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三十 (1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十 (15)

1. 黃耆散

治咳嗽唾血。

黃耆糯米(炒),阿膠(炒,各等分)

白話文:

黃耆、糯米(炒)、阿膠(炒),各等分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不拘時,用米湯調下。

治一切肺病咳嗽膿血及唾血不止。

白話文:

此藥治癒各種肺部疾病,包括咳嗽、膿血和止不住的吐血。

用法:每次服用二錢重,不拘時段,用米湯送服。

上用好酥三十斤,三遍煉,停取凝,當取醍醐一合,日三服瘥止。一切藥皆不出此神方。

白話文:

使用上好的酥油三十斤,經過三次熬煉,讓它凝結,然後取出一合醍醐(即酥油中的精華),每天服用三次,直到痊癒為止。所有的藥方都不會比這個神方更好。

2. 天門冬丸

治肺臟壅熱,咳嗽痰唾稠黏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翻譯:

昔人古方治肺臟壅熱,咳嗽痰唾稠黏,用:

白果二十四枚,去心,搗碎。 桑白皮三錢,煎湯。 杏仁一錢,去皮尖,研碎。 瓜萎仁一錢,去皮,研碎。 貝母三錢,研碎。 射干一錢,去鬚,研碎。

將以上材料放入桑白皮湯中,攪拌,溫服。

現代白話文:

古代醫師治療肺臟壅熱,咳嗽痰液黏稠的藥方:

銀杏果 24 顆,去除果核,搗碎。 桑樹樹皮 3 克,煎煮成湯。 杏仁 1 克,去除外皮和尖端,研磨成粉。 冬瓜子 1 克,去除外皮,研磨成粉。 貝母 3 克,研磨成粉。 射干 1 克,去除鬚根,研磨成粉。

將所有材料放入桑樹樹皮煎煮的湯水中,攪拌均勻,溫熱服用。

天門冬(去心,一兩半,焙),百合前胡,貝母(煨),半夏(湯洗去滑),桔梗桑白皮防己紫菀赤茯苓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,麩炒黃,研如膏),生乾地黃(以上各三分)

白話文:

天門冬(去心,一兩半,烘焙),百合,前胡,貝母(煨),半夏(用湯洗去滑汁),桔梗,桑白皮、防己,紫菀,赤茯苓,杏仁(用湯浸泡,去皮和尖端,雙仁,用麩炒至黃色,研磨成膏),生乾地黃(以上各三分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和搗二三百杵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不拘時,生薑湯送下,日三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蜂蜜混合後搗杵兩、三百次,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無論何時服用皆可,以生薑湯送服,每日服用三次。

3. 前胡散

治咳嗽涕唾稠黏,心胸不利,時有煩熱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:

治咳唾稠粘,心胸不利,時有煩熱。

現代白話文:

治療咳嗽,痰液黏稠,胸悶不舒暢,偶爾伴有發熱。

前胡桑白皮,貝母(煨,以上各一兩),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),杏仁(半兩,湯浸去皮尖雙仁,炒),甘草(一分,炙)

白話文:

前胡、桑白皮、貝母(各一兩,貝母需先煨製)、麥門冬(一兩半,去心)、杏仁(半兩,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和尖端,再炒過)、甘草(一分,炙製過)。

上為散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成粉末,每服四錢,用一中茶杯的水,放入半片生薑,煎煮至水量剩六分,濾掉渣滓,不拘時溫熱服用。

4. 寧氣湯

治肺氣不利,咳嗽聲重,咽嗌乾燥,痰唾稠黏,不得眠。

白話文:

繁體中文翻譯:

治肺氣不利,咳嗽聲重,咽嗌乾燥,痰唾稠黏,不得眠。

現代白話文:

治療肺氣運行不順暢,咳嗽聲音沉重,咽喉乾燥,痰液黏稠,無法入睡。

粟殼(二兩半,蜜制),陳皮(去白),桑皮(炒),紫蘇葉半夏(薑製),甜葶藶,五味子人參(以上各一兩),杏仁(去皮尖,麩炒),桔梗紫菀甘草(炙,以上各七錢半)

白話文:

  • 粟殼(50公克,用蜂蜜製備)

  • 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

  • 桑皮(炒過)

  • 紫蘇葉

  • 半夏(用薑製備)

  • 甜葶藶

  • 五味子

  • 人參(以上各25公克)

  • 杏仁(去除皮和尖端,用麩皮炒過)

  • 桔梗

  • 紫菀

  • 甘草(烤過,以上各15公克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用水一大盞,生薑七片,煎至六分,去滓,食後稍熱服。

又方

調肺止嗽,順氣消痰,如咳嗽不得息者,服之便安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成粉末,每服五錢,用一大碗水,放七片生薑煎煮,煎到六分之一的水量時,過濾掉渣滓,在飯後溫熱服用。

另一種方子:

調整肺氣,止咳,順氣化痰,如果咳嗽不止,服此方很快就能見效。

耳草,白茯苓(去皮),款冬花,陳皮(去白),知母,貝母,桔梗(以上各一兩),漢防己豬牙皂角(去皮弦,酥炙,各一兩半)

白話文:

佛耳草、去皮白茯苓、款冬花、去白陳皮、知母、貝母、桔梗(以上各一兩),漢防己、去皮、酥炙豬牙皁角(各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大盞,入黃蠟烏梅各少許,同煎至五分,去烏梅和滓溫服。

白話文:

藥材要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一大碗水,再加入少量的黃蠟和烏梅,一起煎煮至藥液減少五分之一,之後去掉烏梅和藥渣,溫熱後服用。

5. 安眠散

治上喘咳嗽,久而不愈者。

白話文:

古代文字:

  • 葶藶子一兩,杏仁二錢,茯苓一錢,桔梗二錢,甘草一錢。
  • 上為細末,水二盅,煎取一盅,頻頻服。

現代白話文:

  • 葶藶子 6 克,杏仁 3 克,茯苓 1.5 克,桔梗 3 克,甘草 1.5 克。
  •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加入兩碗水煎取一碗藥液,分多次服用。

款冬花麥門冬(去心),烏梅肉,佛耳草(以上各二錢半),陳皮(去白,半兩),粟殼(七錢半,蜜炙),甘草(炙,三錢半)

白話文:

款冬花、麥門冬(去除中心)、烏梅肉、佛耳草(以上各二錢半)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半兩)、粟殼(七錢半,用蜂蜜炙烤過)、甘草(炙烤過,三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水一盞,入黃蠟如棗核許,同煎至八分,去滓,臨睡溫服。

白話文:

把藥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上一杯水,再放入如棗核大小的黃蠟,一起煎煮至八分熟,去掉藥渣,睡前溫熱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