下。一方用蘿蔔子一兩,炒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主要治療脾臟積滯、氣機不暢,導致的胸悶、腹脹疼痛、呼吸急促不安、嘔吐清水等症狀,不論是男子因飲酒造成的積滯、婦女因血瘀造成的積滯、還是孩童因飲食積滯,都可使用此藥。
藥材組成包含:青皮、陳皮、三稜(用醋煮過)、莪朮(用醋煮過)、乾薑(炮製過)、良薑(以上各一兩),以及香附(炒過,去除毛須,二兩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醋調製成的糊狀物將藥粉揉成丸子,大小如梧桐子一般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生薑湯送服。另外有一個方子,加入炒過的蘿蔔子一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