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六 (4)

1. 阿膠飲

治小便遺失不禁。

阿膠(三兩,炒),牡蠣(燒成粉),鹿茸(切,酥炙,各四兩)

上銼散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七分,空心服。或為細末,米飲調服二錢亦可。

治小便失禁方。

上用雞腸一具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分三服。一方用雄雞燒灰為末,用三指撮,溫漿水調一錢,向北鬥服之,更良。

白話文:

阿膠飲

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小便失禁、無法控制的情況。

藥材:阿膠(三兩,用炒過的)、牡蠣(燒成粉末)、鹿茸(切片,用酥油烤過,各四兩)。

使用方法: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散的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一杯煎煮至剩七分,空腹服用。也可以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米湯調服二錢。

另外一個治療小便失禁的藥方:

將一副雞腸,用水三升煮至剩下一升,分成三次服用。還有一個藥方是用雄雞燒成灰,磨成粉末,每次用三指夾取的量,用溫熱的米漿水調服一錢,面向北斗星方向服用,效果更好。

2. 白薇散

治小便不禁。

白薇,白蘞,白芍藥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便失禁。

白薇、白蘞、白芍藥(各取等量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吃飯前用米粥調和後服用。

3. 白茯苓散

治小便不禁,日夜不止。

白茯苓,龍骨,乾薑(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續斷,桂心,甘草(炙,以上各一兩),熟地黃,桑螵蛸(微炒,各二兩)

上銼碎,每服四錢,水一盞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方劑叫做白茯苓散,用來治療小便失禁,不分白天黑夜都會漏尿的情形。

藥材包含:白茯苓、龍骨、炮製過的乾薑、炮製過去皮臍的附子、續斷、桂心、炙甘草(以上各一兩),熟地黃、稍微炒過的桑螵蛸(各二兩)。

將上述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用一碗水煎煮到剩六分,濾掉藥渣,在吃飯前溫熱服用。

4. 鹿茸散

治小便不禁,陰痿腳弱。

鹿茸(二兩,去毛,塗酥炙微黃),韭子(微炒),羊躑躅(酒拌炒乾),附子(炮,去皮臍)澤瀉,桂心(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以粥飲調服,漿水調服亦可。

白話文:

治療小便失禁、陽痿、腳無力的問題。

藥材包含:鹿茸(二兩,去除絨毛,塗上酥油稍微烤黃)、韭菜籽(稍微炒過)、羊躑躅(用酒拌過炒乾)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外皮和臍)、澤瀉、桂心(各一兩)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前用粥水調服,也可以用米漿水調服。

治腎臟虛,腰臍冷疼,夜遺小便。

鹿茸(去毛,酥炙令黃),烏賊魚骨(去甲,微炙,各三兩),當歸,白芍藥,桑寄生,龍骨(研),人參(以上各一兩),桑螵蛸(一兩半,中劈破,慢火炙令黃)

上為細末,更入龍骨同研令勻,每服一錢,用溫酒調服,空心日晚臨臥各一服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是治療腎臟虛弱,導致腰部、肚臍一帶感到寒冷疼痛,以及夜間遺尿的症狀。

藥材包含:鹿茸(去除毛,用酥油烤到黃色),烏賊魚骨(去除硬殼,稍微烤過,各三兩)、當歸、白芍藥、桑寄生、龍骨(磨成粉)、人參(以上各一兩)、桑螵蛸(一兩半,從中間剖開,用小火烤到黃色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再加入龍骨粉一起研磨均勻。每次服用一錢,用溫酒調和後服用,早晨空腹和晚上睡前各服用一次。

5. 菟絲子散

治小便多或不禁。

菟絲子(二兩,酒浸三日,曝乾,別搗為末用),牡蠣(燒為粉),附子(炮,去皮臍),五味子(各一兩),雞䏶胵(中黃皮二兩,微炒),肉蓯蓉(二兩,酒浸炙黃。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以粥飲調下。

治小便多或不禁。

上用雄雞喉嚨及矢白䏶胵裹黃皮燒為末,麥粥清盡服之亦可。以赤雞翅燒末,酒服三指撮,日三。

治遺尿及小便多或不禁。

益智(一兩,鹽水炒),龍骨(四錢,另研),牡蠣(煅研,半兩),川烏(去皮,半兩,炒黃色)

上為細末,酒煮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用川萆薢煎湯送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「菟絲子散」,用來治療小便次數過多或控制不住小便的狀況。

配方包含:菟絲子(二兩,用酒浸泡三天後曬乾,另外搗成粉末)、牡蠣(燒成粉)、附子(炮製過,去除皮和臍)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、雞內金(也就是雞胗裡面的黃色內皮,二兩,稍微炒過)、肉蓯蓉(二兩,用酒浸泡後烤黃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在飯前用粥湯調和後服下。

另外,也可以用公雞的喉嚨和雞屎白裡的黃色內皮包裹起來燒成灰,磨成粉,用麥粥清湯送服。還可以把紅雞翅膀燒成灰,用酒送服三指撮(約為一小撮),一天三次。

這個藥方主要治療遺尿以及小便次數過多或控制不住小便的狀況。

另一種配方是:益智(一兩,用鹽水炒過)、龍骨(四錢,另外研磨成粉)、牡蠣(煅燒後研磨成粉,半兩)、川烏(去除皮,半兩,炒至黃色)。
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酒煮成的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在空腹時用川萆薢煎的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