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宿

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十九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十九 (1)

1. 竹茹湯

治胃受邪熱,心煩喜冷,嘔吐不食。

葛根(三兩),半夏(湯泡七次,一兩),甘草(炙,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二盞,入竹茹如棗許,生薑五片,煎至七分,去滓取清汁,微冷細細服,不拘時。有熱,手足心熱,政和中,一人病傷寒,得汗身涼,數日忽嘔吐,藥與飲食俱不下,醫者皆進丁香藿香滑石等藥,下咽即吐。予曰:此正汗後餘熱留胃,孫兆竹茹湯正相當爾。即治藥與之,即時愈。《良方》槐花散亦相類。一方加棗一枚同煎。

白話文:

竹茹湯

這個方子是用來治療胃部受到邪熱侵擾,導致心煩、喜歡冰冷的東西、嘔吐且吃不下飯的狀況。

藥材組成: 葛根(三兩),半夏(用熱水泡過七次,一兩),甘草(烤過,一兩)。

製備方法: 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五錢,加入兩碗水,放入像棗子大小的竹茹,以及五片生薑,一起煎煮到剩七分,濾掉藥渣取清澈的藥汁,稍微放涼後慢慢服用,不限制服用時間。

如果身體有發熱,手腳心發熱的狀況,在政和年間,有一個人得了傷寒,出汗後身體涼了下來,過了幾天突然開始嘔吐,吃藥或食物都沒辦法吞嚥下去,醫生都給他用丁香、藿香、滑石等藥,但吃下去就吐出來。我說:這正是出汗後殘餘的熱留在胃部,用孫兆的竹茹湯最適合。於是就用這個藥方給他服用,立刻就痊癒了。《良方》中的槐花散也和這個方子很類似。另外有一個方子是加一顆紅棗一起煎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