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二 (1)
卷之二十二 (1)
1. 補勞茯神散
補一切氣虛勞疾。
茯神,白茯苓,人參,遠志(去心),龍骨,肉桂,陳皮,甘草(炙,以上各一兩),麥門冬(去心),五味子,當歸(以上各一兩半),黃耆(二兩)
上為末,分作八服,每服用水一升半,生薑五片,紅棗七枚,煎至一升,趁前藥後,空心服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方可以用來補養各種因氣虛引起的勞損疾病。
藥材包含:茯神、白茯苓、人參、遠志(去除內心)、龍骨、肉桂、陳皮、炙甘草,以上各用一兩;麥門冬(去除內心)、五味子、當歸,以上各用一兩半;黃耆,用二兩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分成八份。每次取一份,加入一升半的水、五片生薑、七枚紅棗,煎煮至剩下一升。趁著前次服用的藥效還在的時候,空腹服用。
2. 延齡膏
治一切勞。
蛤蟆,鶴骨,鰻鯏,豬牙皂角,棗葉,木香,丁香(以上各等分),麝香(少許,另研)
上為細末,用羊腸大者盛之,纏定兩頭,於飯甑上蒸熟為度。取出候冷,以竹刀割開刮下,同腸表裡盡研細,便入麝香一處同研令勻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。服藥時須辰巳間,用茅香熟湯吞下,更看病人壯劣,旋旋服之,須得一度吃盡一百丸,後以衣被覆出汗,病甚者略露面,其蟲從汗出。屍蟲如麥麩大,余者皆微狀,用出盡汗後,病人其身便輕快。
候汗乾,即換卻元著衣服及臥物等。初服藥覺當時藥便盡吐出,並不住,即難療,或一百丸存六七十丸,猶可醫,別以初藥補數如藥便住,疾無不退。服藥忌一切發勞物,甚者進兩服至三服,即永除根本。一服後別用吃,無觸忌,治勞煮散三五服為妙。初出汗,頻換手帕揩之,約兩頓飯久,勞蟲隨藥瀉下,一度用盆盛之,其蟲微狀,浮在面上動。服藥後如不吐,甚妙也,一生永忌觸犯諸藥,苦參人參空青麥門冬烏頭等切忌服之。
治五勞七傷,明目益筋力,宣而復補。
上於八九月採仙茅,用竹刀刮去黑皮,切如豆粒,米泔浸兩宿,陰乾為末,煉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旦空心酒飲,任便下二十丸,禁食牛乳及黑牛肉,大減藥力。本西域道人所傳,開元元年波羅門僧進此藥,明皇服之有效,當時禁方不傳,天寶之亂,方書流散上都,不空三藏始得此方,傳與司徒李勉尚書路嗣恭給事齊抗僕射張建封,服之皆得力。路公久服金石無效,及得此藥,其益百倍。
齊給事守縉雲日,少氣力,風瘙,繼作服之,遂良愈。
白話文:
延齡膏
這藥能治療各種虛勞病症。
藥材包含:蛤蟆、鶴骨、鰻魚骨、豬牙皂角、棗葉、木香、丁香(以上各取等量),再加上少許麝香(另外研磨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較大的羊腸將藥粉裝入,把兩端紮緊,放在蒸飯的鍋子上蒸熟。取出放涼後,用竹刀將羊腸割開,刮下裡外的藥粉,一同研磨細緻,再加入麝香一起研磨均勻。接著將藥粉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百顆。服藥時間要在早上七點到十一點之間,用茅香煮過的熱湯送服。用藥時要觀察病人體質強弱,慢慢服用,務必要一次吃完一百顆藥丸。吃完藥後要用被子蓋好讓身體出汗,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稍微露出臉部。體內的蟲會隨著汗水排出,這些蟲如同麥麩大小,其餘的則是很微小的形狀。等出汗後,身體就會感到輕鬆。
待汗水乾了之後,要立刻換下原本穿的衣服和使用的寢具。初次服藥時,如果馬上把藥全部吐出來,並且無法止住,就難以醫治。如果吃了一百顆藥丸還剩下六七十顆,就還有救。可以再將原本的藥材補足,讓病人繼續服用,如果藥物可以止住吐,病就會好轉。服藥期間,要避免食用會加重虛勞的食物。病情嚴重者可以服用兩到三次,就能徹底根除病根。第一次服藥之後,可以另外食用其他食物,不用忌口,用來治療虛勞的煮散,服用三到五次效果最好。第一次出汗時,要頻繁用手帕擦拭汗水,大約經過兩頓飯的時間,體內的勞蟲就會隨著藥效排出,可以用盆子裝著,可以看到很微小的蟲,漂浮在水面上動。服藥後如果沒有嘔吐,效果就很好。一生都要忌諱服用苦參、人參、空青、麥門冬、烏頭等藥材。
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五勞七傷,使眼睛明亮,增強筋骨力量,具有疏通又滋補的功效。
另外有一個仙茅藥方:每年八九月採收仙茅,用竹刀刮去外皮,切成豆粒大小,用米泔水浸泡兩晚,陰乾後磨成粉末,再用煉好的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天早晨空腹時,用酒送服二十顆,要禁食牛奶和黑牛肉,會大幅降低藥效。這個藥方是西域道人傳下來的,唐玄宗開元元年,有位婆羅門僧人獻上此藥,唐玄宗服用後效果顯著。當時這個藥方被列為禁方,不對外流傳,到了天寶之亂時,藥方才散落到民間。不空三藏才得以得到此方,並傳給了司徒李勉、尚書路嗣恭、給事齊抗、僕射張建封等人,他們服用後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。路公長期服用金石藥物沒有效果,得到這個藥方後,效果增強百倍。齊給事在擔任縉雲縣官時,體力衰弱,患有風瘙,服用此藥後,病症很快就好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