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十 (1)

1. 加減理中湯

治霍亂嘔吐。

人參,乾薑,白朮(各三錢),甘草(炙,一錢)
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煎至一盅,不拘時服。

若為寒氣濕所中者,加附子(一錢),名附子理中湯

若霍亂吐瀉者,加橘紅、青皮(各一錢半),名治中湯。

若干霍亂,心腹作痛,先以鹽湯少許頻服,候吐出令透,即進此藥。

若嘔吐者,於治中湯內加丁皮半夏(各一錢),生薑(十片半)。若泄瀉者,加橘紅茯苓(各一錢),名補中湯。

若溏泄不已者,於補中湯內加附子(一錢)。不喜飲食,水穀不化者,再加砂仁(一錢)。

若霍亂嘔吐,心腹作痛,手足逆冷,於本方內去白朮,加熟附子,名四順湯。

若傷寒結胸,先以桔梗枳殼(等分),煎服,不愈者及諸吐利後胸痞欲絕,心膈高起急痛,手不可近者,加枳實、白茯苓(各一錢),名枳實理中湯。

若渴者,再於枳實理中湯內,加栝蔞根(一錢)。

若霍亂後轉筋者,理中湯內加火煅石膏(一錢)。

若臍上築者,腎氣動也,去朮加官桂(一錢半)。腎惡燥,去朮恐作奔豚,故加官桂。

若悸多者,加茯苓(一錢)。

若渴欲飲水者,加朮(半錢)。

若寒者加乾薑(半錢)。

若腹滿者,去白朮,加附子(一錢)。

若飲酒過多,及啖炙爆熱食,發為鼻衄,加川芎(一錢)。若傷胃吐血,以此藥能理中脘,分利陰陽,安定血脈,只用本方。

白話文:

加減理中湯

**主治:**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。

**基本藥方:**人參、乾薑、白朮各三錢,炙甘草一錢。

**服用方法:**將以上藥材加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,不限時間服用。

加減變化:

  • **寒氣濕邪侵襲:**在基本藥方中加入附子一錢,稱為附子理中湯。
  • **霍亂同時有嘔吐和腹瀉:**在基本藥方中加入橘紅、青皮各一錢半,稱為治中湯。
  • **霍亂引起心腹疼痛:**先喝少許鹽水,頻繁服用,讓患者吐出來,吐後再服用此藥。
  • **嘔吐嚴重:**在治中湯的基礎上加入丁香、半夏各一錢,生薑十片半。
  • **腹瀉嚴重:**在治中湯的基礎上加入橘紅、茯苓各一錢,稱為補中湯。
  • **腹瀉不止:**在補中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一錢。
  • **食慾不振,消化不良:**在補中湯的基礎上再加入砂仁一錢。
  • **霍亂引起嘔吐、心腹疼痛、手腳冰冷:**去除基本藥方中的白朮,加入熟附子,稱為四順湯。
  • **傷寒導致胸部結塊疼痛:**先服用桔梗、枳殼(等量)煎煮的藥,若不見好轉,或是在嘔吐、腹瀉後出現胸悶、呼吸困難、心口疼痛,疼痛劇烈,手都不能碰觸的症狀,則加入枳實、白茯苓各一錢,稱為枳實理中湯。
  • **口渴:**在枳實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栝蔞根一錢。
  • **霍亂後出現抽筋:**在理中湯的基礎上加入煅石膏一錢。
  • **肚臍上方有跳動感:**這是腎氣發動的表現,去除白朮,加入官桂一錢半。因為腎不喜乾燥,去除白朮可能會引起奔豚(一種腹部氣衝的病症),所以加入官桂。
  • **心悸:**加入茯苓一錢。
  • **口渴想喝水:**加入白朮半錢。
  • **怕冷:**加入乾薑半錢。
  • **腹脹:**去除白朮,加入附子一錢。
  • **飲酒過多或吃了過於燥熱的食物,導致流鼻血:**加入川芎一錢。
  • **傷胃導致吐血:**此藥可以調理中焦,調和陰陽,安定血脈,只用基本藥方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