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一 (11)
卷之二十一 (11)
1. 降氣湯
益氣清神。
茯神(二兩),甘草(一兩半,炙),香附子(半斤,搗去毛,用新水浸一宿,炒黃色)
上為細末,熱湯點二錢,送下交感丹。
白話文:
這帖藥方名為「降氣湯」,功效是補益氣血、使精神清爽。
藥材包含:茯神(二兩)、炙甘草(一兩半)、香附子(半斤,去除毛後搗碎,用新水浸泡一個晚上,再炒至黃色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每次取二錢,用熱水沖泡,與交感丹一起服用。
2. 肉蓯蓉丸
治下部虛損,腹內疼痛,不喜飲食,此平補。
上用肉蓯蓉一斤,酒浸三日,細切焙乾為末,分一半用醇酒煮作膏,和一半末入臼中,搗五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加至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米飲送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是用來治療下半身虛弱、腹部疼痛、食慾不振的狀況,屬於平和的補益藥。
使用肉蓯蓉一斤,先用酒浸泡三天,然後切細烘乾磨成粉末。取一半粉末用濃醇的酒熬煮成膏狀,再和另一半粉末混合,放入臼中搗杵五百下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可以增加到三十丸,在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服。
3. 雙和湯
治男子婦人,五勞七傷,氣血不足,面色萎黃,四肢倦乏,將為虛勞之證,常服養氣益血。
當歸(去蘆,酒浸),熟地黃(酒洗),黃耆(去蘆,蜜炙,以上各三兩),川芎(二兩),甘草(炙),肉桂(去皮,不見火,各二兩二錢半),白芍藥(七兩半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棗一枚,煎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此方能治療男子女子因過度勞累、內傷導致的氣血不足,臉色蠟黃,四肢疲倦無力,將要轉為虛勞的病症。經常服用可以補養氣血。
藥材組成:當歸(去除蘆頭,用酒浸泡)、熟地黃(用酒洗過)、黃耆(去除蘆頭,用蜂蜜炙烤),以上各用三兩;川芎,用二兩;甘草(炙烤過)、肉桂(去除外皮,不經火烤),各用二兩二錢半;白芍藥,用七兩半。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三錢,加水一碗,放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,一起煎煮,空腹服用。
4. 抱婆丸
治男子諸虛不足,氣弱吐痰,及腳氣腰疼,下元虛冷,女人頭風,並皆治之。
大附子(一隻,重一兩者,炮裂,去皮臍),蒼朮(三兩,用米泔水浸一宿,焙乾),南木香(不見火),天麻(酒浸,炙),大川烏(炮,去皮臍,各半兩)
上為細末,酒煮麵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溫鹽湯送下,頭風食後蔥酒下。
白話文:
這個藥丸叫做「抱婆丸」,是用來治療男子各種虛弱不足的症狀,像是氣虛導致多痰、腳氣、腰痛、下半身虛冷,以及女子頭痛等問題,都可以用它來治療。
藥材包含: 大附子(一個,約重一兩,炮製後去除皮和臍)、蒼朮(三兩,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後烘乾)、南木香(不需經過火烤)、天麻(用酒浸泡後烤過)、大川烏(炮製後去除皮和臍,各半兩)。
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,用酒煮過的麵糊做成藥丸,大小像梧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三十顆,空腹時用溫酒或溫鹽水送服。如果是頭痛,則在飯後用蔥酒送服。
5. 沉香永壽丸
大補元陽,滋益脾胃,調順血氣,添補精髓,不問老壯年少,並宜服之,甚有功效,不僭不燥。大梁郭文卿尚書,常服此藥,年過八十,精力倍加,得其方者,服之俱效。
蓮肉(一斤,先用酒浸一日,後裝入雄豬肚內縫合,卻將浸蓮肉酒添水煮熟,取出曬乾,肚子不用。),茅山蒼朮(一斤,分作四分,一分酒浸,一分泔水浸,一分鹽水浸,一分醋浸,春五日,夏三日,秋七日,冬十日,焙乾,無茅山者,以好者刮去粗皮代之),白茯苓(四兩),沉香,熟地黃,木香(各一兩),五味子,小茴香,川楝子(炮,取肉),西枸杞,山藥,柏子仁(炒,另研),破故紙(用芝麻同故紙一盡炒香,去芝麻,以上各二兩,同研為末)
上為細末,用酒煮糊和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加至七十丸,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,以乾物壓之。
白話文:
此藥能大補身體的陽氣,滋養脾胃,調和血氣,補充精髓,不論年紀老少都適合服用,效果顯著,藥性平和不燥熱。前朝的大梁尚書郭文卿,經常服用此藥,年過八十,精力依然充沛,得到此藥方的人,服用後都有效。
藥材:
蓮子肉(一斤,先用酒浸泡一天,然後裝入雄豬肚內縫合,再將浸泡蓮子的酒加水煮熟,取出蓮子曬乾,豬肚不用。),茅山蒼朮(一斤,分成四份,一份用酒浸泡,一份用米泔水浸泡,一份用鹽水浸泡,一份用醋浸泡,春天浸泡五天,夏天浸泡三天,秋天浸泡七天,冬天浸泡十天,然後烘乾。如果沒有茅山蒼朮,可以用品質好的蒼朮刮去粗皮代替。),白茯苓(四兩),沉香、熟地黃、木香(各一兩),五味子、小茴香、川楝子(炮製後取肉)、枸杞、山藥、柏子仁(炒過後另外研磨)、補骨脂(用芝麻與補骨脂一同炒香,去除芝麻,以上各二兩,一起研磨成粉末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酒煮成的糊調和製成藥丸,如梧桐子般大小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可以增加到七十丸,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水送服,然後吃些乾的食物壓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