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 (1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十 (14)

1. 炮腎散

治水氣腫滿。

巴戟(去心,麩炒),甘遂(炒黃),木香,苦葶藶(炒),沉香(銼),澤瀉(以上各一分),膩粉(一錢),檳榔(一枚生,一枚炮),陳皮(去白),芫花(醋拌炒),麥櫱(以上各半兩)
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用豬腰子一枚,以竹刀割開,去筋膜,切作三片,糝藥末在內,用濕紙裹,慢火煨令香熟,先煮蔥白三莖,令熟細切,將蔥白與粟米同煮粥一碗,先食粥一半,方食腰子,藥後再食粥令盡,臨臥時服,至五更大小便下赤黃惡物是效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水氣導致的腫脹飽滿。

藥材包含:巴戟天(去除內心,用麩皮炒過)、甘遂(炒至黃色)、木香、苦葶藶(炒過)、沉香(磨碎)、澤瀉(以上各一份)、膩粉(一錢)、檳榔(一枚生的,一枚炮製過)、陳皮(去除白色內膜)、芫花(用醋拌過炒)、麥芽(以上各半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取豬腰子一個,用竹刀剖開,去除筋膜,切成三片,將藥末灑在裡面,用濕紙包好,用小火慢慢煨烤至香熟。先煮蔥白三根,煮熟後切細,將蔥白與小米一起煮成粥一碗,先吃一半粥,再吃腰子,吃完藥後再將剩下的粥吃完,睡覺前服用。如果到清晨大小便排出紅色、黃色、惡臭的穢物,就表示藥效發揮了。

2. 奪命丸

治水氣腫病。

大戟(麩炒),甘遂(炒,各一分),苦葶藶(半兩,一半生,一半熟用),澤瀉(一分半)

上為細末,煮棗肉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若四肢腫者,名為順水,溫漿水下三丸,星月上時服,至天曉利下惡物;若四肢瘦腹腫者,名為逆水,以苦葫蘆子神麯煎湯送下二丸,小便頻快是效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水腫疾病的。

藥材包含:炒過的大戟、炒過的甘遂(各一份)、苦葶藶(半兩,一半生用,一半炒熟用)、澤瀉(一份半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煮過的棗肉混合製成藥丸,大小如梧桐子。如果四肢腫脹,這種情況稱為「順水」,用溫熱的米湯送服三顆藥丸,在傍晚上星辰出現時服用,直到天亮就會排出體內不好的東西。如果四肢消瘦但肚子腫大,這種情況稱為「逆水」,用苦葫蘆子的神麯煎湯送服二顆藥丸,小便頻繁且順暢就表示有效。

3. 商陸豆方

治水氣腫滿。

生商陸(切如麻豆),赤小豆(各等分),鯽魚(三尾,去腸肚,存鱗)

上將二味,實裝魚腹中,以線縛之,用水三升,慢火煮豆爛,去魚,只取二味,空心食之,就以魚汁送下。甚者過二日再為之,不過三劑瘥。

白話文:

治療水腫脹滿的藥方。

取生的商陸(切成像麻豆一樣大小),紅豆(分量與商陸相同),鯽魚(三條,去除內臟,保留魚鱗)。

將商陸和紅豆填入魚腹中,用線綁好,加入三升水,用小火慢煮至豆子軟爛,撈出魚,只取商陸和紅豆,空腹食用,並用煮魚的湯汁送服。如果症狀嚴重,可隔兩天再服一次,通常不超過三次就能痊癒。

4. 檳榔散

治水氣,腳膝浮腫,大小便不利,上氣喘急。

檳榔(二兩),木香,桂心(各半兩),紫蘇莖葉,牽牛(微炒),陳皮(去白),赤茯苓,木通(以上各一兩),郁李仁(一兩半,湯浸去皮,微炒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煎桑白皮湯調下,臨臥再服。

治腫從腳起,稍上進者,入腹則殺人,亦治水腫。

上用赤小豆一斛,煮令極爛,得四五斗汁,溫以漬膝以下,日日為之,數日消盡。若已入腹者,不必漬,但煮小豆食之,莫雜吃飯及鮭魚鹽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水腫引起的腳和膝蓋浮腫,大小便不順暢,以及呼吸急促等症狀。

藥材包含:檳榔(二兩)、木香、桂心(各半兩)、紫蘇莖葉、牽牛子(稍微炒過)、陳皮(去掉白色的部分)、赤茯苓、木通(以上各一兩),以及郁李仁(一兩半,用熱水浸泡後去皮,稍微炒過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空腹時用桑白皮煎的湯調服。睡前再服用一次。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從腳開始往上蔓延的腫脹,如果腫脹進入腹部就會危及生命,也可用於治療一般的水腫。

另外,可以用赤小豆一斛,煮到非常爛,得到四五斗的汁液,用溫熱的汁液浸泡膝蓋以下部位,每天都這樣做,數日後腫脹就會消退。如果腫脹已經進入腹部,就不用浸泡,但可以煮赤小豆食用,不要混雜米飯、鮭魚或鹽一起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