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奇效良方》~ 卷之二十五 (3)
卷之二十五 (3)
1. 加味二陳湯
治痰暈,或因冷食所傷,嘔吐不止。
白話文:
取生薑 60 克,半夏 15 克炒焦,白豆蔻 1.5 克,白芷 0.5 克,白芥子 3 克,甘草 0.5 克。
功效
治療痰暈,或因食用冷食而引起的嘔吐不止。
陳皮,白茯苓,半夏(以上各三錢),胡椒,丁香(各一錢),甘草(炙,一錢半)
白話文:
陳皮、白茯苓、半夏(以上各 9 公克),胡椒、丁香(各 3 公克),甘草(炙,4.5 公克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三片,烏梅一個,煎一盅,不拘時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合成一劑,用兩盅水、三片生薑和一個烏梅一起煎煮,煎成一盅藥汁,不限時間服用。
2. 芎術除眩湯
治感濕感寒,頭重眩暈。
方見濕門。
白話文:
此方症見為濕邪入侵,寒邪侵襲,導致頭部沉重眩暈。
3. 香橘飲
治氣虛眩暈。
木香,橘皮(去白),白朮,半夏曲,白茯苓,縮砂(以上各二錢),丁香,甘草(炙,各五分)
上作一服,水二盅,生薑五片,煎至一盅,食遠服。
白話文:
木香、橘皮(剝掉白色部分)、白朮、半夏曲、白茯苓、縮砂(以上各二錢),丁香、甘草(烤過的,各五分)
取一劑藥材,加水兩碗,加入 生薑 五片,煎煮至剩一碗的分量,趁溫熱服用。
4. 川芎石膏湯
治風熱上攻,頭目眩痛,咽乾煩渴。
方見風門。
白話文:
取穴於風門穴,可治療風熱上攻,導致頭暈目眩、咽喉乾燥、口渴等症狀。
5. 蔓荊子散
治風,頭旋運悶,起則欲倒。
白話文:
治療風疾,頭暈目花,運作遲滯,起身時感覺頭暈目眩,想要跌倒。
蔓荊子,甘菊花,半夏(湯泡),羚羊角屑,枳殼(麩炒),茯神(去木),川芎,黃芩,防風(以上各三分),麥門冬(去心,焙),石膏(各一兩),地骨皮,赤箭,細辛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
白話文:
蔓荊子、甘菊花、半夏(用熱水浸泡軟後),羚羊角屑、枳殼(用麩皮炒過),茯神(去掉木質部分),川芎、黃芩、防風(以上各三分),麥門冬(去掉芯,烘烤),石膏(各一兩),地骨皮、赤箭、細辛、甘草(炙過的,以上各半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忌熱面飴糖羊肉。
白話文:
將上方的藥材取三錢,加入一中盞的水,以及半片生薑,煮到剩六分的水量,過濾掉渣滓,不拘時間溫服。忌諱吃熱麵、飴糖和羊肉。
6. 漢防己散
治上焦風痰攻注,頭目旋運,心神煩亂。
白話文:
治療上焦部位因風痰阻滯而引起的頭昏眼花、心神不寧。
漢防己,麥門冬(去心,焙),前胡(以上各一兩),半夏(湯泡),旋覆花,防風,細辛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,赤茯苓,人參,川芎,羚羊角屑,枳實(麩炒),荊芥(以上各三分)
白話文:
漢防己、麥門冬(去掉麥門冬的心,並烘焙)、前胡(以上各一兩)、半夏(用湯水浸泡後備用)、旋覆花、防風、細辛、甘草(炙甘草,以上各半兩)、赤茯苓、人參、川芎、羚羊角屑、枳實(麩炒過)、荊芥(以上各三分)。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中盞,生薑半分,煎至六分,去滓,不拘時溫服。忌飴糖羊肉。
白話文:
上癃嘴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杯水煎至六分之一,去掉渣滓,不拘時溫服。忌食飴糖羊肉。
7. 芎菊散
治諸陽受風,頭目旋運,目視昏暗,肝氣不清。
白話文:
治療頭部正氣受風導致的頭暈目眩、視物昏暗,以及肝氣不暢引起的各種症狀。
川芎,甘菊花(各一兩),白殭蠶(炒),細辛(去葉),防風(去叉),羌活(以上各三分),旋覆花,草決明,蟬蛻(洗,以上各一錢),天麻,蜜蒙花,荊芥穗,甘草(炙,以上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,煎七分,食後溫服,湯點亦可。
白話文:
川芎、甘菊花(各 30 克),白殭蠶(炒過)、細辛(去葉)、防風(去叉)、羌活(以上各 9 克),旋覆花、草決明、蟬蛻(洗過,以上各 3 克),天麻、蜜蒙花、荊芥穗、甘草(炙烤過,以上各 15 克)。
細末,每次兩錢,加水一杯,煎煮至剩七分,飯後溫服,湯亦可點服。