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三十九

2. 腳氣門(附論)

夫腳氣者,有南北之分。孫真人云:凡四時之中,皆不得久坐久立濕冷之地,亦不得因酒醉而為脫衣跣足,當風取涼,皆成腳氣。若暑月久坐久立濕冷之地者,則濕冷之氣蒸人經絡,病發必熱而四肢痠疼,煩悶;若寒月久坐久立濕冷地者,則濕冷之氣上入經絡,病發則四肢皆為轉筋。世有勤工學之士,久坐久立於濕地,冷風來入經絡,不覺成病也。

《內經》曰:當風取涼,醉以入房,能成此疾也。東垣云:《千金》《外臺》《總錄》所錄,皆系南方卑濕,霧露所聚之地。其民腠理疏,陽氣不能外固,因而履之,則清濕襲虛,病起於下。此由血氣衰弱,受清濕之邪氣,與血並行膚腠,邪氣盛,正氣少,故血氣澀。澀則痹,虛則弱,故令痹弱也,後人名曰腳氣。

《針經》云:有道以來,有道以去,治之多以艾焫為佳,以導引濕氣出外,及飲醪醴以通經散邪。所制之方,寒藥少,熱藥多,用麻黃川烏姜附之屬。《內經》云:濕淫於內,以苦發之,麻黃苦溫,發散者也,川烏辛熱,走而不能守,通行經絡,姜附辛甘大熱,助陽退陰,亦散清熱之邪。又察足之三陰三陽,,是何經絡所起,以引用藥為主治。

復審六氣,何氣客之,治以佐使之藥。《醫學發明》曰:《異法方宜論》云,北方者,其地高陵,居風寒冰冽,其俗飲湩酪而肉食。凡飲湩酪者,以飲多速飲為能。經曰:因而大飲則氣逆。又云:食入於陰,行氣為陽,乃反陰道是為逆也。夫乳酪醇酒者,濕熱之物,飲之屬也。

加以奉養太過,亦滋其濕,水性潤下,氣不能煦,故下注於足脛,積久而成腫滿疼痛。此飲食下流之所致也。《通評虛實論》曰:谷入多而氣少,濕居下也,況湩酪醇酒之濕熱蓄於谷者也?《至真要大論》云:太陰之勝,火氣內菀,流散於外,足脛胕腫,飲發於中,胕腫於下,此之謂也。

故飲入於胃,遊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臟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若飲食自倍,脾胃乃傷,則胃氣不能施行,脾氣不能四布,故下流乘其肝腎,濕流於足脛,加之房事不節,陽虛陰盛,遂成腳氣。孫真人云:古人少有此疾,自永嘉南渡,衣冠之人多有之。

亦此意也。東垣云:夫腳氣之疾,實水濕之所為也。蓋濕之害人皮肉筋脈而屬於下,然亦有二焉:一則自外而感,一則自內而致。南方之疾,自外而感者也。北方之疾,自內而致者也。其治法自應不同,故諸公詳析而論之。嚴氏曰:古無腳氣之說,《內經》名厥,兩漢名緩風,後謂之腳氣,名雖不同,其實一也。

初得不覺,因他病乃始發,或奄然大悶,經三兩日方覺之,先從腳起,或緩弱疼痹,或行起忽倒,或兩脛腫滿,或足膝枯細,或心中忪悸,或小腹不仁,或舉體轉筋,或見食吐逆,惡聞食氣,或胸滿氣急,或遍體痠疼,此其候之不同也,其脈浮而弦者起於風,濡而弱者起於濕,洪而數者起於熱,遲而澀者起於寒。凡此皆由腎虛而生。

然婦人亦病腳氣者,必因血海虛,乘七情,遂成斯疾。且婦人病此者眾,皆因血海虛而得之,與男子腎虛相類矣。男女用藥固無異,但兼以治憂恚之藥,無不效也。須量人盛衰,微加滋補,不然則氣血日衰,必使年年遇蒸熱而作,理之必然,陳無擇曰:腳氣不專主一氣,亦不專在一經,故與中風寒暑濕為異耳。兼有所雜生諸病,未易分別,須尋三陰三陽病所在後,察脈虛實為治。

《發明》曰:《內經》論南方者,其地下,水土弱,霧露之所聚也。江東嶺南,大率如此。春夏之交,山川蒸菀,風濕毒氣為甚,感之遂成瘴毒腳氣。《外臺秘要》云:第一忌嗔,嗔則心煩,煩則腳氣發。又禁大語,大語則傷肺,肺傷亦發動。又不得露足當風,冷水洗足,雖夏月常須閉護,慎之慎之,《發明》曰:第一凡酒及湩酪勿使過度,過度則損傷脾胃,下注於足脛胕腫,遂成腳氣。第一欲不可縱,嗜欲則腳氣發。

凡飲食之後宜緩行,經云:逸者行之。又云:病在脾,忌溫食飽食,濕地濡衣。楊大受云:腳氣之疾,自古皆當疏下,為疾壅故也。然不可太過,則損傷脾胃,使營運之氣,不能上行,反下注為腳氣也。又不可不及,不及則使氣壅不得消散,立方於後,詳虛實而用之。羌活導滯湯、導水丸、除濕丹,此藥如腳氣在表在氣血之分而疏下,隨宜而用之。

《活人書》云:凡腳氣服補藥及用湯渫洗者,皆醫之大禁也。楊大受云:腳氣是為壅疾,當以宣通之劑,使氣不能成壅也,壅既成而盛者,砭惡血而去其重勢。經曰:蓄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夫前代各人所論,其腳氣所感不一,有在表而得之,有在氣血之分而得之,或從風寒暑濕得之,或因虛實而得之,在乎醫者診視果決而治之。

白話文:

【腳氣病症篇】

腳氣病可分為南北兩種類型。孫真人指出,無論四季,都不可長時間坐在潮濕寒冷的地方,也不能在酒醉後赤腳行走,讓風吹涼身體,這些行為都會導致腳氣病的發生。在炎熱的月份,如果長時間坐在潮濕寒冷的地面上,濕冷之氣會蒸騰進入人體的經絡,病發時會感到全身發熱,四肢痠痛,心情煩悶;而在寒冷的月份,同樣的情況會導致濕冷之氣侵入經絡,四肢可能出現抽筋現象。許多勤奮學習的人,因為長時間坐在潮濕地面,冷風悄悄入侵經絡,不知不覺中染上了這種疾病。

《內經》提到,迎風取涼,醉酒入房,都是導致這類疾病的根源。東垣先生認為,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和《總錄》等典籍記載的腳氣病例,多來自南方濕潤的地區,那裡霧氣聚集,居民皮膚毛孔較為鬆弛,無法有效防禦外界侵擾。一旦接觸到這種環境,清冷濕氣就會趁虛而入,疾病從下肢開始蔓延。這是因為血液和氣息虛弱,受到清冷濕氣的侵擾,與血液一同在皮膚和肌肉間流動,邪氣過盛,正氣不足,導致血液運行不暢,形成痹弱狀態,後世稱之為腳氣病。

《針經》指出,疾病來時有跡可循,治療時多採用艾灸療法,以引導濕氣排出體外,同時飲用甜酒幫助經絡疏通,驅散邪氣。治療腳氣的方子通常少用寒性藥物,多用熱性藥物,如麻黃、川烏、薑、附子等。《內經》說,濕氣在體內過剩,應使用苦味藥物來發散,麻黃性溫味苦,能促進汗腺分泌,川烏性熱味辛,能夠快速通行經絡,薑和附子則能增強陽氣,抑制陰氣,對抗清冷濕氣的侵擾。此外,還需觀察腳部的三陰三陽經絡,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。

再進一步分析六氣,確定是哪種氣候因素導致疾病,然後選用相應的輔助藥物進行治療。《醫學發明》中提到,《異法方宜論》指出,北方地區地勢高峻,風寒冰凍,當地居民習慣飲用奶酪,食用肉類。飲用奶酪時,他們傾向於大量快速飲用。經典醫書指出,過度飲用會導致氣息逆亂。食物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氣息本應順著陽氣上升,卻反向流入陰道,造成氣息逆轉。奶酪和濃酒等食物富含濕熱成分,過量飲用會加重體內濕氣。

如果生活過於奢華,也會增加體內濕氣,水分具有向下滲透的特性,氣息無法溫暖全身,因此濕氣向下沉積在雙腳和小腿,長久下來會引起腫脹疼痛。這正是飲食不當導致的後果。《通評虛實論》提到,攝入的食物多,而產生的氣息卻少,這表明濕氣積聚在下部,尤其是對於那些大量攝入奶酪和濃酒的人來說更是如此。《至真要大論》中講述,太陰之氣過盛,火氣內藏,向外擴散,導致腳部和小腿腫脹,飲食中的濕熱成分從內部發作,引起下肢的腫脹,這就是腳氣病的表現。

飲食進入胃部後,會被分解為精華氣息,上傳至脾臟,脾臟再將精華氣息分散至全身,最終歸集於肺臟,通過肺臟調節水分循環,將水分輸送至膀胱,水分均勻分佈於全身,與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相協調,成為一種常態。然而,如果飲食過量,脾胃功能受損,胃氣無法正常運行,脾氣無法將精華氣息廣泛分佈,導致濕氣向下流入肝臟和腎臟,影響腳部和小腿的健康。再加上性生活不節制,陽氣虛弱,陰氣過盛,最終導致腳氣病的發生。孫真人表示,古人很少患有此病,直到永嘉南渡後,許多高層人士開始頻繁患病。

東垣先生認為,腳氣病實際上是由水濕引起的。濕氣會侵害人的皮膚、肌肉、筋骨和脈絡,主要集中在下肢,但也存在兩種情況:一種是外感濕氣,另一種是內因濕氣。南方的腳氣病屬於外感濕氣,而北方的腳氣病則是內因濕氣所致。治療方法自然有所不同,因此各位專家詳細分析並討論了各自的觀點。嚴氏指出,古代並無腳氣病的概念,《內經》中稱之為“厥”,兩漢時期稱之為“緩風”,後來才被稱為腳氣病,雖然名稱不同,但實質上是一種疾病。

剛開始患腳氣病時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直到其他疾病發作時才會顯現出來,可能會突然感到極度疲憊,經過兩三天後才會察覺。病情通常從腳部開始,可能出現緩慢虛弱、疼痛或麻痹的症狀,行走時可能會突然倒下,雙腿可能出現腫脹或腳踝變得枯瘦,心臟可能出現悸動,小腹可能失去知覺,全身可能出現抽筋,看到食物可能感到噁心,甚至聞到食物的味道也會反胃,胸部可能感到滿脹或呼吸困難,全身可能感到痠痛,這些症狀各不相同,但都與腳氣病有關。脈搏浮而弦代表風邪,濡而弱代表濕邪,洪而數代表熱邪,遲而澀代表寒邪。所有這些情況都源自腎臟虛弱。

然而,女性也可能患上腳氣病,通常是因為血液虛弱,情緒波動,最終發展成這種疾病。女性患者比較普遍,都是因為血液虛弱而患病,與男性腎虛相似。男女患者使用的藥物基本相同,但需要加入一些治療情緒問題的藥物,效果更佳。治療時必須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,適度補充營養,否則氣血會日益衰退,每年遇到炎熱天氣時,病情可能會再次爆發,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。陳無擇先生指出,腳氣病並非由單一原因引起,也不侷限於某一經絡,因此與風寒暑濕等疾病不同。腳氣病可能伴隨著其他併發症,很難區分,必須先找到三陰三陽經絡的病變部位,再根據脈象的虛實情況進行治療。

《發明》中提到,《內經》描述南方地區地勢低窪,土壤濕潤,霧氣聚集,如江東嶺南等地。春夏季節,山川蒸騰,風濕毒氣盛行,感染後容易引發瘴毒腳氣。《外臺祕要》指出,最重要的是避免生氣,生氣會導致心情煩躁,進而誘發腳氣病。同時要避免大聲說話,因為大聲說話會傷害肺部,肺部受損也會誘發腳氣病。此外,不能將腳暴露在風中,也不能用冷水洗腳,即使在夏天也要做好防護,務必小心謹慎。《發明》中進一步指出,飲酒和飲用奶酪時必須適量,過量會損傷脾胃,導致腳部和小腿腫脹,最終發展成腳氣病。此外,性生活不宜過度,否則也會誘發腳氣病。飯後應輕鬆散步,經典醫書中提到,“逸者行之”。另外,經典醫書還指出,脾胃疾病患者應避免溫熱食物和飽食,遠離潮濕環境,避免衣服濕潤。

楊大受先生認為,腳氣病在古代通常需要通過排泄來治療,因為疾病是由於體內濕氣積聚所致。然而,排泄過程不宜過度,否則會損傷脾胃,導致營養吸收能力下降,反而會加重腳氣病。同樣,排泄過程也不宜過於緩慢,否則濕氣無法有效排出,導致疾病無法得到根治。後續將詳細介紹治療腳氣病的方子,根據患者虛實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。羌活導滯湯、導水丸和除濕丹等藥物可以根據病情需要進行選擇,用於治療腳氣病在表層或氣血層面的問題。

《活人書》中提到,腳氣病患者服用補藥或使用熱水浸泡治療都是醫學上的大忌。楊大受先生認為,腳氣病是由於體內濕氣積聚所致,應使用通暢氣血的藥物,防止氣血堵塞。對於嚴重的腳氣病,可以使用針刺放血的方法,去除體內的瘀血,減輕病情。經典醫書中提到,“蓄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”前人的各種理論,對於腳氣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看法。腳氣病可能是由外部因素引起,也可能由體內氣血失衡所致,可能是由風寒暑濕等因素引起,也可能由體質虛弱或實證所致。醫生在診斷和治療腳氣病時,必須全面考慮各種因素,做出正確判斷並採取適當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