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1)
卷之二十二 (1)
1. 人參黃耆散
治虛勞客熱,肌肉消瘦,四肢倦怠,五心煩熱,咽乾頰赤,心忪潮熱,盜汗減食,咳嗽膿血。
人參(去蘆),生地黃,桔梗(以上各一兩),桑白皮,半夏(湯洗),紫菀(以上各一兩半)秦艽茯苓(以上各二兩),柴胡,知母(以上各二兩半),鱉甲(去裙,酥炙),天門冬(去心各三兩)黃耆(三兩半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生薑三片,煎至七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一方去生地黃,用地骨皮赤芍藥。
白話文:
這個方子主要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身體發熱,表現為肌肉消瘦,四肢疲乏無力,手心、腳心、胸口感覺煩熱,咽喉乾燥,臉頰發紅,心悸,像潮水一樣一陣陣發熱,盜汗,食慾減退,咳嗽有膿血等症狀。
藥材組成如下:人參(去除蘆頭)、生地黃、桔梗各一兩,桑白皮、半夏(用熱水洗過)、紫菀各一兩半,秦艽、茯苓各二兩,柴胡、知母各二兩半,鱉甲(去除邊緣,用酥油炙烤過)、天門冬(去除中心)各三兩,黃耆三兩半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粗末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一碗水,以及三片生薑,煎煮到剩七分時,去除藥渣,不論什麼時候溫服。 另外有一個替代配方,是去除生地黃,改用的是地骨皮和赤芍藥。
2. 小品湯
治血虛,潮熱往來,嘔逆自汗,渾身痠痛咳嗽。
白芍藥(炒),黃耆(各二兩),人參,半夏(湯洗),白茯苓,當歸(洗),肉桂(去皮),甘草(炙,以上各一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,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去核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此方用於治療血虛引起的身體不適,症狀包含:發熱時冷時熱、想吐、容易流汗、全身痠痛和咳嗽。
藥材組成有:炒過的白芍藥、黃耆(各八錢),人參、湯洗過的半夏、白茯苓、洗淨的當歸、去皮的肉桂、炙甘草(以上各四錢)。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入一碗半水,放入三片生薑和一顆去核的紅棗,一起煎煮到剩七分,濾掉藥渣,在飯前溫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