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四十 (6)
卷之四十 (6)
1. 雄黃神金散
治十種水腫證候。
一從腳腫,根在心。葶藶(以糯米同炒,去米)
二從肚腹腫,根在腹。椒目
三從陰腫,根在腎。澤瀉
四從膝腫,根在肝。芫花(醋炒)
五從面腫,根在肺。桑白皮
六從心腫,根在肋。雄黃
七從四肢腫,根在脾。甘遂
八從口腫,根在小腸。巴戟(去心)
九從腰腫起,根在腎。大戟
十從四肢腫起,根在胃。茯苓
上為細末,所主藥加倍,余各等分,每服二三錢,空心用井水調服,以利為度,量人虛實加減,服食忌如法。
白話文:
治十種水腫證候
一、腳腫,根在心。 用葶藶(以糯米同炒,去米)。
二、肚腹腫,根在腹。 用椒目。
三、陰腫,根在腎。 用澤瀉。
四、膝腫,根在肝。 用芫花(醋炒)。
五、面腫,根在肺。 用桑白皮。
六、心腫,根在肋。 用雄黃。
七、四肢腫,根在脾。 用甘遂。
八、口腫,根在小腸。 用巴戟(去心)。
九、腰腫起,根在腎。 用大戟。
十、四肢腫起,根在胃。 用茯苓。
用法: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末,主藥劑量加倍,其餘藥物等分。每次服用二至三錢,空腹用井水調服,以利尿為度。根據患者虛實情況加減藥量。服食忌口遵醫囑。
註解:
- 此處的「根」指的是水腫的病根,即臟腑的病變導致水腫。
- 上述藥物僅供參考,實際用藥需遵醫囑。
- 中醫認為,水腫的病因多種多樣,需根據不同的證型,選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2. 塗臍膏
治水腫,小便澀少。
地龍,豬苓,針砂
白話文:
-
地龍:
-
地龍是一種蚯蚓,在中醫中,地龍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,風濕病,瘡癤腫脹,以及其他炎症。
-
地龍也被認為具有解毒的功能,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毒素。
-
豬苓:
-
豬苓是一種真菌,在中醫中,豬苓可用於治療尿路感染,水腫和腫瘤。
-
豬苓也被認為具有利尿的功能,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水分。
-
針砂:
-
針砂是一種礦物,在中醫中,針砂可用於治療便祕,腹瀉,腹痛和嘔吐。
-
針砂也被認為具有止血的功能,可以幫助人體止血。
上等分為末,蔥涎調敷臍中,寸高束之。
病水寒不得宣,行成濕腫證,脈來沉遲,色多青白,不煩不渴,小便艱少而澀,大便滑泄。
一頭黃顙八須魚,綠豆同煎一合余。
熟作濃羹成頓服,自然水腫漸消除。
退腫集賢丸,治諸腫。
白話文:
將上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蔥汁調和後敷在肚臍上,用布條綁緊,高度約一寸。
如果病症是由於體內寒濕不能宣洩導致的水腫,患者脈象沉遲,面色青白,不發熱不口渴,小便量少且澀,大便稀軟。
可以用一條黃顙八須魚,加入綠豆一起煎煮,約一合左右的量。
煮熟後熬成濃湯,一次喝完,水腫自然會慢慢消退。
退腫集賢丸可以治療各種水腫。
商陸,豬苓,漢防己,苦葶藶,椒目,滑石,海金沙,黑牽牛(取末),大腹皮,續隨子(去油),赤茯苓(各一兩),巴豆(二十七粒,去油),黃連(半兩,淨)
白話文:
商陸、豬苓、漢防己、苦葶藶、椒目、滑石、海金沙、黑牽牛(研成細末)、大腹皮、續隨子(去油)、赤茯苓(各一兩)、巴豆(二十七粒,去油)、黃連(半兩,淨)。
上為細末,煨蒜搗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五丸,五更溫服,兩日服一次。初服商陸湯,次服赤小豆湯,三服用木瓜湯下。
白話文:
將收斂的中藥研磨成細碎粒子,將蒜瓣弄碎,混合後做成丸狀,藥丸大小如同梧桐樹的種子一般,每次服用二十五丸。在凌晨時溫熱水服用,兩天服用一次。第一次服用商陸湯,第二次服用赤小豆湯,第三次以木瓜湯送服用。
3. 木香分氣湯
治氣留滯四肢,腹急中滿,胸膈脅肋膨脹,虛氣上衝,小便臭濁。
白話文:
治療氣滯留在四肢,腹部緊繃且中有脹滿感,胸口與兩側脅肋部位膨脹,虛弱的氣向上衝動,小便味道臭且渾濁。
木香,豬苓,澤瀉,赤茯苓,半夏,枳殼,檳榔,燈心草,蘇子(各等分)
上銼碎,每服一兩,水二盞煎,入麝香末少許,同服。
白話文:
木香、豬苓、澤瀉、赤茯苓、半夏、枳殼、檳榔、燈心草、蘇子(均等份)
4. 沉香海金沙丸
治一切積聚,脾腫脹肚大,青筋羸瘦。
白話文:
治療所有類型的積聚病症,包括脾臟腫大、腹部膨脹以及身體消瘦出現青筋的情況。
沉香(三錢),海金沙(一錢半),輕粉(一錢,牽牛末(一兩)
白話文:
沉香(三錢):又稱沉水香,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,具有理氣止痛、溫中止瀉、納氣平喘的功效。
海金沙(一錢半):又稱海金石,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
輕粉(一錢):又稱滑石粉,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、止血止瀉的功效。
牽牛末(一兩):又稱牽牛子,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瀉下逐水、通便排毒的功效。
上研獨頭蒜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空心用燈心木通湯送下。
白話文:
將獨頭蒜研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十丸,空腹時用燈心木通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