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四十二

2. 積聚門(附論)

《針經》云:夫積者,蓋厥氣生足,悗悗生脛寒,脛寒則血脈凝澀,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,入於腸胃則䐜脹,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,日以成積,卒然多飲食則腸滿。起居不節,用力過度,則絡脈傷,陽絡傷則血外溢,血外溢則衄血;陰絡傷則血內溢,血內溢則後血。腸胃之絡傷。

則血溢於腸外,有寒汁沫與血相搏,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。或外中於寒,內傷於憂怒,則氣上逆,則六輸不通,溫氣不行,凝血蘊里不散,津液凝澀滲著而不去,而成積矣。且如見於五臟者,各有名焉:肝之積曰肥氣,以季夏戊己日得之。何以言之?肺病傳於肝,肝當傳脾,脾季夏適王,王者不受邪,肝復欲還肺,肺不肯受,故留結為積,故謂之肥氣,以季夏戊己日得之。心之積名曰伏梁,脾之積名曰痞氣,肺之積名曰息賁,腎之積名曰奔豚,此其五積之名。

積者陰氣也,聚者陽氣也。故陰沉而伏,陽浮而動。氣之所積名曰積,氣之所聚名曰聚。故積者五臟所生,聚者六腑所成。其始發者有常處,其痛不離其部,上下有所終始,左右有所窮處。聚者陽氣也,其始發無根本,上下無所留止,其痛無常處,謂之聚。故以是別知積聚也。

又有七症八瘕,又有石瘕腸覃。陳無擇論癥瘕屬肝部,積聚屬肺部。夫症者證也,瘕者假也。假物而成形,然有七症八瘕之名,經論亦不詳出,雖有蛟蛇鱉肉發蝨米等七證,初非定名,偶因食物相感而致患爾。若婦人癥瘕,則由內外不內外,因動傷五臟氣血而成。古人謂為痼疾,以蛟蛇等為生瘕,然亦不必泥此,並屬血病。

蛇發等事,皆出偶成,但飲食間誤中之,留聚假血而成,自有活性。亦猶永徽中僧病噎者,腹中有一物,其狀如魚,即生瘕也。又有石瘕,歧伯曰:石瘕生於胞中,寒氣客於子門,子門閉塞,惡血當瀉不瀉,壞血留止,日以益大,狀如懷子,月事不以時下,皆生於女子,可導而下。《寶鑑》曰:夫膀胱為津液之府,氣化則能出矣。

今寒客於子門,則必氣塞不通,血壅不流,而壞血以止之,結硬如石,是名石瘕也。此氣先病而血後病,故月事不來,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。故《難經》云:任之為病,其內苦結,男子為七疝,女子為瘕聚,此之謂也。非大辛之藥不能已。又有腸覃,歧伯曰:此病寒氣客於腸,外與胃相搏,不得榮養,因有所繫,瘕而內著,惡氣乃起,息肉乃生。

其始生者大如雞卵,稍以益大,至其成如懷子之狀,久者離歲,按之則堅,推之則移,月事以時下,此其候也。夫腸者大腸也,覃者延也。大腸以傳道為事,乃肺之府,肺主衛,衛為氣,氣者炅則泄,寒則凝,令寒氣客於大腸,故衛氣不榮,有所繫止,而結瘕在內貼著,其延久不已,是名腸覃也。氣散則清,氣聚則濁,結為瘕聚,所以惡氣乃起,息肉乃生。

小漸益大,至期而鼓,其腹則如懷子狀也。此氣病而血未病,故月事不斷以時下,此非妊娠,在乎脈辨。《原病式》曰:症者腹中堅硬,按之應手,謂之症也。《聖惠方》謂症猶證也。然水體柔順,而今反堅硬如地者,亢則害承乃制也。瘕者腹雖硬,而忽聚忽散,無有常准,故《聖惠方》云:瘕猶假也,以其病瘕未及症也。

經曰:血不流而寒薄,故血肉凝而成瘕也,腹內結痛也。經曰:小腸移熱於大腸,為虙瘕,謂小腸熱移入大腸,兩熱相搏,則血溢而為虙瘕。血澀不利,則月事沉滯而不行,故云虙瘕為沉。虙與伏同,若瘕為疝誤矣。然則瘕病亦有熱者,或陽氣鬱結,怫熱壅滯,而堅硬不消者,非寒症瘕也。

以脈別之,王氏謂脈沉伏者症也,快堅者瘕也。故《難經》乃言五積為病,且如肝之積曰肥氣,在左脅下如覆杯,久不已令人發咳逆痎瘧,連歲不已;心之積曰伏梁,起臍上,大如臂,上至心下,久不已令人病煩;心脾之積曰痞氣,在胃脘覆大如盤,久不已令人四肢不收,發黃疸,飲食不為肌膚;肺之積曰息賁,在右脅下如覆杯,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,喘嗽發肺癰;腎之積曰奔豚,發於小腹,上至心下,若豚狀,或上或下,無時,久不已令人喘逆,骨痿少氣。此五積之狀,各隨五臟之經發病,故不同也。

東垣云:且積之為病,或因暴怒七情之氣,或六淫之邪,其初甚微,導引去之可也。留而不去,遂成五積。治當五郁之法,經言積之生於陰者,蓋憂思傷心,重寒傷肺,忿怒傷肝,醉以入房,汗出當風傷脾,用力過度,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。積之所成,由自來矣。有言積聚,有言癥瘕,有言痃癖,雖名異而病同。

東垣先生隨經用藥,制立五方,治五積,各有所主論,當察其所痛,以知其應。有餘不足,可補則補,可瀉則瀉,無逆天時,詳臟腑高下,如寒者熱之,結者散之,客者除之,留者行之,堅者削之,消者安之,摩者咸而軟以苦瀉之。全真氣,節飲食,慎起居,和其中外,可使畢已。

若以大毒之劑攻之,積不能除,反傷真氣,終難治矣。許學士解其要略,大抵治積以所惡者攻之,以所喜者誘之則愈。且如硇砂阿魏治肉積,葛根麥櫱治酒積,木香檳榔治氣積,桃仁紅花治血積,南星半夏治痰積,牽牛甘遂治水積,三稜莪朮治癖積,礞石巴豆治食積,雄黃膩粉治涎積,各從其類,而對證治之。若用群啄之藥分其勢,則難取效。

須是認得分明,是何積聚,兼見何證,然後增加佐使之藥,不爾反有所損,要在臨時消息也。《脈經》曰:脈來細而附骨者積也,寸口積在胸中,微出寸口,積在喉中,關上積在臍旁上,關下積在心下,微下關積在少腹,尺中積在氣街。脈出在右,積在右,脈出在左,積在左,脈兩出,積在中央,各以其部處之。

脈來小沉而實者,胃中有積聚,不食,食即吐;肺積脈浮而毛,按之辟易;心積脈沉而芤,上下無常處;肝積脈弦而細;腎積脈沉而急。脈沉重而中散者,因寒食成症,脈左轉而沉重者,氣症在胃中,右轉出不至寸口者,肉有肉症也。潔古云:養正積自除。譬如滿座皆君子,縱有一小人,自無容地而出。

今其真氣實,胃氣強,積自消矣。潔古之言,豈欺我哉!《內經》曰:大積大聚,衰其大半而止。滿實中有積氣,大毒之劑尚不可過,況虛中有積者乎?此乃治積之一端也。邪正虛實,宜詳審焉。此皆古人論脈病證治,實後人之龜監,為醫者能體古人之心為心,治證無不效矣。

白話文:

《針經》提到:所謂「積」,是源自足部的厥氣,導致腿部感到悶悶的寒冷。腿部的寒氣會讓血液循環變得凝滯,血液凝滯後,寒氣會向上進入腸胃。寒氣進入腸胃後,會引起脹氣,脹氣讓腸外的水分無法正常散去,日積月累就形成了「積」。如果突然大量進食,腸胃也會感到脹滿。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,或者過度勞累,會導致血管受損。陽性血管受損會導致出血,陰性血管受損則會內出血。腸胃的血管受損,血液會滲漏到腸外,與寒氣和水分混合,形成固態,無法散去,最終形成「積」。

如果身體內部受到寒冷,或者情緒波動大,氣血運行會受到阻礙,六條主要經絡會受阻,身體的溫暖氣息無法正常流通,血液會在體內凝結,津液也會變得粘稠,這些都會形成「積」。五臟形成的積各有名稱:肝臟形成的積叫做「肥氣」,通常在夏季末期形成。為什麼呢?因為肺部疾病會傳染到肝臟,肝臟再傳染到脾臟,但脾臟在夏季末期最強壯,不會接受疾病,肝臟想要把疾病傳回肺部,肺部卻不接受,於是疾病就在肝臟裡形成積,叫做「肥氣」。心臟形成的積叫做「伏梁」,脾臟形成的積叫做「痞氣」,肺臟形成的積叫做「息賁」,腎臟形成的積叫做「奔豚」,這些就是五臟形成的積。

「積」是由陰性氣息產生,「聚」是由陽性氣息產生。陰性氣息沉澱而隱藏,陽性氣息浮動而活動。氣息在體內聚集叫做「積」,氣息在體內凝聚叫做「聚」。「積」是由五臟產生,「聚」是由六腑產生。積在開始形成時有固定的部位,疼痛不會離開該部位,上下有終點和起點,左右有範圍。聚是陽性氣息,開始形成時沒有固定部位,上下沒有停留位置,疼痛沒有固定位置,這就是積和聚的區別。

另外還有「七症」、「八瘕」,以及「石瘕腸覃」等疾病。陳無擇認為症瘕屬於肝臟系統,積聚屬於肺臟系統。症是指固態的病變,瘕是指可變的病變。瘕是由外界因素造成,有七症八瘕的名稱,但經典中沒有詳細描述。雖然有蛟蛇、鱉肉、頭髮、蝨子、米飯等七種症狀,但這些並不是固定的名稱,只是偶然因為食物引起的疾病。婦女的症瘕,通常是因為內外因素導致五臟氣血失調而產生。古人認為這是慢性疾病,蛟蛇等生物可以生長在體內形成瘕,但這種觀點不一定正確,所有這些都屬於血液疾病。

蛇、頭髮等生物,都是偶然產生的,只有在飲食中誤食才會進入體內,然後與血液結合形成病變,並且具有生命。例如,唐代僧侶患噎食症,腹部有一個像魚一樣的東西,這就是生瘕。還有一種石瘕,岐伯說,石瘕生於子宮,由於寒氣入侵子宮,導致子宮閉塞,血液無法正常流出,導致血液凝結,逐漸增大,形狀像懷孕一樣,月經無法如期而至,這種疾病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,可以使用導引法將其排出。膀胱是液體的儲存器,氣息正常時可以排泄。但如果寒氣入侵子宮,氣息就會被堵塞,血液就會凝結,像石頭一樣堅硬,這就是石瘕。這種疾病是氣息先受到影響,然後血液才受到影響,因此月經不會來臨,需要使用導引法才能將其排出。因此,《難經》提到,任脈疾病,內部會感到結實,男性會產生七種疝氣,女性會產生瘕聚,就是指這種疾病。除非使用非常辛辣的藥物,否則無法治療。

另一種疾病是腸覃,岐伯說,這種疾病是由寒氣入侵腸道,外部與胃相接觸,無法獲得正常的營養,因此形成結塊,然後在體內固定,惡氣就會產生,息肉就會生長。最初形成時,大小像雞蛋,然後逐漸增大,最終形狀像懷孕一樣,持續多年,按壓時會感到堅硬,但可以移動,月經仍舊按時來臨,這是腸覃的特徵。腸道是大腸,覃是延續的意思。大腸負責傳遞消化物,是肺臟的府,肺臟主掌衛氣,衛氣是氣息,氣息熱時會排泄,氣息冷時會凝結,因此寒氣入侵大腸,衛氣無法正常運作,形成結塊,然後在體內固定,延續不斷,這就是腸覃。氣息散開時,血液清澈,氣息凝聚時,血液混濁,形成結塊,因此惡氣就會產生,息肉就會生長。小結塊逐漸增大,最終像懷孕一樣膨脹,這是腸覃的特徵。這種疾病是氣息受到影響,血液尚未受到影響,因此月經仍然按時來臨,這不是懷孕,需要通過脈診來判斷。

《原病式》提到,症是指腹部堅硬,按壓時可以感受到,稱為症。《聖惠方》認為症就像證據一樣。然而,水體本來柔軟順暢,現在反而變得堅硬,就像地面一樣,這是因為過度發展導致的。瘕是指腹部雖然堅硬,但會忽聚忽散,沒有固定的標準,因此《聖惠方》認為瘕就像假貨一樣,因為瘕還沒有達到症的程度。

經典提到,血液無法流動,再加上寒氣入侵,導致血液和肌肉凝結,形成瘕,腹部會感到疼痛。經典又提到,小腸的熱氣傳遞到大腸,形成虙瘕,這是因為小腸的熱氣進入大腸,兩個部位的熱氣相互碰撞,導致血液溢出,形成虙瘕。血液無法正常流動,導致月經沉滯,無法排出,因此虙瘕會形成沉積。虙和伏的意義相同,如果瘕被誤診為疝氣,那是錯誤的。然而,瘕疾病也有熱性的,可能是因為陽氣鬱結,導致熱氣堵塞,形成堅硬的結塊,這不是寒性的症瘕。

根據脈診判斷,王氏認為脈沉伏是症,脈快堅是瘕。因此,《難經》提到五臟形成的積,例如肝臟形成的積叫做肥氣,位於左側肋骨下方,形狀像倒置的杯子,長期存在會導致咳嗽、發燒和寒戰,連續幾年都不會好轉;心臟形成的積叫做伏梁,從肚臍上方開始,大小像手臂,延伸到心臟下方,長期存在會導致煩躁;心脾形成的積叫做痞氣,位於胃脘部位,覆蓋面積大如盤子,長期存在會導致四肢無力,出現黃疸,飲食無法滋養皮膚;肺臟形成的積叫做息賁,位於右側肋骨下方,形狀像倒置的杯子,長期存在會導致寒熱交錯,喘息和咳嗽,甚至發展成肺炎;腎臟形成的積叫做奔豚,從小腹開始,延伸到心臟下方,形狀像小豬,可能向上或向下移動,沒有固定的時間,長期存在會導致呼吸困難,骨骼萎縮,氣息短促。這些就是五臟形成的積的特徵,各自沿著五臟的經絡發病,因此有不同的特徵。

東垣提到,積聚疾病可能是因為暴怒、七情氣息或六淫邪氣,最初可能很輕微,可以通過引導法治療。但如果疾病沒有消除,就會形成五臟形成的積。治療應該遵循五鬱法,經典提到積是由陰性氣息產生,例如憂慮傷心,重寒傷肺,憤怒傷肝,醉酒後性行為,汗水吹風傷脾,過度勞累或性行為後汗水吹風傷腎。積的形成,是由這些因素造成的。有人提到積聚,有人提到症瘕,有人提到痃癖,雖然名稱不同,但疾病是相同的。

東垣先生根據經典使用藥物,制定五種方法治療五臟形成的積,各自有專門的理論,應該根據疼痛部位來判斷。如果病情嚴重,需要使用藥物治療;如果病情輕微,可以通過調理飲食和生活習慣來治療。不要違背自然規律,詳細瞭解臟腑的位置和高低,例如對於寒性疾病,使用溫熱藥物;對於結塊,使用散結藥物;對於外來病菌,使用抗菌藥物;對於瘀血,使用活血藥物;對於堅硬結塊,使用削減藥物;對於消耗性疾病,使用滋補藥物;對於摩擦性疾病,使用緩和藥物;對於炎症性疾病,使用苦味藥物。這樣可以保護正氣,節制飲食,謹慎生活,調節內外環境,可以完全治癒疾病。

如果使用劇烈的藥物攻擊疾病,積不會消除,反而會傷害正氣,最終難以治癒。許學士解釋了治療積聚疾病的關鍵,大體上,治療積應該使用患者不喜歡的藥物,使用患者喜歡的藥物誘導,才能治癒。例如,使用硇砂和阿魏治療肉質結塊,使用葛根和麥芽治療酒精中毒,使用木香和檳榔治療氣質結塊,使用桃仁和紅花治療血液結塊,使用南星和半夏治療痰液結塊,使用牽牛和甘遂治療水腫,使用三稜和莪朮治療肝臟結塊,使用礞石和巴豆治療食物結塊,使用雄黃和膩粉治療唾液結塊,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。如果使用多種藥物,效果可能會更差。

必須清楚地識別疾病類型,確定是哪種積聚疾病,同時考慮其他症狀,然後增加輔助藥物,否則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。在治療過程中,需要根據病情調整藥物,以確保最佳療效。《脈經》提到,脈象細而附著於骨頭表示積,如果脈象出現在寸口,表示積在胸部;如果脈象稍微超出寸口,表示積在喉嚨;如果脈象出現在關節上方,表示積在肚臍附近;如果脈象出現在關節下方,表示積在心臟下方;如果脈象稍微低於關節,表示積在小腹;如果脈象出現在尺骨中段,表示積在氣街。如果脈象出現在右手,表示積在右側;如果脈象出現在左手,表示積在左側;如果脈象出現在雙手,表示積在中央,根據脈象位置判斷積的部位。

如果脈象細而沉實,表示腸胃有積,不飲食或飲食後立即嘔吐;如果肺臟積的脈象浮動而毛糙,按壓時會感到避開;如果心臟積的脈象沉而芤,上下沒有固定位置;如果肝臟積的脈象弦而細;如果腎臟積的脈象沉而急。如果脈象沉重而中間分散,表示因為食用寒涼食物而形成症;如果脈象左轉而沉重,表示氣質症在胃中;如果脈象右轉而不出現在寸口,表示肉質結塊。

潔古提到,保持正氣,積自然消失。這就像一個房間裡全是君子,即使有一個小人,也沒有立足之地。如果正氣充足,腸胃功能強健,積自然消失。潔古的話並不是騙人的。《內經》提到,對於大積大聚,應該減少一半的藥量,然後停止治療。如果實證中有積,使用劇烈藥物仍然不可取,何況虛證中有積呢?這是治療積的一種方法。邪氣和正氣的虛實情況,需要詳細審查。這些都是古人對脈診、疾病和治療的討論,對後人來說是一種借鑒,醫生能夠理解古人的思想,治療疾病時效果一定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