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 (2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23)

1. 五加皮散

治偏風不遂,肌體煩疼,肢節無力。

白話文:

治療中風偏癱,身體煩熱疼痛,肢體無力。

五加皮,防風(去叉),白朮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,萆薢,川芎,桂心,赤芍藥,枳殼(麩炒),荊芥,羚羊角屑,丹參(各一兩),麻黃(去根節),羌活(各二兩),甘草(炙,半兩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以水一中盞,入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

白話文:

五加皮、防風(去掉叉)、白朮、附子(炮裂、去皮臍)、萆薢、川芎、桂心、赤芍藥、枳殼(麩炒)、荊芥、羚羊角屑、丹參(各一兩),麻黃(去掉根節)、羌活(各二兩),甘草(炙,半兩)。

用藥材末粉含在口中咀嚼,每次含用四錢重。 用一杯水,放入半片生薑片,煎煮成六分之一的水量,去掉藥渣,不拘任何時間溫熱服用。

2. 枳殼人參丸

治偏風,手足一邊不隨,筋骨煩疼。

白話文:

風涎湯可用於治療偏風,症狀為一側手足活動不便,筋骨痠痛。

枳殼(麩炒),人參,羌活(各一兩半),甘菊花(未開者良,微炒,一兩),防風(去叉,二兩),羚羊角(鎊,一兩半),葛根(一兩),熟地黃(焙,二兩),升麻(二兩),黃連(二兩,),桂心(一兩),薏苡仁(炒,一兩)

白話文:

枳殼(炒過),人參、羌活(各 20 公克),甘菊花(未開的更佳,略炒,15 公克),防風(去除叉枝,30 公克),羚羊角(研成粉末,20 公克),葛根(15 公克),熟地黃(烘烤過,30 公克),升麻(30 公克),黃連(30 公克),桂心(15 公克),薏苡仁(炒過,15 公克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漸加至三十丸,空心溫酒下,日再。

治偏風手足不遂,皮膚不仁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加入蜂蜜製成丸劑,大小約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20粒,逐漸增加至30粒,空腹時以溫酒送服,每天服用兩次。

偏癱導致手腳不聽使喚,皮膚麻木。使用吳茱萸兩錢,川烏頭、附子各一錢。

用仙靈脾一斤細銼,絹袋兜浸酒,春夏三日,秋冬五日,用厚紙重重封閉,無使失氣,逐旋開,隨意暖飲,常令醺醺,不得大醉,久之無不效驗,合時切忌雞犬見之。

白話文:

使用一斤仙靈脾細磨成粉,用絹布袋子裝好浸泡在酒裡。春天和夏天浸泡三天,秋天和冬天浸泡五天。之後用厚紙將酒壇層層封住,不要讓酒氣散失,依次打開飲用,隨意溫熱後飲用。經常喝到微醺狀態,但不要大醉,長期堅持就一定會有效果。在服用期間,要特別注意避免雞和狗看到藥酒。

3. 牛膝浸酒

治風痱偏枯,腰膝疼痛。

白話文:

治療因風寒引起的皮膚病、肢體麻木和僵硬,以及腰膝疼痛。

牛膝(去苗),茄子根(各八兩),鼠黏子(微炒,三兩),防風(去蘆),萆薢,枸杞子,羌活,海桐皮,蒼耳(搗碎)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,五加皮,虎脛骨(酥炙,各二兩),牛蒡根(上兩),火麻子(搗碎),晚蠶砂,黑豆(炒熟,搗碎,各三合),秦艽(去苗,一兩)

白話文:

  • 牛膝(去除根鬚):8兩

  • 茄子根:8兩

  • 鼠黏子(微炒):3兩

  • 防風(去除蘆葦):適量

  • 萆薢:適量

  • 枸杞子:適量

  • 羌活:適量

  • 海桐皮:適量

  • 蒼耳(搗碎):適量

  • 附子(炮裂,去除皮和肚臍):2兩

  • 五加皮:2兩

  • 虎脛骨(酥炙):2兩

  • 牛蒡根(取上端):2兩

  • 火麻子(搗碎):適量

  • 晚蠶砂:適量

  • 黑豆(炒熟,搗碎):各3合

  • 秦艽(去除根鬚):1兩

上細銼,以生絹袋盛,用好酒三斗,缸盛密封,浸七日,每日空心午時及夜臨臥溫飲一小盞,其酒旋添,味淡即換藥,忌雞豬毒魚黏滑物。

白話文:

將上等細碎的生草藥放入生絹袋中,加入三鬥好酒,密封放入缸中浸泡七天。每天空腹午時和晚上臨睡前溫飲一小杯藥酒,酒漸漸變淡就更換藥材。忌食雞肉、豬肉、有毒魚類、黏滑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