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九 (23)
卷之三十九 (23)
1. 足踏丸
治腳氣腫滿,痛連骨髓。
白話文:
腳氣導致腳腫脹,疼痛深入骨髓。
烏頭(三兩,生去皮臍,搗為細末),樟腦(二兩,細研)
上再研令勻,釅醋為丸,如彈子大,置藥一丸於爐子上,中心踏之,衣被蓋覆,汗出如涎為效。
白話文:
烏頭(三兩,生用,去皮臍,搗碎成細末),樟腦(二兩,研磨成細粉)。
將藥材研磨均勻,加入濃醋做成丸子,大小如彈珠。將一顆丸子放在爐子上,用腳踩在中間,用衣被蓋住,直到出汗像流水一樣,即表示有效。
2. 熏洗方
治腳氣。
防風(半兩),蛇床子,黃耆(各一兩),木通(一兩半),荊芥,莽草(各二兩)
上為粗末,濃煎湯,極滾沸,擱腿在桶上熏,令通手時即洗之,須是露出腳指不可洗。
白話文:
防風(10克),蛇牀子、黃耆(各20克),木通(30克),荊芥、莽草(各40克)
使用粗大的藥草,煎煮濃湯,煮沸後極滾燙,將腿放在桶子上燻蒸。等藥湯溫度適宜時,就用藥湯搓洗,注意腳趾露出時不要搓洗。
3. 鷺鷥藤散
淋渫腿膝疼痛。
鷺鷥藤,蘇枋木
上件各等分,㕮咀入定粉少許,每用一兩,水五碗,煎數沸,先熏,候通手即洗。
白話文:
鷺鷥藤、蘇枋木
以上兩種藥材各取等分,搗碎成細粉狀。每次取一兩藥粉,加五碗水煎煮數次。先用藥水燻蒸,待藥水溫度能忍受時,再用藥水清洗患處。
4. 沉香散
治腳氣,春夏妨發,或肝腎風虛,脾氣乏弱,但覺昏悶,不欲飲食,並宜服之。
白話文:
本方主治腳氣,在春夏之際容易發作,或肝腎風氣虛弱,脾氣不足,只感到頭昏腦脹,不想進食,都適合服用此方。
沉香,黃耆(銼),牛膝(去苗),白茯苓,白朮(以上各三分),羌活(去蘆),防風(去蘆),酸棗仁(微炒),羚羊角屑,人參(去蘆),桂心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,木瓜(乾者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熟地黃,訶黎勒皮,石斛(去根節,以上各一兩)
上銼碎,每服四錢,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棗三枚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白話文:
沉香、黃耆(切成小塊)、牛膝(去除根鬚)、白茯苓、白朮(以上各三錢)、羌活(去除蘆葦)、防風(去除蘆葦)、酸棗仁(微炒)、羚羊角屑、人參(去除蘆葦)、桂心、甘草(炙烤,以上各半兩)、木瓜(乾燥的)、附子(炮製,去除皮和肚臍)、熟地黃、訶黎勒皮、石斛(去除根和節,以上各一兩)。
把中藥材研磨成細小的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重,加上一中碗水,再放入半錢重的生薑和三顆紅棗,煎煮至剩餘六成,過濾掉藥渣,不限時間,趁溫熱時服用。
5. 枳殼散
治腳氣,春夏妨發,或稍心腹壅悶,腳膝煩疼,大便不利,小便赤少。
白話文:
治療腳氣,在春夏季節容易發作,或有輕微的心腹脹悶、腳膝疼痛煩躁、大便不通、小便赤黃而少的情況。
枳殼(麩炒),紫蘇莖葉,赤茯苓(各三分),川大黃(銼,微炒),赤芍藥,檳榔(以上各一兩),五加皮,羚羊角屑,木通,獨活,黃芩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
上銼碎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白話文:
枳殼(用麩炒製),紫蘇莖葉、赤茯苓(皆取三分之一)。川大黃(銼碎、微炒),赤芍藥、檳榔(各一兩)。 五加皮、羚羊角碎片、木通、獨活、黃芩、甘草(炙製,以上各半兩)。
將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一杯水和半錢生薑,煎煮至剩下六分量,過濾掉渣滓,於飯前溫熱服用。
6. 加味香蘇散
治腿腳痠疼,足面赤腫,步履艱辛。
濕氣周遊腳腿疼,香蘇散煮鷺鷥藤;
木香芍藥仍加入,功效如神喚得應。
白話文:
濕氣在腿腳間遊走,導致疼痛,香蘇散加煮鷺鷥藤。
木香和芍藥一同加入,功效如同神助,立竿見影。
7. 紫蘇散
治風毒腳氣,腳重虛腫。
白話文:
由於風毒導致的腳氣,腳部腫脹沉重,骨節疼痛。
紫蘇,桑白皮,茴香(炒),木通(以上各一錢半),枳殼(三錢,炒),羌活,獨活,荊芥,甘草(炙),青皮,木瓜(以上各七分增),大腹子(一錢二分)
白話文:
紫蘇、桑白皮、茴香(炒)、木通(以上各一錢半)、枳殼(三錢,炒)、羌活、獨活、荊芥、甘草(炙)、青皮、木瓜(以上各七分增)、大腹子(一錢二分)。
上㕮咀,分作二帖,用水二盞,生薑三片,蔥白一莖,煎至八分,去滓,食遠服。
白話文:
把藥材分兩份,每份用二碗水,加上生薑三片、蔥白一根,煎至藥液只剩八分之一,過濾渣滓,飯後半小時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