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五 (2)

1. 八正散

治心經蘊熱,臟腑秘結,小便赤澀,癃閉不通,及熱淋血淋,並皆治之。

方見火門。

白話文:

用於治療心經有熱,臟腑不通,小便赤黃且排尿困難,完全不通,以及熱淋或血淋的方劑,請參考「火門」。

2. 清心蓮子飲

治上盛下虛,心火炎上,口苦咽乾,煩渴微熱,小便赤澀,或欲成淋。

白話文:

心氣旺盛,脾腎虛弱,心火上炎,出現口苦咽乾,煩渴微熱,小便赤紅刺痛等症狀。嚴重時,可能會發展成尿淋。

石蓮肉(去心),白茯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),黃耆(蜜炙),黃芩(以上各錢半。),車前子,麥門冬(去心),地骨皮,甘草(炙,各一錢)

白話文:

石蓮肉(去核),白茯苓(去皮),人參(去蘆頭),黃耆(用蜜水炒過),黃芩(以上各半錢),車前子,麥門冬(去核),地骨皮,甘草(炙,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如發熱加柴胡薄荷各一錢。

白話文:

服用一劑藥,加入兩杯水,煮到只剩一杯,飯前服用。如果發燒,加入一錢的柴胡和薄荷。

3. 五苓散

治伏暑積熱,小便赤澀如淋。

方見暑門。

白話文:

此方見於治療暑熱病證的專門章節,主治由於暑熱積滯體內,導致小便赤黃刺痛,類似淋病的症狀。

4. 石葦散

治腎氣不足,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瀝不出,臍腹急痛,蓄作有時,勞倦即發,或尿如豆汁,或出砂石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腎氣不足、膀胱有熱、尿道不通、排尿困難、臍腹部急痛、蓄膿時有時無、勞累後發作、或尿液如豆汁、或排出砂石,這些症狀都可以治療。

石葦(去毛),葵子,木通,瞿麥,芍藥,白朮,滑石(以上各一錢半),王不留行,當歸(去蘆),甘草(以上各一錢)

白話文:

  • 石葦(去除絨毛):半錢

  • 葵子:半錢

  • 木通:半錢

  • 瞿麥:半錢

  • 芍藥:半錢

  • 白朮:半錢

  • 滑石:半錢

  • 王不留行:全株,半錢

  • 當歸(去除蘆頭):全株,半錢

  • 甘草:半錢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如作末,每服二錢,小麥煎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做成一付藥,用水二盅熬煮,直到剩下一盅,在飯前服用。如果做成藥粉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小麥煎煮的湯服用。

5. 導赤散

治心虛蘊熱,小便赤淋,或成淋痛。

白話文:

治療心氣不足、體內熱氣積聚,導致小便赤紅或排尿疼痛的狀況。

生地黃(四錢),木通(三錢),甘草(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竹葉十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生地黃(16 公克),木通(12 公克),甘草(8 公克)

一劑,水兩碗,竹葉十片,煎煮至剩下一碗,不拘時間服用。

6. 地膚子湯

治諸病後體虛觸熱,熱結下焦,遂成淋疾,小便赤澀,數起少出,莖痛如刺,或尿出血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療各種疾病後身體虛弱,觸熱則熱氣聚集在下焦,形成淋疾,小便赤痛,頻頻解手但尿量少,莖部刺痛,或小便中有血,一併治療。

地膚子,豬苓(各一錢半),海藻(洗去鹼),甘草梢,瞿麥(去梗),通草,黃芩,知母,枳實(麩炒),升麻,葵子(各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白話文:

  • 地膚子:1.5錢

  • 豬苓:1.5錢

  • 海藻:洗去鹼,1錢

  • 甘草梢:1錢

  • 瞿麥:去掉梗,1錢

  • 通草:1錢

  • 黃芩:1錢

  • 知母:1錢

  • 枳實:用麩炒過,1錢

  • 升麻:1錢

  • 葵子:1錢

作一劑,水兩碗,生薑三片,煎煮至一碗,不拘時間服下。

7. 五淋散

治膀胱有熱,水道不通,淋瀝不止,臍腹急痛,或尿如豆汁,或如砂石,膏淋尿血,並皆治之。

白話文:

治膀胱有熱,小便不通,滴漏不止,肚臍腹部急痛,或小便像豆汁,或像砂石,膿尿血尿,以上皆可治癒。

山茵陳,淡竹葉(各一錢),木通,滑石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,山梔子仁(炒),赤芍藥赤茯苓(各二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食前服。

白話文:

山茵陳、淡竹葉(各1錢),木通、滑石、甘草(炙,各1錢5分),山梔子仁(炒)、赤芍藥、赤茯苓(各2錢)

煎煮一劑藥材,加入兩碗水,煎煮至只剩一碗的量,在飯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